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史迪威后,陈际帆开始思考自己未来在远征军中担任的角色。(. 好看的)
要说胜利,他比谁都渴望胜利,他巴不得远征军立刻就将日军所有师团都灭干净,部队一直打到仰光去,可这不可能。日军现在已经有三个师团在正面随时进攻,没有人知道日军是否还会从东南亚甚至是国内抽调精锐部队过来,没有人知道他们下一步具体的行动方向和路线。
更可怕的是,远征军中没有一个统一的计划,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陈际帆感到一阵脊背发凉,和史迪威说的一番话充其量只是表明自己的态度,丝毫影响不了远征军下一步的决策,只有找到杜聿明,不,只有杜聿明找上门来才好说。
胡云峰和高焕捷两人回来以后就看见陈际帆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他们已经知道史迪威来过了,可胡云峰丝毫没觉得有什么值得担心的,他一直的态度就是,别人打别人的,自己打自己的。远征军总归不是自己的部队,不能随心所欲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可调动独一旅到棠吉防守,打乱鬼子的计划还是可行的。
“我说的不是这个。”陈际帆听完胡云峰的安慰后摇摇头。
胡云峰一想也是,如果队长连这点都想不明白的话,他也不可能指挥几万人的战役,“那您在想什么?难道还在想缅甸的事?”
“现在看来,远征军最好的结果,是能从北到南建立一条稳固的战线和日军僵持,这条战线应该能够容纳一条从印度到云南的公路,一方面能够使盟军的援华物资能够继续运进来,另一方面,在这里和日军多僵持一段时间,多拖上一部分鬼子也好。”
“头,您就别卖关子了。还有一个不能放在桌上的想法,要不要我说出来?”
“你小子,就你聪明,你既然知道就说说看!”
“如果我们能撇开英国人在缅甸北面建立一条从密支那、八莫,到棠吉、景栋的防线,则随着时间的拖长,我们展开世界舆论,将缅甸北部牢牢控制在中国人手中,这样不仅能为国家增加领土面积,而且将来能够多一条威胁印度的通道,更重要的是,从这里到印度洋出海口的距离大大缩短。头,你好计策啊!”
“还记得我们是怎么来到这个时代的吗?就是因为缅甸不稳。如果不把这件事情解决,就不算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远征军的鲜血绝不能白流,绝不是仅仅为了换一点廉价的武器装备,军人生命的价值,在于保家卫国、开疆拓土!”
“英国人那边好办,就是这个好大喜功的史迪威,他仍不放弃他那个根本不可能成功的计划,而且她好像很有信心说服蒋介石。头,你有什么应对方案没有?”
胡云峰的问题让陈际帆很是头疼,他说自己已经和史迪威打过招呼,明确表示不同意史迪威的曼德勒会战方案,可要真正施加影响,还得借助蒋介石的力量。老蒋是个多疑的人,自己指挥他的部队立了功,可根本不敢有什么过分的表露,否则让老蒋猜忌就不妙了。
“对了头,他们都在传过两天老蒋要和他老婆到曼德勒来,估计是个机会。”
“嗯,参谋长,小高,现在这里就咱们三人,你们说说下一步咱们怎么办?我们的命运,总不能任由别人捏着。”
胡云峰把地图拿来,开始分析道:“无论曼德勒会战是否实施,我们都要将独一旅和王楚英少校的缅甸华侨志愿团全部调往东线,如果能守棠吉(东枝)更好,若蒋委员长没有安排,部队就从棠吉沿丛林往北,边侦察地形,边设立阵地。要做好打游击的准备。”
高焕捷道:“从东边往北,可以和先期入缅的新四军汇合,在这里拖住敌人是有把握的。”
“如果能守住远征军这条至关重要的后路,则远征军应该可以守住缅北一线,只要能保住密支那八莫一线,就保住了缅印公路,援华物资的通道不至于断绝。这是最起码的底线。”
胡云峰道:“可这远远不够,日军如果长期在缅中活动,不但北部公路将受到威胁,而且日军飞机还能空袭昆明,若能将战线前移更好。”
“那就要看杜聿明的了,远征军主要听他的,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拿出一个可操作的方案来。对了,马上给赵俊发报,命令特种部队停止一切作战行动,化整为零深入到缅南全力侦察日军动向。”
“不用发报了,”高焕捷摇摇头,“赵俊的部队已经开始收集情报,可他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什么困难?遭到鬼子清剿了?”
