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际帆本来不准备在去谈论共产党的问题,既然他已经和周先生谈过,现在也不必再重复。精挑细选是我们的追求, 对了,刚才谈论的话题不是“民主”吗,怎么一不小心就跑题了。 陈际帆顿了顿,答道:“可是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看起来腐败透顶的国民党,二三十年前也是充满朝气,生机勃勃。当年黄埔军校的校训犹在,又有几人真正牢记于心。”
邓大姐万不能接受陈际帆这种说法,他虽没有直接道明,可一听就能听出是拿国民党来打比喻。邓大姐直接问道:“陈将军说法似乎有点前后矛盾啊,刚刚不是说中国共产党有组织有纪律有信仰吗,怎么,您也觉得中国共产党会走上今天国民党的老路?”
“邓大姐别着急,我不是那个意思。首先,今天的国民党内部也并非一无是处,黄埔军校毕业的学生们已经成为国家军队的中流砥柱,我虽没有和这些将军们接触,可我知道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心里想的也并不是祸国殃民,而是真想为国家民族做点事。甚至在政界也不乏能人,就拿孔院长来说,是的,我们很不喜欢这个人,估计他也不会对我们有好感,可是客观点说,他难道就一点贡献也没有吗?民国金融、法律等方面制度的健全和完善,这位孔院长和夫人您的弟弟是有功的。可是他们在很多人眼里就是官僚、腐败的代名词,而蒋先生则是独裁的代名词。这其中当然有个人原因,可很大一部分还是我们文化制度上的原因。”
陈际帆讲到这里,孙夫人很欣慰地赞许道:“我在宋家已经是个另类,政治上我和他们的确格格不入,可是血浓于水,要是大姐他们能听到陈将军这番言语,恐怕他们也会惊讶的。陈将军公私分明,能做到客观地评价一个人,真是很不容易,人啊,总是会带有主观色彩的。”
“金融方面的事我不太懂,所以就不过多评价孔院长宋部长他们了。邓大姐,如果有一天,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国家政权,是否也能做到像今天这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否能做到清正廉洁呢?”
“我毫不怀疑!”
“是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贵党一贯宗旨,毛主席就说过要依靠人民。可问题是,事物总是不断变化的,将来的中国一定会是世界大国,对此我也毫不怀疑。”
“那陈将军的可是是什么呢?”
“到那时,革命不再是这个国家的主旋律,全国上下都会去努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种种新的矛盾,人民的政治诉求也会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而有所提高,到那个时候,又怎么能保证人民的利益不受到侵害?又怎么能保证脱离法律的框架下公权力不损害个人利益呢?真到那个时候,依靠谁?”
陈际帆一连问了几个问题,他旁边的胡云峰钟鼎城等人没有说话,但是个个神色凝重,因为头讲的都是已经发生的事实。只是他们不知道头准备把这个复杂的话题扯多远。
“毛主席说过,实现这种监督是必须的,要靠人民,只有紧紧依靠人民,才能做到国家的长治久安。”邓大姐说道。
陈际帆其实不想在这个话题上再扯下去了,双方时代不同,在一起坐着去聊这种话题本来就是荒谬的事,事物是不断变化的,任何方针政策的存在都要有它的社会背景,自己在这里空谈几十年后的东西意义不大。
可是他没料到,这番话在这些人面前说出来已经是惊世骇俗了。放眼中国,能如此客观评价两个对立党派的言语不多。孙夫人试探着问:“难道中国就没有第三条道路?中山先生生平所愿,就是建立像英美那样的政府,各党派持不同政见,通过在议会国会中的选举上台执政,他们西方人能做到的,中国人一样能做得更好。要知道,在中国,两党之外还有很多的有识之士,他们也同样希望中国能走向富强,也希望中国人能过上好日子。”
陈际帆长舒了一口气,向侧面几个战友望了几眼,可大家没什么表情,因为事实已经证明,宋庆龄先生说的这条路,没走通。历史的选择一般就是正确的选择。
陈际帆豁出去了:“中山先生是一个伟大的人,可是他失败了,为什么?任何党派背后代表的一定是某个阶层的利益,否则它们根本没有存在的基础。共产党自不必说,蒋先生的政权为什么会走到这种地步,为什么蒋先生这样一个年轻时热血闹革命的青年,在对外关系上会变得那么软弱?”
