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知是非、道义,且力行之,质而不文,犹有不足,故孔子欲进之于礼乐......循礼而乐乐矣。”与现代开学典礼的致辞一样,都是一些陈词滥调,千年的不变的文章。院长也轻车熟路,半读半背的演讲着。不过这样也挺好,反正学生不会用心去听,也方便书院走一下形式,况且院长念多了也顺溜,不会出什么岔子。
学生一听讲课就瞌睡,这是自古就的,台下的众人也不例外,一个个都打起了哈欠,昏昏欲睡的样子。不过包拯和公孙策倒是例外,两人眼里都闪着光,丝毫没有困意。
但两人的性质却不一样,公孙策属于那种典型的“三好学生”,知道尊重老师,在老师讲话的时候耐心地听。但包拯不同,他可不是那种会循规蹈矩的人,之所以会精神抖擞站在那儿,还不是因为台子旁站着董晶晶。
“看看你们一个个的都什么样,朽木不可雕也。”院长有些生气了,站在那儿吹胡子瞪眼的看着台下那些昏昏欲睡的学生,又指着包拯公孙策道,“看看人家的精气神,再看看你们,一群庸人,难成大器。”
“少爷,院长夸你了。”站在包拯旁的包兴,看包拯并没有什么反应,就拽了拽包拯的衣袖小声道。
被包兴这么一拉,包拯一惊,但马上就回过了神儿来,问道:“他夸我什么呀?”
包兴见包拯根本就没听,便一脸认真地说道:“呃,没什么,院长就是说你长那么......还身残志坚,值得鼓励。”
包拯一听,就知道又是包兴在开玩笑了,瞥了包兴一眼,就准备继续看一旁的董晶晶了。可头刚略过台子,就看见院长指着自己和公孙策道:“唉,你们两个,结束后留下来啊,我要好好的奖励你们。”说完便接着进行仪式了。
被这么一指,包拯也不敢再跑神了,后面的致辞听得是清清楚楚,仔仔细细,生怕院长会问他今天致辞的内容。
演讲完后,仪式依次进行,正衣冠,拜孔子,净手,开笔礼,都是些常规的礼节。其中最让包拯印象深刻的就是开笔礼。开笔礼就是先生手持蘸有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处点上一个红痣。因为“痣”与“智”谐音,寓意着孩子从此开启智慧,目明心亮。
但因为包拯和公孙策的良好表先,院长决定亲自持笔,以示鼓励。公孙策还好说,直接点一个大红点就行了。但包拯额头有个分月牙碍事,院长看着那个分月牙犹豫了,提着笔不知道如何下手,最后直接将月牙涂成了红色,害的包拯被同学们笑了好几天。
会后,新生们都打着哈欠,各自散去了,包拯嘱咐包兴让他先走了。不一会儿,会场里就只剩下包拯和公孙策呆呆的站在那儿。院长对着旁边的先生们交代了些什么后,就挺着肚子向他俩走了过来。
“你们叫什么名字呀?”
“公孙策。”
“包拯。”
“嗯,好,我记住了。明天我们书院有一个选拔赛,目的是选出我们鹿鸣书院最有才能的学生,代替书院参加两院友谊赛。你们有兴趣参加吗?”院长一副慧眼识才的表情看着他俩道。
“谢谢院长,我会参加的。”公孙策依然面无表情的答道。
“你呢?”院长看着包拯问道。
“我就算了吧,才疏学浅,就不现眼了。”包拯好像心不在焉的,四处张望着答道。
“嗯,这个是入场牌,去不去你们自己决定吧。”院长说着,就把两个精致的木牌递给了他们,然后挺着大肚子走了。
院长刚走,包拯一句话也没说,就朝着假山那边跑去了。
包拯跑着转过一个拐角,远远地看到董晶晶留着谛听,悠闲地走着。
“我勒个去,还......还好......我和谛听之间有感应,要不还真不好找她。”包拯边喘着粗气边小声的嘀咕着。喘了会粗气,包拯就又加速朝董晶晶跑去了。
”汪汪,汪汪。”谛听停在了原地,对董晶晶叫着。
董晶晶转过了头,好奇的看着谛听和朝自己跑来的包拯。
“董小姐,等等,我有话要和你说。”包拯边跑边喊。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