“不是,缅甸南部的当地人和日军合作,赵俊他们不但未能从当地人口中探听到有价值的情报,而且还被当地人当贼一样到处提防,没有群众基础,特种部队在敌后多次遇险。”
陈际帆没有说话,赵俊的困难他理解,他在权衡到底要不要要不要将这支敌后的部队撤回来,毕竟东线更需要他们。可这样一来,将来要想再渗透回去就难了。
“算了,告诉赵俊,掩埋好所有多余的武器弹药物资,部队集结撤回彬马那待命。”
“那我们呢?”
“今晚上,我和杜聿明通报一声后再作打算,参谋长,立刻告知宋关虎,部队休整后,率军前往东枝,我会和杜聿明通气让他给驻守在那里的第六军打招呼。”
陈际帆相见杜聿明,他哪里知道杜聿明更急于见到他,本来杜聿明一开始对陈际帆的出现并不持欢迎态度,他认为陈际帆光带一点点部队,来缅甸恐怕是来镀金。可后来发生的事让他彻底改变了看法,这位三十出头的年轻人名不虚传,一亮相就给所有人一个惊喜。现在,远征军除了没有制空权外,其余的和日军基本持平。到底要不要进攻,其实杜聿明心里没有底,蒋委员长给他的指示是:“保存实力,切勿轻举妄动!”他知道蒋委员长并非不想打仗,而是希望既能打胜仗,部队有没有什么大的损失。想到这,杜聿明苦笑,怎么可能?就算是陈际帆指挥的这一仗,前前后后做了这么多工作,不也损失了上万人?只不过人家整整干掉鬼子一个师团,居功至伟,根本没人敢说三道四。
杜聿明吃过晚饭,把新38师师长孙立人、200师师长戴安澜和新22师师师长廖耀湘一起叫上,名义上是拜访,实际上是探口风来了。
卫兵通报后,陈际帆和胡云峰高焕捷两人赶紧出来迎接,还没等他们敬礼,杜聿明先给陈际帆来了个郑重的军礼,“老弟率部取得辉煌战绩,请接受我的敬意!”
陈际帆率部下赶忙还礼,三个师长更是一脸敬意,向陈际帆他们郑重敬礼。
双方一来二往,交情自然就套上了,都是军人,谈话自然省去了许多繁文缛节,直接进入主题。
杜聿明先是使劲夸一番陈际帆在同古歼灭战中的指挥水平,然后话锋一转问陈际帆下一步有什么看法。
陈际帆道:“我没有同意史迪威的作战方案。理由就不多说了,英国人不可靠,我们作为远征军的指挥官,应该为十万远征军将士负责,为北方的祖国负责。所以我建议,部队应该全力防守东线,而不是在曼德勒给英国人当炮灰。”
“史迪威这个美国佬,说他好大喜功还是轻的,他什么都不懂偏偏要搞那么大的作战计划,你老弟是了解部队的,国军和日军相比有多大斤两还不清楚?远征军消耗完了,给美国人英国人做嫁衣,就是我干,校长那里也说不通啊。(. 棉花糖)”
陈际帆有些吃惊,今天杜聿明怎么一反常态和自己谈起这些,要知道这家伙一向城府很深,从不轻易在别人面前表达自己的不满。不过,陈际帆觉得这可能是杜聿明被逼到死角了。他猜想史迪威一定是拿罗卓英来压这位远征军的实权人物,搞得杜聿明很是不爽。
“光亭兄,你有什么想法?”
“我和老弟想的一样,把部队调往东线,背靠云南,可攻可守,回旋余地很大,跟在英国佬后头打仗,哼,恐怕睡觉都会做噩梦。既然英国佬要跑,就把西面让出来,看看日本人追得快还是英国佬跑得快,我们只要守住棠吉景栋一线就有机会。”
“呵呵,光亭兄,没有这么悲观,日军现在也无力发动大规模进攻,而且同古战役给他们教训很深刻,他们不会在曼德勒重蹈覆辙,所以日军下一步的战略方向应该就是东线,小日本最喜欢赌博,如果他们从同古往东,沿着泰缅边境来一个千里大迂回的话,将一举占据主动,将我们全部包在缅甸。所以,光亭兄,在座三位,我有一个想法,或许真能再建功勋。”
陈际帆的话太诱人了,要知道现在陈际帆就是胜利的代名词,他的作战指挥艺术这三个师长早已领教,而杜聿明也从属下的报告里知道了详细情况,陈际帆说有机会,那就真有机会。
“说说看,果能再给鬼子以沉重打击,回头到重庆,我请吃饭。”杜聿明激动得不知说什么,情急之下只能用请客来表示。
“我们既然情报不明,就得靠骗。简单说就是给日军造成假象,光亭兄继续留在曼德勒和史迪威亚历山大扯皮,主力部队秘密调往棠吉,坚守不出。日军若是轻装奇袭,必然不敢在棠吉恋战,肯定会绕过棠吉秘密北上,然后……”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