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破人亡喽!”
李山一拍大腿,把马三托付给妹妹,去投奔那两个在他乡讨活路的儿子吧。
李山妹妹一家人真不错,对马三就像一家人一样。
马三管李山的妹妹也叫姑姑,管姑姑的儿子叫表哥。
在姑姑家,马三跟着表哥给财主张四耪青,挣来点儿糊口之食。
马三总是舍不得多吃,把饭省下来,给表哥多吃点儿,姑姑又把饭省下点儿,给马三吃。
可不管如何地节省,穷人家的日子还是三根肠子空着两根半,吃不饱呀。
秋天来了,马三跟着表哥去给财主收庄稼,牲畜不听使唤,抽了两鞭子。张四发现牲口身上有鞭子印儿,二话没说,抄起鞭子就打了马三,一边打,还一边骂:“你这个穷小子,都不如一条狗,打死你不当骒马溜个驹子。”
那个年月,穷人真的是不如牛马哟!
1946年,旺业店来了八路军,穷人的日子有了盼头。
马三跟表哥说:“五哥,八路军来了,都说八路军好,咱俩也到街里去看看吧。”
这哥俩儿来到街里,在八路军的队伍里串了好一阵子,也没见有当兵的在打人和骂人,说话都是和和气气的。
“八路军是好!”马三跟表哥说:“咱们当八路军得了!”
回到家,马三又把想当兵的事儿跟姑姑说了,可姑姑说啥也不同意,还说什么“好人不当兵,好铁不捻钉”之类的话。
其实,这是姑姑在心疼这个侄子呀,娘家哥又不在跟前,一家人七零八落的,怎么还舍得让这个可怜的孩子远走他乡啊。
尽管不是娘家哥亲生的,可也算是有个念想呀!
没过多久,表哥当上了村长,村里成立了自卫队,自卫队长选出了优秀分子组成基干队,马三是基干队的队长。
区上来人作动员:青年要参军参战,好人好马上前线。
马三好想上前线呀!
他已经不再年轻了,可光棍一根,这样混下去,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呀。
这一年的秋天,八路军二十军分区的警备二团来了,团部就设在旺业店。
一天,警备二团白音他拉庙跟土匪打了一仗,有四名战士牺牲了。
在追悼会上,马三很受感动,他一次又一次地举起扎枪头,一遍又一遍地高呼:“为我们的死者报仇,为我们穷人报仇。”
在追悼会上,马三还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军。
姑姑的思想也开了窍,同意了侄子的请求。
1947年4月,年近四十岁的马三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直到这时候,马三才有了自己的大名:马林。
部队就要开拔了,马林就要离开家乡了。
姑姑买来了家织布,一针一线地给侄儿做了一身新衣服。
马林长这么大了,还是第一次穿新衣服,那心里就别提有多乐呵了。
姑姑流着泪,送侄子当兵来了。
“三儿啊,你当兵了,是个兵了,可要像个兵样,好好干呀!你也老大不小的了,快半辈子的人了,怎么也得有个后吧!”
“姑姑,我记住了,一定好好干!回来对得起姑姑,对得起咱们穷人,我要争这个口气,我要娶媳妇,我要有儿子。”
马林积极进步,勇于参战,到部队仅仅七个月,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马林参加了解放东北的战争。
淮海战役中荣立战功,部队给他的姑姑和表哥寄来了喜报。
对此,马林在给表哥的家信中这样写道:“我争取在前方立大功,再向全家报喜!”
京津战役胜利了,马林真的立了大功,成为人民功臣,部队给他的姑姑和亲人寄来了喜报。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可是,那个叫马三的穷孩子却再也没有回家来。
1950年的秋天,国民党“反共救国军”19师74团三百多人,窜到广西某地区一个叫古山的小村子安营扎寨,给那里的人民群众带来了灾难。剿灭这股敌人的任务交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123团。
马林正是这个团六连七班的副班长。
古山村地势险要。敌人在村南古山顶将三个大碉堡用围墙连接,构成了一个月牙形的坚固阵地。
在墙外挖有战壕和地道,前面还有两道一人多高、两米多厚的带刺鹿砦。
山高二百多米,荆棘丛生,险峻难登。
9月23日拂晓,123团包围了敌人的阵地。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