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明朝官商> 第59章 盛世危机(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9章 盛世危机(二)(2 / 2)

许慎言走入学院,却是碰见了王子凌。

王子凌说道:“许兄弟,刚才那些秀才,来意不善啊。”

许慎言说道:“有道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淹,管他甚么来意,一律大棒打出去就是。”

王子凌道:“许兄弟今日这般强硬,委实出乎我的意料。我以为许兄弟会好好说的,却不料是一顿劈头盖脸的臭骂过去,痛倒是痛快了,却是后患无穷啊。”

“王兄不知,对付今日这般情况,软了可不行。有些人惯会得寸进尺,你让他一步,他明天就能进屋来抬你家的东西。再说,今天这些秀才丢了饭碗来找我算账,明日若是哪个地主田地租不出去,岂不是也要来找我?后天张三或李四又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找上门,我岂不是被烦死?所以痛快地大家一拍两散,表明我许慎言的坚决立场,也绝了一些人的不良念头。”

王子凌说道:“我倒是没想到这些。”

许慎言说道:“王兄乃敦厚君子,哪里会去想这些东西?倒是我这俗人,生于俗世,处理的也不过是一些俗事,懂得倒是比王兄多一些。”

王子凌道:“话虽如此说,许兄弟仍该小心为上。今日这事,还完不了。”

“这倒不一定,他们一个个饿着肚皮,哪还会有什么心思来折腾。倒是有劳王兄记挂。”

“只可惜这些秀才,除了读书,再无一技之长,如今连私墪都开不下去,倒当真是要走上绝路了。”

许慎言沉默了一会,方才说道:“王兄,我办的这萍城理工学院和许氏工坊,却不是办的慈善机构,他们的困境,只是他们自己造成的,与我何干?我虽不是那罪大恶极之人,却也不想做什么良善之辈。王兄不要再说了。”

王子凌道:“我也就这么一说,许兄弟自己拿主意便是。”

罗家仁乃萍城县八品县丞,在萍城地面可谓大名鼎鼎的人物。

十多年来,好几任知县如风水般流转,唯独他在县丞位置上屹立如山。有人说,萍城这么些年实际上是由罗家仁主政,这话并不假。知县三到四年一任,每每上任之初,人生地不熟,两眼一抹黑,只能在旧吏中寻一能干之人佐政。而在萍城的这一亩三分地上,论资历,论能力,又有谁能比得过他罗家仁去?

罗家仁早年也曾中举,之后屡试不中,也就灰了心,专心做他的刀笔小吏,他的运气比夏老夫子要好,偶然受到某一任知县的赏识,从典吏到主薄,一直做到县丞位置,成了萍城县衙堂堂的二把手,事实上的一把手。

崔知县上任以来,也毫不例外地任命他为县丞,虽然崔知县也带了一个师爷过来,可毕竟师爷不属于编制以内,不过是知县大人私人雇佣的幕友罢了,对他丝毫构不成威胁。

罗家仁能够十多年稳坐县丞位置,绝非侥幸。他为人圆滑,八面玲珑,见人就先是三分笑,任谁也不能伸手打笑面人哪。而且他本身就是干才,做事极有一套,对县衙事务流程熟稔无比,于人情往来更是久练成精。最重要的是,他能在不动声色间为老板谋取福利,事后一丝痕迹也不会留下,各种帐目往来处理得干干净净。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手本领才是最受历任知县所看重的,所谓干不干才倒无所谓。

现在,许慎言面对的便是这位萍城红人。

罗家仁今天毫无预兆地来到萍城理工学院,着实让人惊诧。

萍城理工学院创办差不多快一年了,若是从铺地基的时候开始算起,则早已超过一年。在这期间,除了崔知县由许慎言请来过一次以外,并没有县衙官员来过。

明朝规制很严,《大明律?吏律?公式?信牌》规定:县官除点视桥梁圩岸、驿传递铺,踏勘灾伤,检尸、捕贼、抄札以外,不得擅自离衙,有事则以信牌差遣吏役。

不光是知县不得擅自离衙,连差役也不得擅自下乡滋扰,有事须由差役传各乡里正保甲,再由里正保甲去处理回报。

这项制度原本是为了防止官府下乡扰民,特别是差役下乡,往往狐假虎威,敲诈勒索。这个时代的百姓普遍怕官,视摊上官司为平生大辱,面对勒索也无能为力。加了这些限制,官府差役就不能随意下乡勒索平民了。

但是制度是好的,执行起来却往往有变样。上有政策,下面自有对策。若是制度能够解决一切问题,那就不会有那么多作奸犯科的人了。

漏洞就出在除点视桥梁圩岸等等以外这句话上,中国人玩弄文字游戏天生便是一把好手。既然给出了例外,不利用一下岂能对得起太祖?倘若县官一时兴起,想要出衙一趟,要找一个借口,还不是很容易的么?衙门那么多典史、书吏,干的不就是这个?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