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抗日之神鹰天降> 第三百十九章 瞒天过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十九章 瞒天过海(1 / 2)

有了装备,第一集团军所有部队开始秘密换装。老钟的第三军虽然使用的是日制武器,可部队大量装备了山寨德国的mg34通用机枪和仿捷克式,再加上掷弹筒和迫击炮,基层火力大大提高。三个步兵师装备了大量野炮,提高了机动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撇开空中力量,“神鹰”一个军的火力和两个日军师团基本相当,整个第一集团军可以和日军一个军几个师团死磕而不落下风。

而第二军就夸张了,三个美式轻型坦克师虽然不能说一定在对日军装甲作战中占据上风,可用来远距离机动,大范围迂回日军后路还是可以轻松胜任的、

可是战争并不是单挑,“兵贵胜,不贵久”,孙子兵法上这几个字一语道明了进攻作战一方最重要的准则,不打则已,一击必胜,进退自如。这非常符合“神鹰”以弱击强的实际情况。

可是鬼子不会睡着,尤其是徐州的17师团,南边有一个强有力的军事集团,这点他们不可能视而不见。实际上,华东的13军,华中的第11军,山东的12军等日军重兵集团都对日渐强大的“神鹰”心怀忌惮,尤其是徐州的17师团,深怕“神鹰”特种部队再一次渗透到机场、司令部等重要目标,所以鬼子不仅布防严密,而且对内部戒备极其森严。

只是“神鹰”的特工现在兴趣并不在这边,因为17师团和他们北面山东鬼子的情报早就不是什么秘密,鹰眼特工们为了配合参谋总部的战略欺骗,正在江南各地大肆活动。要么就是电台忽然间开机频繁,要么就是芜湖、马鞍山、铜陵、贵池等地出现大量不明身份的人员,搞得各地鬼子特高课焦头烂额。

到目前为止,“神鹰”的主攻方向仍然只有几个军长和陈际帆胡云峰等五人知道,就连各师长都只能在下面揣测。日军情报人员虽然不能打进核心部门,可他们在淮南、在巢县等地都潜伏着大量特工,每天都在关注着“神鹰”的一举一动。

中国派遣军司令部的高级军官们自从陈际帆带部队回到安徽后就已经集体失眠了。他们不怕政府军,因为政府军只会按照他们的思路被动防御,他们也不怕八路军和新四军,尽管这两活跃在腹地的部队拖住了他们大量的部队,但这两支游击队性质的部队毕竟不敢正面和皇军作战,而且华北方面军的扫荡现在进行得非常顺利。

可他们真是被一江之隔的“神鹰”给打怕了。就是这个陈际帆,到了缅甸先是指挥中国中央军部队吃掉了皇军南方军一个整师团,然后又在缅甸北部让最精锐的18师团从上到下全部玉碎,临到最后还派出他们那该死的特种兵引导美国飞机轰炸了皇军在缅甸两座最大的机场。

现在他来了,带着一大堆美式装备回来了。陈际帆这个“神鹰”的灵魂人物一回来,江北平静的水面立刻荡起涟漪,他们竟然集结了十万部队在长江沿岸日夜打造船只,而且大张旗鼓地在湖泊里搞演习。北面更不得了,“神鹰”的装甲部队正在津浦沿线训练。

一切的一切都在表明,陈际帆在酝酿一次针对皇军的进攻。这一次一向高傲的日军高级将领们没有任何异议,因为他们都知道,陈际帆一两百人就敢长途奔袭上海,现在他手里至少20万精锐部队,不可能按兵不动。

中国派遣军参谋部、13军参谋部和12军参谋部全都忙碌起来,他们只想弄清楚陈际帆的具体进攻方向是哪一边。实际上,作为“邻居”,日军虽不能打入“神鹰”核心层,可“神鹰”一些基本情报他们还是掌握的,比如说“神鹰”开始大搞工业,比如说他们在扩充部队。

可是鬼子掌握的情报越多,他们要考虑的东西就越多,经过一两个星期的努力,大致确定了陈际帆的进攻方向。或者渡过长江,或者沿津浦路北上。可接下来就是对手出动多少兵力的问题,这一点最让鬼子感到困惑,因为陈际帆虽然在淮南,可是他的悍将宋关虎仍然呆在长江北岸,还有“神鹰”的第三号人物钟鼎城也在巢县主持训练,北方只有罗玉刚的几个师,“神鹰”到底会出动多少兵力攻击?这是鬼子急于想弄清楚的问题,鬼子的情报人员不可能知道这个机密,因为连陈际帆都没有在公开场合提到过具体会出多少兵力。