“那是因为蒋介石代表的是大官僚资本、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既有一定的革命性,也有妥协性。”邓颖超脱口而出。
“是的,可是两党之外的是什么人呢?新成立的政党有代表什么人的利益呢?很明显,独立于两党之外的主要是知识分子,民族实业家,还有像我们这样的军官。这个第三种势力只能是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利益,从短期看,他们尊重科学、尊重宪政、尊重经济规律,这些都是好的方面。可是中国的问题很复杂,任何政党,没有充分考虑占中国人口比例最多的农民的利益,注定是要失败的。中山先生的革命道路就在于没有能充分调动底层的革命。而知识分子们,也不可能让自己真正与农民融为一体,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只有共产党能做得到,我真希望能永远做到!”
“陈将军的意思是,第三种势力没有存在的必要么?”何香凝咄咄逼人。
“不是的,我是说这第三种势力是不可能完成执政任务的,它们不具备执政的基础,但不等于不能存在。一个鼎,如果只有两只脚的话,是不可能稳定的,要么就是把多余的脚去掉,要么就是增加一只强壮的脚。”
邓大姐道:“其实去掉那只已经腐败的脚效果会更好,另一只脚会在支撑的过程中变得强壮,它一定能独立支撑这尊鼎。”
“可是代价太大,也许这个过程会损失掉鼎里面的汤和肉,有些东西一旦失去,以后再要拿回来就难了。况且,都是支撑过这个鼎的脚,一下子连根锯掉,似乎太残忍,毕竟他再腐败也为这个鼎的稳定做出个贡献。”
“那就增加一只脚,”孙夫人很高兴地说道,“这只脚已经有样子了,只是它的力量还很微弱,既不能独立支撑这个鼎,也不能阻止两只脚之间的争斗,只能默默地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陈将军,我马上要代表‘保卫中国同盟’的全体会员做出一个选择,是一个风险很大,但是对中华民族都很有益的选择,陈将军、胡将军、钟将军,你们几位,我能相信你们吗?”
孙夫人话都说到这份上,陈际帆他们怎么还不明白?孙夫人这是邀请他们加入“保卫中国同盟”,为这只第三只脚增加一份强壮的力量。
“谢谢庆龄先生的信任,这个事情太突然,一来我们并不清楚‘保卫中国同盟’的性质,它的纲领,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我们都不知。如果我们真的要加入,最起码也必须知道组织的目标是否符合我们的个人目标。”
“这个嘛,文件方面我会赠送给你们,你们可以看看。‘保卫中国同盟’现在由我任主席,我大弟就是宋部长任会长,还有一些国际友人参与其中,不瞒你说,到安徽去执教的邹韬奋先生就是同盟宣传出版的方面的负责人。‘保盟’现阶段的目标,主要是在抗日战争中鼓励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士组织医药物资等帮助抗战。不过,如果有陈际帆将军等几位的加入,我感觉同盟应该有一个新气象。”
“先生好意我们能够体会得到,只是这个事情有点突然,我们必须商议后才能作出决定。如果我们加入,也不单单只是为了支援抗战,‘保卫中国同盟’应该是一个能团结大多数民主人士的平台,他们在这里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能够把自己的理想付诸实践。”
话谈到这个份上,孙夫人知道该结束了。对于加入保盟的邀请,陈际帆没有立刻表态,可也没有拒绝,这说明他们很慎重。其实宋庆龄当初创办“保卫中国同盟”的目的很简单,只是为抗战募捐,并未有太多的政治因素掺杂其中,只是在听到安徽取得的各种成就后,宋庆龄心动了,国共两党即使是抗战以后仍然是势同水火,在中国应该能够存在第三种势力,而且这种势力不但有存在的必要,更有存在的基础。唯一的障碍是,这第三种势力应不应该拥有军队,如果可以的话,是自己组建还是从现有的军队中找,宋庆龄感觉她找到了,可是谁都不敢保证,拥有军队的陈际帆会不会成为第二个蒋介石。
孙夫人盛情挽留他们在住所吃晚饭,可陈际帆他们婉言谢绝了,在国母家吃晚饭,没敢想,再说回去还有正事要办,老蒋的军事会议算算可能就在这两天要开,他们必须有所准备。
一行人出了大门后,远远地看见徐扬走上前来。
“出了什么事?”赵俊问。
“军团长,各位长官,军统的人老是在边上转悠,让我给打发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