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湖是作为一个大型高原湖泊,除了景色优美、物产丰富外,.
在两年前年镜湖彻底封湖后,这里就开始了大量的基础建设。大禹集团最为神秘的021和022研究所就建立在镜湖边。
经过一个小时的颠簸,在一番严厉检查后,任晓禹一行终于进入了这个绝密的021研究所。因为这儿研究的成果是新式潜艇,这不仅在唐龙国整个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在整个地球星二号上也是处于高度保密状态的。
任晓禹对于这个021研究所是异常看重的。
光是为了先期的理论基础研究,就进行了一年多时间。为了做好人才储备,021研究所有针对性地招募了一批忠诚度完全信得过的唐龙科学家作为研究骨干,又在致远大学和高级技术学校挖掘了一批优秀人才补充进去。最近还高薪聘请了两名英国专家作为顾问。
如今位于镜湖旁的021研究所可以说是兵强马壮,万事俱备。理论性研究已经圆满结束,验证性研究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为了研究工作更好地进行,任晓禹通过德国佬师德曼从德**火黑市上高价收购了一条德军淘汰了的U9型潜艇。就是这么一条破潜艇,还是周转了好几次,先是以美国人诺里斯出面购买,转手几次掉包才万里迢迢运到了唐龙国内。
这艘高价购买的破潜艇,在任晓禹看来可以直接封存等着日后塞进博物馆。但它对于刚刚起步的021研究所,却极其需极重要的研究价值。很多理论性的潜艇研究成果,都要以它为基础来一一验证。
021研究所所长、毕业于美工麻省理工学院的吴元宇,虽然在美国也曾进行过类似的研究,但那都是一些浅显的基础性知识,与真正的潜艇还有很大的距离。
任晓禹对他们的要求不高,只希望能尽量快一点搞出唐龙国自己的新式潜艇来。毕竟,唐龙人早在大洋上落后几百年了,现在还处于一穷二白的境地。
一想到唐龙国如今有海无防的尴尬现状,一想到外**舰还在唐龙国领海肆无忌惮地横冲直撞,任晓禹总是觉得一口闷气在胸口吐不出去。
所以,尽管现在龙军占领的区域完全属于内陆,还没有一公里的海岸线,但任晓禹仍然未雨绸缪,不惜投入巨额资金提前开始为组建海军做好各种布局。
比如在致远大学开设了船舶工程专业,在轩辕军校开办海军理论研修班。四处收集关于海军的资料,罗织海军研究人才,做好建造大型舰船的准备,这些都是为了尽快改变唐龙国起步为零的海军现状。
任晓禹坚信,等自己的龙军一旦面对广阔无边的大海的时候,一支全新的海军一定会初露端倪。
整个巨大的镜湖被分为了南北两大部分,相对独立开来。
南面的021研究所建筑相对少一些,除了一些研究所建筑外,整个湖面上只能见到一个码头。
而北部的022研究所就要复杂得多。湖边一条水泥浇筑的长长跑道不说,湖里还矗立着一个巨大的浮台。这个巨大的浮台被几条*的钢索牵着,偶尔还来回拉动让它在水面上运动。
“嗡嗡嗡……”
听到头顶传来的熟悉的发动机声音,021研究所所长吴元宇的脸上有些羡慕地对一旁的任晓禹说道:“唉,每天听到北面折腾的大动静,我们的小伙子们都快憋出病来了。”
话虽如此,吴元宇脸上却带着一股自信。今天老板前来视察021研究所,亲自参加潜艇的下水仪式,这就是对整个021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大鼓舞。
“一号艇的事情不用太急,大家都是搞研究出身的,应该知道科研工作的大忌是浮躁和盲目的冒进。怎么样,这次还是用动物做实验?”任晓禹边视察,边鼓励大家道。
“不,老板。我们今天进行的是真人水下试验。”吴元宇答道。
说不急,是假的。但任晓禹在关键时刻还是十分理智的,盲目地崔赶进度,只会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而采取地球星上新中国建国初期搞科研常用的小步加快跑的办法,反而有奇效。
平时监察部的工作人员就向任晓禹报告,021和022两个研究所的人个个都是拼命三郎。为了早日完成科研任务,大家几乎都快成三班倒了。
任晓禹教给021研究所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先造模型,然后通过全尺寸模型来完善其他理论数据。
于是,在经过前期充分的理论研究和半年多的实际准备工作后,在有了一条实物U型潜艇和任晓禹提供的潜艇资料后,021研究所终于迎来了这几位重要的一天。
当然,每一种先进科技的研制,都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在各附属行业达到一定条件后,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所以,研制新式潜艇期间的各种困难简直数不胜数,光是钢材强度问题就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好在任晓禹有着领先了一百年的中国作为大后方,合格的舰艇壳用耐压钢虽然大禹集团暂时还生产不出来,却完全可以从地球星上搞到。
而今天,这些朴质的研究员,甚至都没有准备什么仪式。只是申报过任晓禹后,就进行了这次整个实验过程中最为危险、也最为关键的真人水下试验。
在一个临湖的建筑内,与其说这里是研究室,不如说是一个巨大的生产车间。
而车间的正中央,一条20米长的雪茄型、艇壳黝黑的潜艇矗立在那儿。整艘潜艇虽然排水量只有100多吨,但却是一艘标准的水滴型潜艇。
这艘潜艇已经具备了非常先进的设计理念,只是排水量暂时还没有上得去。而和它平列的是一个木头制的模型,和这艘黑色潜艇的大小一模一样,看来是验证用的模型。
“不错,至少看起来比那艘U型艇顺眼多了,就是不知道实际效果如何。”
任晓禹走过去摸了摸那黑色的艇身,感受着手上穿上的那股钢铁触感。一种要建造一只强大海军的愿望,在此时此刻是前所未有的强烈。
“放心吧,老板。1号艇设计的工作潜深为20-50米。”吴元宇自豪地介绍道,“因为采用了新型合金钢耐压艇壳,我们的一号艇最大潜深为247米,这个数据已经达到甚至超越了现今欧美海军强国的先进水平。”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