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应安眼见了,忙就冲姜氏赔罪道:“五妹,这里不比上京城里头,虽然这码头不大,却也是通往扬州的必经之地,所以稍微拥挤些,这些客栈也不尽精致,五妹将就些。”
姜氏不以为意的一笑,道:“大哥有心了,不过歇息一会,没那些讲究的。”说着就看向姜康安,姜康安瞪了一眼正挑剔茶水的马氏,忙点了点头。马氏为掩尴尬,忙又指了指身边的姜德明,姜德安,道:“快拜见你们四叔……”
姜氏微微皱眉,姜应安却似浑不在意,笑着看向姜德明和姜德安,道:“明哥儿长成这般高了,安哥儿当年在徐州见着时,还牙牙学语哩,如今也是俊秀小倌倌了。”
两人给姜应安拜下,姜应安带笑点头,给了两块黑漆古和田青白玉饕餮纹玉勒子,竟是一般大小,质地无二。
王珞隐约见着马氏有些喜上眉梢,姜康安不觉有异,姜氏再次微皱起眉,却又转瞬看向王珞,示意她拜见。
王珞不敢慢待,忙裣衽上前一拜,口里唤了声“给四舅父请安”。
姿势角度自然是分毫不差的,姜应安看在眼里,满意的点点头,不觉又多看了几眼,只觉得这外甥女生得格外玲珑剔透,穿了一身青缎子珍珠扣对襟旋裳,鹅黄色挑线裙子,朱纬翘头绣鞋。明明是京里头的小姐,却也带着几分江南的柔美,不仅仪容大方,身姿窈窕,容貌也精致得竟像瓷人活生了。
“你叫什么名字?这究竟是第一次见着,原来听二哥,三哥说五妹有个顶标致的女儿,原是不信,如今见着了,只觉得已经有要越过当年五妹的姿容了。”说着,姜应安便十分感慨的回头看向姜氏。
姜氏掩唇而笑,道:“幸而这里无外人,不然当哥哥这么一说,倒叫旁人以为是笑话。”
“哪的话,如此莫不是我这做兄长的自夸?”姜应安不依,王珞则回道:“甥女单名一个珞子。”
姜应安满面的笑,一边掏出个顶莹润的琥珀连青金石手串于她,一边道:“待珞儿回去府里头,娘亲父亲见了,定然再喜欢不过。”
王珞接了谢礼,便退到了姜氏身侧,姜氏听见提及爹娘,便有些迟疑的问道:“父亲他……”
姜应安一拍额头,“呀”了一声才道:“瞧我,光顾着这头,倒忘了说。”
然后便正色对姜氏和姜康安道:“二哥前些日子从蜀地请来个十分妙手的大夫,颇有几分本事。原来听说是万药仙的入室子弟尚且不信,不过这两日眼看父亲的病情已经不若半月前那般如狼似虎,便觉得这大夫若是万药仙的弟子,应假不了。”
姜康安若有所思的道:“没想到一向闲云野鹤的万药仙的弟子,竟然不肖其师,能请去为父亲诊治,都算缘分。”
姜氏脸色也微缓了过来,道:“如此甚好,幸而二哥人面宽广,才得了这样的际遇,也让我宽心不少。”
兄妹几人不免又唏嘘一番,说了半个时辰后,外头的雨渐渐小下来。有小厮进来禀告,姜应安也没预备耽搁,便让一干小厮们下去打点。
过了半刻,便各自入了备好的软轿,丫鬟婆子们或是同坐一轿,粗使的或跟着车,后来还有百几十担礼和箱笼,一行人皆浩浩荡荡的往扬州城里去了。
王珞坐在软轿里头,她心情确是有些雀跃的,想着这古代的扬州城是怎样一番光景。原还说着烟花三月下扬州,现今虽然不是三月,但六月也挺美的。
雀跃之余,因是入夏,江南夏炎,这软轿的轿帘子是那上等的罗纱,隐隐绰绰可瞧见外头,王珞便忍不住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眼。
那行道虽然不比上京城里那么旷阔大气,但也别具江南的繁华,光滑的青石路,迤逦的临街排楼,雨后的人头攒动,十分有味道。是一种南北不同的味道。
若不去看,王珞只是听到外头逐渐熙熙攘攘的声音,也知道是渐入了扬州城里头,又这么行了小半个时辰,外头的声音又慢慢小了,只听得马车骨碌碌的声音。
约莫一刻钟,王珞又瞧见入了一头巷子,进到另一街,街北是两只憨厚的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姜府”两雄浑鎏金大字。
虽然不若荣德公府那般雍容气派,却也不容小觑,一瞧便也是富贵之家。
―――――――――――――(。)
ps:我原来真是想60w写到他们结婚呢,现在看来不行了,有些事还是要交代清楚,铺垫不能不管了。大家担待,整理的时候,难免更新稍慢,见谅见谅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