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李煜所思虑更多的是将要赴任的海州那边的事,特别是中原纷乱的局势更是让李煜关心。
烈祖夸奖了樊若水,待樊若水带着被皇帝的赏识的满足感走了之后,烈祖对着儿子与孙子道:感觉如何。
李璟和李煜都恭喜烈祖手下又多了一个能吏,以及将要为国家开拓出一门大财路。
面对着儿子与孙子的奉承,烈祖皇帝满意的笑了,他很期待第二天将要举行的起锚仪式,想见一见,这次由皇家主导的大海运,到底有多么大的规模呢。
第二日到了定好的时辰,烈祖的带着大臣们来到了扬州城外的码头,但见码头上千帆尽现眼前。几百艘的大型海船停满了扬州港,有港内放不下的,甚至停泊在大江之上,这令烈祖和第一次见到此景的大臣们深感震动。
各方的客商也云聚在此,围观着这古今难见的商业大活动。
在禁军的严密护卫下,烈祖皇帝登上了早已准备好的一艘停在岸边的巨大海船上。今天他是要发表一下开场致词的。
对着码头上无数的臣民,烈祖道:国家太平,商道才能兴盛。商道兴盛,百姓才能富裕。朕身为大唐国的皇帝,此生所为之事就是要让大唐治下的百姓们,都能够过的富裕安康。所以朕以皇家之名推动了这次大贸易的进行。。。。
当烈祖皇帝的一大串讲演稿说完,最后说了一句:朕宣布,船队起航出发。
随着人群的欢呼,烈祖下了船,然后就见这停在岸边的巨舟的船锚缓缓升起,船身也是慢慢的启动。
(本章未完,请翻页)李煜现在就身在这艘缓缓启动的巨舟之上。
站在顶层的甲板上,看着热情的送别人群,李煜想,等这次贸易船队归来时,在见识了海运能带来的巨大财富后,大航海时代或许就会如此的来临了呢。
人群中李煜突然看见了一个身穿红衣的小姑娘也如旁人一般的在向着这边挥手。他心有所感的举起手中的望远镜,李煜看见了周娥皇那张俏脸。便伸出了自己右手,朝着小姑娘有力的挥动起来。
烈祖皇帝也在看着船队载着自己的这个孙子的远去,如他所料的一般,那个神秘的黄石公并没有出现,看来不是要和自己的孙子一道坐船从海路出发。
烈祖手下的皇室密探也是没有探知到任何黄石公在附近的蛛丝马迹,所以烈祖认为这位高人定然是自己有着设计周全的路线。不由感叹还真是一个神秘的世外高人啊,但愿他能够辅佐自己的孙子在海州给自己的大唐一如既往的出谋划策。
李煜现在身边就带着马承信、刘茂忠和石敢,外带五百随他回金陵的近卫军,还有一个要带着商队到处去做生意的樊若水。
因为早已答应过结拜二哥马承信下次出金陵要带着他的,所以马承信在得知李煜被封为海州刺史,不日就将赴任后,早就准备好了这次的出行。
他在把训练新人家丁的任务交给了自己训练的豺、狼、虎、豹四大手下后,也经常的如刘茂忠和石敢一样的跟在李煜身后,生怕李煜又把他给忘了。
李煜也盘算着,正好,因为萧荣做了潮州水师都统,而原来由他统领的天威军也是一直被郭彦代管的。这次李煜便把天威军和近卫军调去海州,马承信正好可以做天威军的都统,而近卫军的都统则还是由刘茂忠充顶。
顺着涛涛的长江水而下,庞大的船队只花了半日的时间就来到了长江的出海口。
这里,潮州水师都统萧荣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按照计划,萧荣将护卫着樊若水和皇家海运商队南下去做生意,算是做商队的护卫舰队司令。而李煜则带着大军坐船一路北上,然后直接在海州沿海登陆。
在出海口,稍作停留。李煜接见了萧荣,并且从萧荣的船上接过了自己未来的长史,僧景全。
引荐萧荣与樊若水见面,嘱托他们俩个日后一定要通力合作,为自己这个主公从海外多捞一点钱粮回来,这样清海军的所有兄弟们都可以过上更好的日子了。
对于自己的主公喜欢在自己人面前说大白话的习惯,深受信任之感的萧荣和樊若水都很配合的拍着胸脯向李煜保证一定会把所经历的外国蛮荒之地都给搜刮一遍,以报效主公。
得到如此满意回答的李煜,与这两位手下在船上喝了一杯送行酒后,双方就此分离,走向各自未来的战场。
站在船头,迎着北面吹来的咸湿的海风,李煜看着身边仍然有近百艘的运兵海船浩浩荡荡的向北航行,上面装载着两万多清海军精锐士兵,这些士兵里面的都头以上的军官大多数都为共济会中出来的年轻人。
这些年轻人在共济会中受到基本的文化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又经过南方将近一年的战争洗礼,都成长起来,成为了军中的骨干,且对李煜这个共济会的会长有着盲目的崇拜与忠诚。
带着这样的一支军队,李煜对于自己的这次海州之行也是充满期待和信心的。
(本章完)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