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都市言情>奇遇之精彩人生> 第122章 千碉之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2章 千碉之国(1 / 1)

蓝天白云,群山叠翠,清风徐来,使人心旷神怡。这份远离尘世喧嚣的宁静,令杨翔倍感清新。

文静的父亲出院了,杨翔本想回去的,可文家说什么也不让,说什么一定要去家里住几天。文静的说来到了丹巴那有不看古碉楼的理。杨翔想想也是,这里曾是东女国,千年来留一手下了数以百计的碉楼。是就随文家人来到了文静的家梭坡乡左比村。

一路上,不时见一个个碉楼耸立的山间,与土房绿树相映成辉。丹巴县辖1个镇、14个乡:章谷镇、格宗乡、水子乡、边尔乡、梭坡乡、丹东乡、巴底乡、岳扎乡、巴旺乡、太平桥乡、聂呷乡、半扇门乡、中路乡、东谷乡、革什扎乡。“中国最美丽的乡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景观村落”。“古碉·藏寨·美人谷”。东女国故都”“大渡河畔第一城”、“天然地学博物馆”等旅游形象品牌已成为了丹巴的代名词。著名的甲居藏寨、墨尔多神山、中路石棺墓群、莫斯卡格萨尔石刻、等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涉猎自然旅游资源、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社会旅游资源三大类,17个亚种,30个小类。有奇异壮丽的自然景观,有旖旎瑰丽的民族风情,古老而神秘的民族历史文化,是四海嘉宾休闲度假、探险旅游、回归大自然的最佳去处。

海子、温泉、草甸于一体;墨尔多神山,纳山、水、林、崖、洞108圣景于一炉,是休闲度假、探险旅游。

据不完全统计,如今县境内仅存古碉166座,主要分布在梭坡、蒲各项、中路,其中梭坡84座、蒲各顶29座,中路21座,其余各乡散存32座。现存古调最早修建于唐代,最迟为清朝增定大、小金川之时。古碉一般高20余米,最高达50m,内建楼层十余层至二十余层,每层可容纳10余人,每座碉容纳百余至二百余人。这些古碉的建筑形式多种多样,从形状上可分为四角碉五角碉、六角碉、八角碉、十三角碉。

文静丹巴了如指掌,象导游一样给杨翔祥细地介绍起来。

“文静,回来了。”

“小静,放假了。”

“儿子,看到了文静姐姐没有,那可是北京大学,你可要好好地读快,将来要考北大。”

文静是丹巴县第一个考上北大的学生,县政府一奖励了8000元.她不仅是她家的骄傲,也是左比村的骄傲,上学那天全村人给她送行,还各自送了礼金。

在文静的带领下,杨翔参观了村子中保存的比较好的碉楼。古碉以泥土和石块建造而成,外形美观,墙体坚实。古碉大多与民居寨楼相依相连,也有单独筑立于平地、山谷之中的。古碉的外形,一般为高状方柱体:有四角、五角到八角的,少数达十三角。高度一般不低于10米,多在30米左右,高者可达50到60米。其碉楼形状各异,层高六至十层,碉基结实,基宽越高越窄,碉体用片石砌成,砌艺精湛。这种碉楼是丹巴独具特色的建筑,在丹巴全县都有分布,主要集中在河谷两岸。或三五个一群,或独立于山头,碉与碉之间相互呼应,依山成势;集中的地方,目力所及,数十座碉楼连绵起伏形成蔚为壮观的碉楼群。在众多碉楼群落中,尤以梭坡乡境内碉楼群最具特点。

碉楼一般建于沿河谷高山或半坡有耕地和水源的地方,结合地形,利用有限的平台,纯用石头筑成平顶。一般分成二层或三层,上层堆放粮食,中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高二三丈,称为“邛笼“;高的可有十三层,达十余丈,称为碉。碉楼由羌族专门的砌石匠修建,原料为乱石,用泥土粘合,不吊线,不绘图,全凭经验,信手砌成。其壁面能达到光滑平整,不留缝隙,其坚固程度则可在川西这个地震多发区耸立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经历数次地震仍然巍然屹立,有的已偏倚却不倒,有的弯曲为弓,自称成风景。

碉楼的功能约有4种,即要隘碉、烽火碉、寨碉和家碉。要隘碉往往筑于悬崖险道之上,或者横挡于要冲,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烽火碉筑于山头,传递信息;寨碉是为保护村寨或者部落而修建的战争工具,一般伫立于村头;家碉多与楼房相连,平时作为贮藏室,遇有战事,也可用于战争。

高碉居高临下,俯视敌人,远则箭射枪击,近则滚木擂石,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敌人暴露在原野地之上,自己躲在坚碉之中,以逸待劳,以守待攻,侍机而动。

碉楼在历史上确实与战争有密切的关系。丹巴地处大渡河谷,气候温和、土地肥美、物产丰富,历史上经历了多次部落战争和冤家械斗。唐朝反对吐蕃东扩曾经在此发生过战争。

“关于碉楼有这样的传说:很久以前,大渡河河谷之中有凶猛的妖魔,专门摄取男童的灵魂,为了保佑孩子成长,谁家生了男孩,便要修筑高碉,以御妖魔。孩子每长一岁,高碉就要加修一层,而且要打炼一坨毛铁。孩子长到18岁的时候,碉楼修到了十八层,毛铁也打炼成了钢刀,此时将钢刀赐予男孩作成人礼物,鼓励他勇敢战斗,克敌降妖。此风延续下来,逐渐形成了‘千碉之国’。”文静尾尾道来。

“应该是古时藏民为了保护村寨不受侵犯,对付部落之间的战争才是古雕群形成的真正原因吧。”杨翔笑道。

二人边走边说,不一会儿爬到了寨子后的山坡上。

“你说的不是没有道理。其实丹巴的碉楼都有自己的名字和性别,性别是通过木梁的位置来区别,女性碉楼的木梁露在外面,时间长了会发黑,所以女性碉楼的楼身上有一道一道的黑色痕迹,而男性碉楼的木梁在内部,不外露,所以没有痕迹。”

“呵呵,想不到这碉楼也有这么多究。”

夕阳红西下,红霞映天,炊烟袅袅,碉楼在绿树中参差错落,给人一片宁和安祥。这景色仿佛真的有某种灵气,带给启迪的同时,也令他体会到远离尘世喧嚣和浮华的那份宁静和安逸。

这美好的景色被杨翔用手机拍摄下来,并在朋友圈。引来了无数的点赞。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