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抗日之神鹰天降> 第三百八章 “反攻”计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八章 “反攻”计划(1 / 2)

老蒋虽说心里对陈际帆有些提防,可当他见到这位给他带来巨大声望的家伙时,心里还是不由自主地涌起一种亲切。老蒋一直觉得自己就是个伯乐,独具慧眼找到了这个家伙和他的同伴,找到了一支能征善战的部队。

春城昆明的天气比起缅甸好多了,陈际帆等人穿上夏季军装整齐地站在蒋介石面前的时候,整个机场为之一亮。因为记者们被陈际帆从特种部队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仪仗兵”的威仪所折服,纷纷对着他们按下快门。

“敬礼!”见到老蒋后,陈际帆大喝。

老蒋和他的夫人以及后面的高级幕僚们顺着“仪仗队”一路走来,看着这些威武的士兵向他们行注目礼,老蒋感觉极为受用,什么时候在外国友人面前也能显显威严就好了。

蒋夫人在前面被史迪威吻手的时候,陈纳德在后面一脸郁闷,老蒋的脸色微微一变,不动声色走到正在敬礼的陈际帆面前,“辛苦了!”

记者们哪肯放过这个时机,一时间闪光灯不断。中国最高军事领袖亲自到昆明迎接爱将凯旋,还有什么比这个有新闻价值的?

昆明警备司令龙云上将虽然看得心里直痒痒,但还是亲自上前邀请委员长上车到他事先安排好的住所。龙云现在除了自己几支杂牌武装驻扎在云南一些不痛不痒的地方外,对云南根本没什么发言权。这个陈际帆是从哪里钻出来的,以老蒋的性格,不可能打得这么火热啊。

他哪里知道,现在老蒋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对付“神鹰”,他必须要亲自了解陈际帆的真实想法,看看哪些可以善加利用,哪些可以抑制。对老蒋来说,这陈际帆是个谜,比共产党还难对付,共产党可以翻脸,对陈际帆却不行。

昆明的重头戏是军事会议,老蒋把自己的得力干将陈诚、何应钦等人全部带过来,陈诚现在看见陈际帆只是心里苦笑,只是缅甸一趟,这个陈际帆就从一个地方类军阀的武装头领一跃而成为老头子的座上客,比嫡系还牛的嫡系。

来昆明之前蒋介石是专门找陈诚谈过的,他是嫡系中和“神鹰”关系最好的,多次帮陈际帆说话。在如何安排“神鹰”的问题上,老蒋还是很愿意听陈诚的,陈诚的很多话在后来都得到应验。

“陈际帆能打仗,这是好事,国家需要这样的人,但是他还很年轻,很多事想得过于天真了。辞修,到昆明要好好和他谈谈。他不了解我,也不了解国民政府,开疆拓土的愿望很好,可没有政府在后面撑腰,这就是一个笑话。”

“校长,对于陈际帆我也琢磨不透,军事上是个人才,连白部长和薛伯陵这样的悍将都是赞不绝口。可在政治上,正如校长所说,他们和政府的主张有些出入,但卑职以为当前国家正值用人之际,只要不超过底线,校长不妨借势。”

蒋介石来了兴趣,“何为底线?何为借势?”

“卑职以为,底线就是不能投向共产党,不能反对政府的既定政策。而借势,恕卑职直言,您现在正处在一个最紧要关头,路走对了,您在国际国内的威望将如日中天,国家统一指日可待。从这一点上看,前期我们坚持抗战付出的代价现在开始有了回报,而陈际帆只不过是顺势而行。”

陈诚的话和蒋介石想的一样,但蒋介石想得更宽一些,按照他的打算,陈际帆肯定必须离开昆明,到华东去。对别的部队他也许还有保存实力的想法,可对‘神鹰’,现在他只想早点将他们拉上战场。可这样一来不可避免要给陈际帆更多的指挥权,换句话说就是要给‘神鹰’升格编制,这个老蒋还没想好,他不知道是福是祸。

“校长,经过缅甸一战,陈际帆威望更高,安徽的经济、人口日趋稳定,增加兵员是迟早的事,如果政府不给,他照样可以学八路军,因为他不靠政府领军饷。卑职以为最好是给他个顺水人情,在公开的场合给他们一定数量的师级编制,然后您在下令让陈际帆负责光复华东华南地区的国土,这样既能给国人一个交待,又可以给美国人一个您在努力抗日的形象,卑职以为是有利的。”

老蒋与其说是被陈诚说服,还不如说是被自己说服,他也是这么想的。

在昆明的军事会议上,第一个议题就是整军。军事委员会准备在美国援助的基础上整训三十个师,其中第一批整训的部队是远征军,第五军、第七十一军为军委会直辖,为机械化军。66军的番号解散,下辖的新38师整编为新一军,军长孙立人中将;第五军的新22师整编为新六军,军长廖耀湘中将,200师师长戴安澜升为中将,任第五军副军长,该师整编为坦克师。其余第一军、第二军、十八军、二十九军、五十二军、七十四军等部队为优先装备对象。有好东西,老蒋当然让自己的嫡系部队先来。

杜聿明升为陆军二级上将,统帅远征军十几万部队,受军委会昆明行营节制。

老蒋别出心裁地搞了一个合肥行营,统一指挥第五战区、第一战区和“神鹰”军团的部队。

出乎老蒋意料的是,在对“神鹰”军团将士的任免上,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因为都知道这只是走形式,人家陈际帆回到自己的虎窝,其麾下部队岂止是一两个集团军?你老蒋给不给人家还不都一样?

