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天罚> 第三十六章 魏蜀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六章 魏蜀吴(2 / 2)

郭烈无奈道:“他硬是拖延,咱们能有什么办法?关键是前线吃紧,留给咱们的时间不多了。”

甘澜突然道:“你听说过上古时期有个‘围魏救赵’的故事吗?”

郭烈一愣,摇头答道:“没听说过。”

甘澜像是把眼前的难题抛诸脑后一般,饶有兴致地用带着韵律的强调吟出了从上古流传至今的故事:“治兵如治水:锐者避其锋,如导疏;弱者塞其虚,如筑堰。故当齐救赵时,孙子谓田忌曰:“夫解杂乱纠纷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击,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吟毕,看郭烈不甚明了的表情,于是解释道:“对敌作战,好比治水:敌人势头强大,就要躲过冲击,如用疏导之法分流。对弱小的敌人,就抓住时机消灭它,就象筑堤围堰,不让水流走。所以当齐救赵时,孙子对田忌说:‘想理顺乱丝和结绳,只能用手指慢慢去解开,不能握紧拳头去捶打;排解搏斗纠纷,只能动口劝说,不能动手参加。对敌人,应避实就虚,攻其要害,使敌方受到挫折,受到牵制,围困可以自解。’”

郭烈思索着说:“围魏救赵,应该就是攻敌所必救的意思吧?这样一来,虽然没有直接打击到敌人,但因为己方攻击的地方是敌人的要害,就迫使他不得不放弃进攻的方向而回兵自救,前方的危机自然就会解除。”

甘澜眼中闪过赞赏的光芒,说道:“你所说的,正是围魏救赵的精髓。”随后,他讲述了一段很少有人知晓的上古传说。

据说上古时期有一片大陆产生了三个国家鼎足而立的局面,其中最为强大的一个国家叫做魏国,它有一个老谋深算的统帅,名为曹操。另外两个相对弱小的国家分别是吴国和蜀国,他们联合起来抗衡魏国。突然,吴国统帅周瑜病逝了,曹操得知后就准备兴兵进犯吴国。但是,他又担心西方一个类似中山国一样野蛮暴力的国家西凉会乘机袭取空虚的都城。为此,曹操特派使者西去西凉,骗马化腾率兵到都城来协助魏国作战。于是,马化腾带领次子马休、马铁及五千西凉精锐来到魏国都城城下。很快,西凉兵被曹操埋伏的大军所消灭,马化腾父子三人也惨遭杀害。此后,曹操自认为解除了后顾之忧,即时起兵三十万,直扑吴国。

吴国闻报之后,立即让新任统领鲁肃派使者西上蜀国,向蜀国统帅刘备求援。但蜀国势力弱小,就算尽起全国之兵,也恐怕无法抵挡魏国进攻的势头。所以刘备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不派兵的话,吴国灭亡之后下一个就轮到自己的蜀国了;派兵的话,等于是让兵将去送死。蜀国的国师诸葛亮看罢吴国的求救信,胸有成竹地说:“不必动用咱们蜀国的一兵一卒,我自有妙计使曹操不敢进兵吴国。曹操平生最担心的就是西凉之兵。现在曹操杀了马化腾,其长子马超仍然统领着西凉之众,曹操的杀父之仇定使马超刻骨切齿。咱们只要修书一封,派人结援马超,让马超兴兵入关。这样一来,曹操岂能兵进吴国?”刘备闻言大喜,立即修书,派使者投送西凉的马超。

马超听到父亲和两个弟弟遇害的消息后,放声大哭,悲痛欲绝。正在此时,刘备的使者持书赶到。马超拆书一看:刘备在信中除了大骂曹操之外,还回忆了昔日与马化腾同受汉帝密诏、誓诛曹贼的往事和旧情。指出,现在曹操与马超又结下不共天地、不同日月之深仇。他建议马超率西凉之兵进攻魏国都城,他则率兵在中途截击后撤的魏军。马超看罢,立即挥泪复信,打发使者先回,随后征集了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奔魏国都城。曹操得到都城告急的战报后,不得不放弃南下攻击吴国的计划,回兵对付马超之军。

蜀国国师一封书信就轻而易举地制止了魏军的南下,救了吴国,堪称“围魏救赵”的典范战例。

听甘澜讲完这个故事后,郭烈心里思潮起伏。没想到,远在不知多少万年之前的上古时期,竟然有如此妙绝的计策,仿佛在他的脑海里推开了一扇窗一样,让他眼前豁然开朗,看到了许多以前不曾看到甚至连想都不曾想到的景色。

“诸葛国师挥洒谈笑间就智退大军,用兵如神,真是神仙一般的人物。”郭烈对这位上古时期尽人皆知的大人物,发出了由衷的赞叹,暗想:“如果能够生在那个年代,亲眼见到诸葛国师运筹帷幄、智珠在握的神仙气度,肯定会大受裨益!”

