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朕已知晓”杨念武点了点头道。
“公子定是接受了这李逍遥的策略,在下也有一策献给公子”吴科说道。
“说说看”杨念武说道。
“李逍遥所说在朝廷层面,而在下认为国家之发展在教育”吴科说道。
“接着说”杨念武道。
“朝廷变革的不只是朝廷结构,还有教育,在下认为,如今儒学道学不足以成为主流,儒学虽然在思想上有促进作用,而且对人的行为举止可以潜移默化,但对实际上朝廷的进步并没有什么卵用,思想固然重要,但促进国家进步不只用思想想一想就可以了,实际行动更为重要”吴科说道。
“儒学为我四国国学,怎会没有什么用处,吴公子言过其词了”杨念武反驳道。
四国三大学,儒释道,这儒学被四国定为国学,地位超然,而如今居然有人反对儒学,这让杨念武有些怒气,而且居然说儒学没有什么卵用。
“杨公子所说很对,在下所言有些过火,儒学可以对人的行为有所约束,对人的情操可以提高,但这并非全是儒学的作用”吴科沉声道。
“那是什么作用?吴公子今日就说一说,若是说的不对,朕必治你一个妖言惑众之罪”杨念武说道。
吴科所言已经动摇国本,这让杨念武无法释怀,若不是看在李逍遥的面子上,杨念武恐怕会起身便走。
李逍遥介绍之后便自己闷不做声喝着茶,好似跟他没有关系一般,连看都不看一眼。
白无暇更是生气,好好的出来转一圈,杨念武出来之时还很高兴,这下又沉下了脸,弄得白无暇都没有了心情。
夏紫衣倒是仔细听着两人对话,没有任何不耐烦。
“哈哈,公子,在下岂是贪生怕死之辈,陛下,朝廷大乱之时百姓可遵从儒学仁义?”吴科大声道。
杨念武没有说话只是盯着吴科。
“朝廷有难,天下灾变,可有人遵从礼义?”吴科说道。
“如今百姓可都是很有仁义之人,哪有你说的那么不堪”白无暇不满的说道。
“呵呵,这位姑娘果然慧眼,正如姑娘所言,如今百姓仁义,的确不假,但我所说百姓不仁也非虚言,姑娘以为对否?”吴科说道。
“这,这......”白无暇很想说不对,可是她知道那是对的,但又感觉这吴科说的都是歪理,可是就是无法辩驳。
“仁义道德,这跟朝廷有很大关系,朝廷清明,百姓自然仁义,生活富裕,百姓自然尊礼,此乃天道,儒学假天道而惑天下,没有这儒学,天下只要富足自然有仁义礼智信,天下若是动荡,这儒学也就没什么卵用了。”吴科说道。
“满口胡言,诋毁国学当下牢狱”李逍遥喝道。
“在下不得不说,儒学纯粹是一群附庸风雅之人用来搔首弄姿之物,于国于民可有可无之物”吴科蔑视道。
“吴公子好大的口气,这满朝大臣均是科举出身,而科举具是儒学经义,在吴公子看来,这满朝大臣都是何物”杨念武不满道。
“具是一群腐儒,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满口之乎者也,只会引经据典却从不思进取”吴科恨恨说道。
“够了!”
杨念武“咣”的一声拍碎了桌子,瞪着吴科不说话,良久冷哼一声抬腿便走。
白无暇被这一声巨响吓呆了,反应过来后恨恨的登了一眼吴科和李逍遥赶快跟了上去。
夏紫衣也摇了摇头跟上去,心中想到要不是杨念武开明至极不然这吴科肯定被斩了。
吴科看着一地碎木,愣怔了一会儿,一把拉起座椅摔在地上,又是一堆碎木,转身走回内间。
李逍遥看着一堆碎木,无奈苦笑,以前吴科对李逍遥所言之时,他便告诉吴科此路甚难,因为他仅仅对朝廷下手,这还在体制之内,有皇帝坐镇,自然无所畏惧,而吴科却是把手伸进了百姓的脑袋里,想要扭转他们的思想,这让李逍遥也不禁咋舌,很是佩服吴科这胆子够肥的,居然敢这么干,所以他俩才成为朋友。
再开明的君主对思想的改变也是慎之又慎,怪不得杨念武拍碎桌子。
但最让李逍遥无语的是,这吴科废话了一堆,正题都没说,他知道吴科不是否定儒学,而是说儒学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的作用,他有更好的东西献给杨念武,只是还没有说两人便成这样。
李逍遥摇了摇头赶快追上杨念武,无论如何,他这和事老可不能歇菜。
p一章奉上,考的不如意,才缓过神来,先一章吧,作者君表示也很无奈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