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迪威担任远征军参谋长以后,很快发现他除了指挥自己的两个警卫班还比较得心应手外,远征军上下根本没人听他的。
也难怪,在军队讲究的是实力,你史迪威前几年还是美国政府派来的联络武官,几年不见军衔上的星星倒是倒是多了起来,可星星多有什么用?你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
史迪威无奈之下只得天天往陈际帆的前敌指挥部跑,反正现在上上下下都在关注远征军的首次战役。老蒋任命陈际帆为战役总指挥的消息传到昆明、重庆和其他战区,没有任何人有异议。能指挥部队击败日军精锐师团的陈际帆,当然是同古战役的最佳人选。
不过,像李宗仁等懂行的,都为陈际帆捏一把汗。指挥老蒋的嫡系,听上去不错,可问题是老蒋最喜欢瞎指挥,下面的人个个可通天,陈际帆在老蒋系统毫无基础,人家听不听都是一回事。
白崇禧道:“老蒋也在进步,您瞧这回给陈际帆的三个师,有两个是人家老乡,据说私交不错,老蒋为了打赢,连自己的家底都掏出来了。”
史迪威在陈际帆指挥部一脸的无奈,这位更像是学者的美国军人现在很郁闷,只得给他的老朋友一诉衷肠:“陈,我们还是朋友吗?”
陈际帆笑笑,给他泡上一杯茶:“老朋友,是的,我永远都忘不了初次见面的场景,你带给我们的帮助,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会被我们永远记得,也会被中国人民永远记得。”
史迪威摇摇头:“不是这些,我这个远征军参谋长现在无事可做,可我是多么希望盟军能够在缅甸狠揍日本人。陈,你告诉我该怎么做?”
陈际帆忽然觉得自己这位老朋友很可怜,远征军上下从杜聿明到团长营长,只听一个人的,自己也是老蒋授权才得以指挥,否则不要说老乡,就是亲兄弟都不行。可现在他实在找不到词去安慰史迪威,因为远征军现在的老大实在是太多了。
陈际帆很认真地对史迪威道:“尊敬的史迪威将军,这几年来,您一直关注着中国人民争取独立和自由的抗日战争,您想必也看见了,中国的士兵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士兵,他们缺乏的,是和他们的勇敢相匹配的装备,是我们这些高级军官冷静的指挥。他们不怕流血,不怕牺牲,可是我们,我们这些坐在后方的指挥官们,一定要想到,我们任何一句话,都可以导致他们无谓的牺牲。所以,亲爱的老朋友,我们现在做的,只是尽可能鼓励,尽可能协调部队的调动,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只要做到这些,他们就能给我们惊喜,给全世界一个最大的惊喜。”
“陈,你说的很好,在安徽,您就是这样指挥您的‘鹰’不断取得胜利的吗?”
陈际帆笑着点点头。
史迪威默默地站了起来,“明白了,我希望,你,我的朋友,能够给全世界一个惊喜。我们一起去同古看看吧,我想看看那些可爱的士兵。”
“好,我陪您去!”
飞机降落在同古城北的永克冈机场后,史迪威、陈际帆和胡云峰相继下了飞机。刚下飞机,热浪就扑面而来,陈际帆不由得整整军装,和胡云峰相视一笑,这还是第一次坐上飞机呢?
200师师长戴安澜、参谋长周之再和步兵指挥官郑庭笈等人早已等候多时。双方敬礼寒暄后,史迪威命令驱车直接到同古城南的防御工事。
同古城东是锡当河,北、西、南三面地势平坦,没有可以依托的地形据守,只有同古城防和南面几公里外的皮尤河大桥。
不过,200师的工事防御让陈际帆开了眼界,到底是老蒋的嫡系部队啊。[. 超多好]同古城的工事构造全部是坑道封闭式的堡垒,上面用木材覆盖。阵地里详细绘制了轻重武器位置和火力编组、射击距离、射击目标等要图,工事里甚至还建有炊事设备和厕所。真是没话说了。
陈际帆是搞特种兵出身的,尽管修工事他也不是外行,可毕竟没有经过实战,200师这回可给他和胡云峰上了一堂生动的阵地防御课。
在随后的连以上军官会议上,戴安澜详细报告了他的部署、士气和装备等问题。作为远征军副总司令,同古战役的前敌指挥,陈际帆不讲两句是不行的,他一开口就说到点子上:“城北的军用机场不仅是我军补给要点,更是同古和北面友军的联系通道。日军若在正面攻击受挫,肯定会想法绕道偷袭军用机场、甚至是戴师长的指挥部,所以,在城西一带要加强巡逻和防守,最好有一支机动部队警戒。”
戴安澜起身说道:“赵俊上校已经建议卑职,将缅甸华侨志愿队用于机场和城防之间的警戒。”
“赵俊呢?”陈际帆这才想起他的得力手下来。
“赵队长、文副队长带着部队到南边侦察敌情去了。”
“嗯,还有一点,同古地形不易防守,日军见我孤军守城,必然四面围城,一定要做好防御鬼子毒气的准备,防毒面罩数量如何?”