史迪威也学会装糊涂了,他早给老蒋说过装备“神鹰”的事情,可老蒋舍不得,今天他想看看好戏。

蒋介石示意军政部长何应钦,将一份单独文件念了出来。

是一份在1942年至1944年的局部反攻计划,反攻路线为:一、打通河南全境,接通安徽和陕西的通道,将华北、华中日军分割,孤立武汉地区日军;二、沿津浦线北上收复徐州、进军山东,以光复济南为标志,将华北日军压缩在青岛、天津和北平等几个孤立据点;三、第三、第九战区和军委会直辖“神鹰”军团南北夹击长江两岸,切断(南)京沪和武汉长沙日军的联系;四、桂林行营指挥第七战区,在两广作战,以牵制日军在南方地区的部队;五、第二战区和18集团军所部应全力配合,其余战区部队,达到消耗牵制日军之目的。

计划一出来,下面大哗。这不会是美国人干的吧,现在自保尚困难,拿什么反攻,而且一上来就是几个方向。美国人不知道,难道军委会这帮家伙在闭门造车吗?三十个师?三十个师就能干这么大的事,要一百个师的话,老蒋还不打到东南亚啊?

这份纯粹是纸上谈兵的计划其实没有任何可操作性,这几个地区都是日军重兵云集之地,保守估计也有五十万日军,还有无数重炮、飞机和坦克,拿什么反攻?

杜聿明一听就知道了,这是对付陈际帆的,老蒋故意高调,实际上这几条反攻路线都和安徽有关,陈际帆就算有八只手也对付不过来,更何况陈际帆手里只有十几万弹药不足的部队。

很多人也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陈际帆,想看看这个战神有何话讲?

陈际帆对老蒋这份“伟大”的反攻计划根本没有任何兴趣,他知道这是老蒋又在玩花样,也罢,那就等等下文,看看接下来老蒋会有什么表示。

表示自然是有的,不然怎么能让大伙心服?蒋介石把三十个师的美式装备划给自己的嫡系后,把史迪威的功劳大喇喇地抢过来当他的顺水人情。在这份反攻计划之后,是一系列让人瞠目结舌的举措:

首先是升格“神鹰”军团编制:在现有的基础上所辖十个师,共编成三个军和一个独立机械化师。其余各师番号为独一师、二师,以此类推。陈际帆晋升为陆军二级上将,参谋长胡云峰为陆军中将,任命宋关虎、罗玉刚、钟鼎城为中将军长,其余各师师长军衔和人选由陈际帆提名,军委会批准。

其次是给“神鹰”军团第一批六个步兵师的装备和两条子弹生产线。

最后是任命陈际帆为鲁苏皖临时战区总司令,统一指挥战区部队。

当然,这一切不能白来,最后一道就是给陈际帆的命令,敦促“神鹰”军团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整编,上报作战计划后最迟不得超过年底开始反攻。

“际帆将军,你有什么要说的吗?”老蒋在何应钦念完命令后有模有样地问道。

陈际帆挺直身板站起来,向蒋介石敬了一个礼,然后用眼光环视四周。在座的将军们一言不发,眼睛随着的目光再转,因为老蒋这一招太明显了。给人家一点甜头就让人家卖命,而且还限定时间,这万一泄密,仗还用打吗?

陈际帆对蒋介石说道:“首先感谢委员长和各位长官的信任,自民国26年以来,我们独立抵抗了整整五年,拖住数百万日军的同时,我们也同时失去了东部重要工业区、产粮区,更严重的是我们失去了全部的出海口,失去了外援渠道。美国盟友虽然援助了一些装备物资,但这仅仅够自保。要知道战略反攻必须建立在强大的后勤保障上,而这一切恰恰是我们最弱的。”

老蒋有些不悦,“际帆将军的意思是?”

军政部长何应钦现在是二号人物,他也打起了帮帮腔,“正是因为我们失去了大量富庶的地区,所以反攻的要求才会更加迫切,否则,不用打,就是困,也能把我们困死。”

陈际帆听得心里暗暗摇头,这些民国大佬要不是吃错药就是别有用心,反正他也不想争辩了。干脆正面回答说:“安徽十五万‘神鹰’部队随时准备出征,只是我必须要有选择何时进攻、从何地进攻的权利。陈某既身为中国军人,理应在国家需要之时站出来。安徽的军事诸位尽可以放心,这里我想向军委会提几个建议。”

“陈将军请说。”老蒋见陈际帆没有驳他的面子,口气软了许多。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