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龙在孩子出事后就第一时间打电话通知了父亲,没办法,这么大的事情他可是不敢不告诉家人,万一孩子有什么三长两短家里是要翻天的。
杨家人丁不旺,三代单传,小宝(杨少鹏)出生后真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尤其是杨海龙的爷爷更是当宝一样护着,顶在头上怕晒着,含在嘴里怕化了。杨家终于有了第四代,自己当上太爷爷了。每当有人说‘老杨,恭喜啊,四世同堂了!’老爷子嘴都能笑歪了。从没见他那么开心过。
孩子出了意外的事情,杨海龙也只敢打电话向父亲汇报一声,却是绝对不敢告诉爷爷的,弄不好一口气上不来,老人家都容易过去。
受不了这种刺激啊。
“没告诉你爷爷吧?”杨海龙的父亲听到消息也是第一时间问出了这句话。
“还没有。”杨海龙老实的回答,他也不是不知道轻重的让人。
“先别告诉你爷爷,他年纪大了,受不了刺激。我马上安排几个心脏方面的手术专家,用直升机送过去。你随时跟我保持联系。”杨海龙的父亲知道时间紧迫,也没敢多说废话,交代完事情就匆匆挂了电话。
急救车到来医院,孩子被抬上手术车,走急救通道往手术室去了。
马小霞跳下车向院长室跑去。
“爷爷,我说的都是真的,当时好多人都在场呢,大家都看到了。”马小霞撅着嘴,气呼呼的,不管怎么说,爷爷就是不相信。
“这不科学,扎个草人就能治病救命的话,要咱们这些医生做什么啊。小霞,这些都是迷信,你可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院长大人坚决不相信孙女的话,这简直就是无稽之谈么。
“那爷爷跟我一起去手术室看看吧,那孩子好可怜,我想去看看。”马小霞知道自己一个人进不了手术室,她想跟着爷爷应该能混进去。
两人走到手术室门口,碰到了过来反映情况的主刀医生:“院长你来的正好,病人家属拒绝在手术意向书上面签字,说燕京的专家马上就到,指定要燕京那边的人过来再做手术。”
“你先说说病人的具体情况吧,如果不是太抢时间的手术,等等燕京的专家也可以,我们也能观摩学习一下,如果病情严重,不能耽搁的话,那就必须马上手术。”老院长自由一股领导的威仪。
“孩子是心脏贯通伤,但是生命体征。。。。。。”
“胡闹”医生还没介绍完,就被院长严厉的打断了,他自然明白心脏贯通伤有多么严重。
心脏贯通伤的死亡率非常高。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失血性休克和急性心包填塞。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会在当场或者送医途中死亡。
按照惯例,医院对心脏贯通伤的诊断必须十分迅速,不必为了明确诊断而多科会诊,也不必进行X胸片,和超声波,血常规等一系列常规检查,以免延误手术时机。
连X胸片,超声波都没有时间做,必须抢时间进行手术,可想而知,时间对这种手术的重要性。
“孩子的情况有点特殊,家属说孩子已经被人将伤口暂时处理过了,我大致检查了下,很奇怪,院长你还是先进来看一下吧。”主刀医生建议到。
进入了手术室,院长马光义看到手术车上躺着一个满雕玉琢的孩子,胸前插着一根铁钎,从胸前刺入,背后穿出,看位置判断,应该正好穿过心脏。
奇怪的是孩子不可不闹,一双大眼睛一会眨一下,一会眨一下,好像身上那根随着呼吸而微微颤抖摇晃的铁钎,并没有穿过孩子幼小的身体,只是粘在衣服上一样。
马光义围着孩子走了一圈,又看了看旁边的各种仪器。更加的震惊了:脉搏正常,心律正常,呼吸平稳,心电图先是心脏跳动强而有力,伤口处并无丝毫血液渗出。
若不是看到孩子胸口正在摇摇晃晃的铁钎,马光义打死也不会相信这小病人会是心脏贯通伤。
不光他不相信,在场的所有医生没有人能相信。但事实摆在眼前由不得人不信啊。
“处理伤口的是什么人,在哪里?”这是院长马光义的第一反应。
不论用了什么方法,能把如此严重的心脏贯通伤处理到这种程度,可以说在全世界的心外科领域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绝对的!
医院如果能请到这种人坐镇心外科的话,那么中心医院的心外科必定能在全国碾压其他医院。这能极大的提高医院的名气,能为迈向全国一流医院而做出非常大的贡献。
看到大家都摇摇头,马光义也不在纠结与这个问题。孙女马小霞刚才已经将救人的过程简单的说给他听了,她见过这位高人,这事一会还是要详细问下孙女。
现在大家都在窃窃私语,心里都有一个疑问,是什么人能有如此能耐,能够将严重的心脏贯通伤控制到这种地步。
“那就等等燕京的专家吧。”马光义做了决定。
他知道,心脏贯通伤必须做心脏修补术。这种手术难度高,风险大。本医院的人倒是能做,但成功率肯定比不上燕京来的专家,这是其一。
其二,本来对心脏贯通伤来说,最宝贵的是时间。但是现在已经有人帮忙控制住了病情,大家就有更多的时间来研究详细的手术方案,不必在匆匆忙忙的赶时间了。这样可以极大的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其三,病人家属既然能从燕京青睐专家,而且是用军机将人直接送过来,可以预见病人来历绝不简单。马院长可不想因为手术中出现什么意外,给自己惹下这种不必要的麻烦你。
中午十二点只见燕京的专家就到了清湖市中心医院,看着军用直升机上走下来六人,杨海龙觉得头皮有点紧。四个是专家,还一个板着脸的是父亲,父亲手中还搀着一个老人确实爷爷。杨海龙和妻子赶紧跑过去从父亲手中接过爷爷,和妻子两人一人一边搀扶着向前走。
“我的小宝怎么样了。”杨宝山揪心的问道。
“爷爷不要担心,幸好当时有个好心人救治,现在情况还算比较稳定。”杨海龙不敢欺瞒。
院长马光义也带着手术室的几位医生出来接人了,一路上帮忙解释病人现在的各项指标。
新人不易:【求收藏】【求推荐】【起点首发】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