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我们的盟友对我们不放心啊!也罢,在计划之中,也没需要依靠他们的情况。现在,她能响应我们一起起事,也算是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了。现在,宋军跟辽军打的难分难解,皇帝御驾亲征,根本不可能有能力南下对付我们。只要我们,将军队打到长江口,占据长江天险,那么就有跟宋军谈判的地位了,到时候我们就是另一个大理和吐蕃,你们都是我的开国元勋!”上官忠义坐在位置上看着下面将士。
殊不知,就在上官忠义做着皇帝梦时,八贤王已经将风雨同舟的一万兵马以及器械,整合完毕,其中一大部分,北方士兵兑换。只要防止,这些人临阵倒戈,以及需要经历过战火的老兵!
“寇相,这些叛军一直在北上,他们的目的是,江陵和鄂州。当他们占据这两个位置后,那就大事不妙了。所以我决定,在这里等他们。只要将他们的主力消灭了,那么一群江湖之人,不足挂齿!”八贤王寇准提出战略方针。
“我们充其量,也只有一万兵马,对方号称十万大军,虽然是乌合之众,但也不能小瞧,你的方法可行。只是,他们不过来攻击,江陵和鄂州怎么办?”寇准只是一个文官,对行军打仗还是差上一点。
“如果,这样最好。只要,等北方的将士,回过手来,这些叛军绝对死路一条。江陵与鄂州,养活一万大军,问题不大。”
“好!”
十二月二十七,阴,有小雪。
“报——!”外面传来急促声。
“什么事情?”上官忠义在上面问到。
“快马来报,南方早在二十天左右,就被柳嘘梅攻破。”
“二十天前?”上官忠义有种不好的预感。
“是!”
“报——!”
外面又传来声音。
“八天前,八贤王与寇准,带领数万大军,坚守江陵与鄂州。”
“什么?”上官忠义大怒。
十二月二十七,晚。上官忠义命,大军开拔,准备直接进攻,江陵城。
“各位,江陵城,我们必须拿到手,否则我们将没有谈判的机会。跟宋军硬碰硬,我们没有一丝,取胜的机会。现在,就只能依靠,宋军跟辽军交战时,内部出现空虚的时机。”
“是!”
帐下数十位将军,齐声到。
“翠花楼,派出全部杀手,混进江陵城,摸清防御重点,等待时间,对重要人物,实行突袭暗杀。只要我们攻破江陵和鄂州,我们才算是站稳脚跟。”
“明白!”
“派出金牌杀手,对寇准和八贤王进行暗杀。如果,杀他们不了,那就杀将领。”
“是!”
景德二年,正月初三,上官忠义率领,十万大军,攻打江陵。
“寇相,敌军已到,你有什么好建议吗?”
“八贤王,你肚子里早就有注意了,还用问我吗?”
“不,你是监军,我的动作,需要你理解。”
“放手去做吧!”
“好!他们这么一路来,我是越看越开心。最高指挥官,根本就是懂行军布阵,一副江湖斗殴的阵势。”
“为何这么说?”
“第一,几天来,你我都遭受几次刺杀,同时也有将领因此受伤,好在损失不大,反而那些已经被我们拿下。这一来,他们的行动方向,就暴露给我们了。第二,从行军的路程看,那根本就是饮鸠止渴。虽然,能他们短时间内,到达江陵,可是这样一来,他们的战斗力还剩多少。第三,他们虽然号称十万,其实只有三万人,经过军事训练,其他的都是由乞丐临时组成的。”
“有道理。”寇相点点头。
“我想,在这里布置三千人,足可灭他三成人马。”八贤王指着地图上说到。
“好!”
正月初五,上官忠义大军到达,离江陵城八十里外驻扎。结果,当天晚上,就被八贤王手下的一个将军,带兵夜袭,直接灭掉一万多人,其中辎重粮草烧毁无数,大军往南撤退时,又遇到另外预先埋伏的,损失惨重。
正月初七,上官忠义整合部队,清点人数,还有六万八千人。损失的,都是临时加入的,对其战斗力影响不大。
“明天,正月初八,开始攻城。”上官忠义也顾不得了,毕竟粮草被烧了,自己坚持不了多少时间,所以只能强攻了。
“寇相,今日,对方必定强攻,我们要坚守三日,鄂州城里的兵马必定到来。此时,李外夹击,对方必败。但是,依靠我们五千兵马,这样坚守有点难度,所以我要领一支奇兵,埋伏在外,干扰他们的进攻。”
“好!”
初八,太阳还没有升起,大雪纷纷落下,敌营响起了,进攻的号角。
“嘟————!”
低沉的进攻号角,就是一道道催命符,瞬间无数人,长眠与此。
号角响起后,各种攻城器具,纷纷送上前线,人员拥挤。随着时间的进程,防守越来越吃力,上官忠义看到露出满意的笑容。
而,就在此时,一支几百人的骑兵,从远处杀来,直取对方营帐。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百人,可是完全破坏了,对方阵型导致后面的部队,跟不上前面的脚步,出现一段空档。城墙上的守卫,抓紧机会,全灭先头部队。
“什么,全死了?他们不是已经上了城头了吗?”
“后面部队,没有及时跟上,他们被全歼了。”来人汇报到。
“为什么会这样?”
“一支队伍,打乱了我们的阵型。当我们将他们全歼时,已经失去了先机,前面攻城部队全部白费。”
“先收兵吧!”上官忠义原本打算,一鼓作气拿下的,现在看来不太可能了。
当第二天,再次攻城时,遇到守城拼死抵抗,从日出到日楼,死伤上万人,依旧没有结果。晚上,连续攻城,依旧不行。第三天,鄂州五千兵马已经到达,与守军两面夹击,直接攻破敌军大营,迫使上官忠义带着数千人匆忙逃窜。此时,叛军的威胁,几乎平定。
“八贤王,叛军逃窜,我们是否追击?”将领们在营帐前,询问到。
“不追,你们北上,协助皇上抗击辽军。”八贤王藏起手里拿着的一份圣旨,说到。
“这?”
“南方叛军不足畏惧,辽军威胁大。”
“遵命!”
剩下的部队,被寇准带回北方。
不久,北方传来消息。
景德二年,二月初八。宋、辽澶渊之盟:宋辽“澶渊之盟”:内容“宋每年给辽绢20万匹,银十万两,以白沟河为界分治,双方退兵。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