甘澜饶有兴致地观察着郭烈神色的变化,并没有出声打扰。过了一会儿,见其神色趋于平静后,说道:“虽然上古时期的形势与现在大不相同,但很多道理却都是相通的。你想到了什么?”

郭烈点点头,有些兴奋地说:“郑虓的手段无非就是拖延和刺杀,如果我们针对他这两点进行防备,就永远会处于被动,处于下风,永远不可能主导局势的变化。但是,我们在郑虓的低头,硬拼是拼不过他的。所以,我们就要用‘围魏救赵’的手段,攻敌所必救,逼迫郑虓不甘和我们玩硬的。”

甘澜欣慰地连连点头,露出“孺子可教”的表情。

郭烈又为难地说:“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郑虓会必救的死穴,比如他的家人或者他名下的重要产业。只是,他会必救的,到底是什么呢?”

甘澜让郭烈附耳过来,低声说了几句话,郭烈立刻眉开眼笑,大步离开了。

“大人,您又想出了什么妙计?”

众亲卫大惑不解,出言询问。甘澜却笑而不答,只说两三个时辰之后,郑虓就会签署文书,正式把帝国第三十六、三十七武卒团补充到帝国第一军第二旅当中去,让亲卫传令下去,所有武卒收拾行装、辎重,准备开拔。众亲卫更是想不明白了,纷纷挠着后脑勺下去传令了。

在望峰城西南角富人聚居的区域里,有一片占地广大的宅院。宅院里亭台楼阁均别具一格,遍植林木,清幽雅静,一望可知这宅子的主人定是一位格调高雅之人。事实上,这座大宅的主人正是郑虓的岳父——九峰郡吏厅长史崔宏的府邸。

崔宏学富五车,性情孤高,为官多年后有些厌倦了官场上的尔虞我诈,有了归隐之心。两年前,他特地把宅院翻修一遍,修葺成为格调高雅、曲径通幽的园林形式。这样一来,崔宏便有了一个远隔尘嚣的清静之所,可以在闲暇时作画吟诗,尽享文人雅趣。

整座崔宅不但林木掩映,就连各个房屋建筑都以精美的回廊相连,不但加强了园林的空间感,更使所有建筑都有生命一般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这种布局的方式的确别具一格,赏心悦目。

在宅院后部有一个大鱼池,四周的空地是青翠的绿草和人工小溪,以碎石的小路绕池而成、从高处瞧下去更可见由小路和绿草形成的赏心悦目的图案,更为这空间堂了令人激赏的生机。

在鱼池上的木桥上,两个少女正嘻嘻哈哈地向鱼池中抛洒食物,引得池中鱼儿拥挤到一处争抢吃食。她们见到如此情景都非常开心,你推我一下,我打你一下,嬉笑玩闹个不休。

甘澜从军三十多年,一直没离开过西北数郡,在九峰郡中有埋藏得极深的探子为他提供情报。刚才甘澜在郭烈耳边说的,便是能够扭转当今局面的一条极为有用的情报。这条情报的关键人物,就是这两个少女。

就在今天,吏省省郎崔雪淞的夫人带着十五岁的小女儿崔莺莺来到望峰城,代表崔雪淞看望堂哥崔宏,并下榻在崔宅。郑虓的夫人崔晓乐带着十四岁的二女儿郑月玥回娘家,看望堂婶和小堂妹。因为辈分的关系,虽然郑月玥只比崔莺莺小一岁,却要叫她小表姨。虽然郑月玥对小表姨这样的称呼非常不满,但毕竟是小孩儿心性,没多一会儿就和崔莺莺玩闹到一处去了。

这的确是一个扭转形势的大好机会,只要活捉郑月玥和崔莺莺,就不愁郑虓不听话。

此刻,郭烈跃上了墙头,有些不忍地看着这两个天真烂漫的少女,但他心里明白,为了前线数万将士,自己必须下狠心做一回不光彩的事情。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