“我师本来只有一千多套,但是赵俊队长从英国人手里硬生生截下了几百吨军火物资,从里面又找到三千多套,够了!”戴安澜的语气透露出欣喜。
轮到史迪威说话了,他看见眼前这些士气高涨斗志昂扬的中国士兵,心情无比激动,大声喊道:“孩子们!你们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士兵,同古战役必将使你们,使你们的祖国永载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册,对此我深信不疑。作为远征军的参谋长,看到你们周密的战前准备我深感欣慰,祝你们好运,上帝将与你们同在!”
晚些时候,陈际帆单独去自己同乡的住所特意嘱咐:“海鸥将军,同古的防御战是一场恶仗,你是一师之长,切不可孤身犯险,要注意安全。200师还要在你的带领下反攻,一定要注意安全啊!”
戴安澜很感动,自己和陈际帆虽为同乡,可素未谋面,私交基本没有,就连上次安徽同乡发起的捐款他都是后来才得知的。可这位已经名满天下的将军,这位比自己还小几岁的年轻上司对他真的很关照,先是让部下给自己截留军火,然后又亲自来叮嘱自己,这种发自内心的关心让他感觉心里暖洋洋的。
其实戴安澜心里也有疑惑,他也不知道后面的两个师能不能按时增援。
陈际帆听到戴安澜的疑问后没有做肯定的回答,只说了句:“成事在人,谋事在天。真到战局不可收拾的关头,就算没有援兵,陈某也定当只身前来和海鸥将军一起战斗,陈某说到做到!”
有这话,肝脑涂地也值了!
戴安澜知道,陈际帆手里还有点部队,而且都是精锐,这位老乡和别的军官不同,哪里最危险他就喜欢去哪里,这份胆色国内无出其右,而且每每能大胜而还。陈际帆既然说他要来,就一定会来。这下还有什么顾虑?
戴安澜的顾虑打消,陈际帆的好消息也来了----宋关虎的独立第一旅赶到畹町了!正在四处寻找车辆入境!
妈的,老宋啊,你终于到了!
从同古回到彬马那,胡云峰就给陈际帆浇了一盆凉水,从畹町到同古有八百多公里,如果要老宋增援的话,除非有足够的火车和汽车,否则他还是呆在腊戍比较现实。
宋关虎本来早该到了,可他身上带着几万吨粮食。行军速度自然快不起来,因为在河南陕西境内,鬼子的飞机是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所以只能是白天休息晚上行军,耽误了很多时辰。
陈际帆问:“最少可以给老宋多少时间?”
“二十天,二十天赶不到,老宋就去东边的东枝。我判断鬼子一定会从东面经垒固、东枝抄整个远征军的后路,真要那样,远征军就是大败之局。”
“对了,赵俊有消息了。”
“这小子在哪儿?”
“同古以南三十多公里处,他来电请示下一步行动。”胡云峰好像有话没讲完。
陈际帆没说话,而是身体前倾,眼睛紧紧盯着缅甸地图。
“这样不行,”陈际帆自言自语,“不行。”
“什么不行?赵俊他们不行吗?”
“我是说光这样等日本人上来,消极挨打不行,咱们的计划很冒险,把希望全部寄托于新38师和新22师能否按时集结到位,如果不能呢?”
胡云峰没有说话。
“参谋长,现在仰光还未陷落,鬼子的两个师团仍然不能北进,我判断,日军一旦进攻仰光得手,必然会利用军舰在短期之内增援,决不能等到日军增援到位。哎,有点乱。我是说,鬼子来快了,200师就要独自面对两个师团主力的攻击。再加上鬼子还有飞机支援,而我方后续部队又上不来,很危险。”
胡云峰接过话头:“鬼子如果稳扎稳打,同古战役有可能会泡汤,老蒋只给你三个师,就算加上宋关虎的独一旅,也不行!”
“要拿捏得准,很难!”这是陈际帆第一次说出这个字。
“可我们在南面还有赵俊的部队。”胡云峰提醒道。
“从现在起,赵俊由你全权指挥,他们在敌后只负责收集情报,对仰光以北鬼子可能的仓库、机场和交通咽喉都要详细标记,然后向你报告。在不清楚鬼子下一步动向的情况下,他们不得贸然攻击。”
“你是不是怕他们惊扰了鬼子?”
“我们的胃口不能太大,这两个师团如果北上,绝不是一个方向,西面有英军的英缅第一军(英缅第1师,英印第17师,英第7装甲旅合编),油水更足,鬼子不会放过的。因此我们只要能在同古城下全歼鬼子一个冒进的师团,就算胜利。”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