最后,鬼子不得不重新对安徽周边的兵力部署做出重大调整。

江南方面,第13军驻苏州的第60师团部分北调,与驻南京的15师团共同防御南京至芜湖段的长江南岸,驻泰兴地区的独立混成12旅团向西调至扬州附近,呼应镇江和南京。

苏北和山东方面,将原属13军指挥的驻徐州第17师团归属驻山东12军指挥,1军32师团从济宁南下进驻枣庄地区保护徐州北面,并且构筑山东以南防线,同时调驻淄博的独立混成第六旅团南下进驻临沂,与枣庄、徐州形成掎角之势。

可实际上计划不如变化,山东地区要没有八路军和国民党留守部队,日军怎会集中如此众多的兵力?江南方面还好点,毕竟新四军游击队阻止不了日军大规模调动,可山东就不一样了,枣庄临沂地区是八路军鲁南军区的地盘,这些地方除了大城市可以说农村基本上就是共产党的天下,况且鲁南山区还有政府军51军、57军等部队。而山东腹地更是不好办,日军几个师团旅团的兵力要想完全控制山东,本身就已经捉襟见肘,现在要大规模调兵南下,可以说,困难重重。

而这些困难,随着新四军粟裕将军一行到达淮南后更加明显。

时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的粟裕将军被新四军党委派到淮南,这本身就说明了新四军对淮北地区攻势作战的重视,1942年的苏北、淮北、山东等地犹如死水一潭,日军除了偶尔发起战术性的清剿肃正之外,根本无力再进行大的进攻,而新四军要想通过攻坚收复失地根本不现实,因为日军占据主要交通线,部队机动速度快,又有制空权,新四军要想发起大规模进攻是不现实的。反倒是要和同样活动于敌后的国民党顽军打交道。

现在有一支部队要想淮北地区开进,这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清瘦的粟裕将军只带了一个排的警卫和一些参谋人员,从苏北越过津浦路顺利到达淮南。(. 无弹窗广告)

粟裕没想到的是,面前几位年纪轻轻肩扛将星的军官会主动向他敬礼,这可不敢当!比起新四军的条件,淮南可以说是天堂了,“神鹰”第一集团军司令部门前的警卫部队也是精神抖擞,武装齐全。

一番客套之后,粟裕婉拒了陈际帆安排的欢迎宴,要求开始工作。

陈际帆和粟裕两人对“工作”的理解是不一样的,粟裕认为的工作是通报新四军在苏北地区驻军的情况(这是上级授意的)和日伪军布防情况,为陈际帆制定作战计划提供参考,并且应陈际帆要求与新四军协调保护津浦线以及肃清伪军之任务。可陈际帆更希望粟裕能了解自己的部队,在参谋部提出更多的作战意见。

粟裕对陈际帆委婉提出的要求感到很惊奇。因为他可不认为自己比面前这位将日军杀得丢盔弃甲的年轻将军更加高明,其次根据陈际帆所说,实际上“神鹰”已经做了进攻前大量而细致的工作,现在需要的,只是一个时机而已。

“粟将军,我们的计划是,以第二军装甲部队在炮兵的协助下对淮北徐州的日军防线实施突然打击,然后突破一点后杀向纵深,一举切断徐州和山东日军的联系,在最快的时间内歼灭17师团,然后沿津浦路进军山东。其中的关键是战役的突然性,换句话说就是能不能在日军防线正面秘密集结部队。”

粟裕笑道:“其实陈将军已经做了大量工作,贵军在长江北岸的部队不是正紧锣密鼓地做渡江准备吗?如果不是贵军通报,不要说日军,就连我们都无法判断贵军的进攻方向。如果能再使用一次欺骗手段,让日军误判我军真实意图,那么此次计划就真的完美了。”

陈际帆开始站在地图前深思,忽然他和粟裕两人同时喊道:“瞒天过海!”

不过,英雄所见只是略同而已,粟裕的瞒天过海纯粹是三十六计,而陈际帆的瞒天过海则是有战例作为参考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人为了突破西奈半岛上的巴列夫防线,就使用了这一招。

粟裕道:“既然南面已经把戏做得这么足,不妨就做得更像,将军可以命令南面的部队停止一切行动,而北边可以开始大规模演习,据我所知,贵军刚刚接受这么多装备,的确需要演习,这样可以继续造烟雾,让日军无从判断方向。”

其实粟裕虽然提出这样的建议,他本人是非常佩服陈际帆和他的同僚的,这么年轻就能将战役准备做得这么充分,这是他想不到的,可他更想不到的是,年轻的参谋长马上将他的建议展开,讲得更加具体,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