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汉家日月> 第一八九章 风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八九章 风波(2 / 2)

朱雨泽虽然作为滦州守备,不过他这个位置是侥幸取得的,他的荣升也不知道遭受了多少人嫉恨,因为各路人马盯上这个位置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你个朱雨泽何德何能?居然敢抢了这个位置?所以他在作为守备后,日子过的很不开心,苦恼非常,其中不仅有来自上方的制肘,还有在州城的属下武官也是纷纷有自己的后台,办点什么事情都是阴阳怪气,阳奉阴违。

想想自己早年在乐亭的那一亩三分地,自己的说一不二,简直是恍然如梦。

说到底,朱雨泽还是自己的心腹人马太少了,没有根基。如今在滦州,肯听他说话的,也只有他一手提拔的孙忠明。

以至于在滦州这个地方,他深感力不从心,时而破口大骂:“庙小阴风大,水浅王八多!看不起老子,咱走着瞧!”

而朱雨泽除了孙忠明外,他自认还有一个嫡系心腹,那就是于望。朱雨泽的发家,一贯是由于望一力支撑起来的,于望的历来的表现,给了他极大的脸面。有了于望在下面的有力支持,他在滦州才撑得住。

自从今年刘大人倒台后,朱雨泽就感觉到不妙。眼下果然的,在乐亭大丰收的消息传出后,马上各路上官们就蠢蠢欲动,一下子出动了两路人马。

这也是作为滦州卫所的苦处,谁让你头上有两个公爹?

在守备大人的书房内,朱雨泽召唤了孙忠明在谈论此事。

看着朱雨泽脸色灰败的样子,孙忠明极为担心,朱雨泽则是摆了摆手,只是道:“忠明,这次两路上官集体跑到乐亭去抢钱粮,此事你怎么看?”

孙忠明道:“据朝廷去年的邸报,全国各地的正税定额就没有一个县完额交纳过!其中南方340个县上报,税收拖欠达到一半以上。而这340个上县的赋税就占到了我大明财政总税收的三成以上。而且,其中134个县没有缴纳任何税收。”

“既然如此!”孙忠明阴阴的道:“那么此次,于望兄弟完全有理由拒绝上缴任何钱粮,就让那些红了眼的官员空跑一趟罢!就是···,就是不知道于望能不能顶得住压力?”

朱雨泽深深叹息一声道:“说的容易,换了你去,你能顶得住?”

“这···,属下不能!”孙忠明一脸尴尬。

“本官一直就是奇怪,于望在乐亭大力收编军户,又大力开垦荒地,也造成了北地的轰动,他哪来的如此巨额钱粮?”

“大人,于望一直是大力贩卖私盐的,这您也是知道的!”

“不够,那远远不够!就算他的私盐做的再好,在滦州一地,一年挣个十万两也就顶了天了,何况还要打点各路神仙?再说了,于望对他手下兵,那才叫真个好!在咱大明啊,养一营兵一年都要耗费二十万银两,光于望养活他手下的兵,就能耗尽所有私盐收入,况且这么大规模的军户收编?这么大的屯田投入?”

“莫非,莫非在上次的县城兵变中,于望杀了那么多的乡绅和世袭卫所军官,其中的油水肯定不少吧?”

“算了!”朱雨泽低叹道:“于望财源的来路,本官也是琢磨不透,想必他有自己的办法。他在乐亭所作所为,不简单哪。他又是收编军户,又是收拢流民,假以时日,尽收军民之心。他这么年轻,后生可畏啊!”

朱雨泽心里有种深深的挫败感:这才叫做根基!看看于望这官做的,自己混的凄惨?莫非自己真的老了?

“属下早就听闻消息,在于望兄弟今年的大屯田中,各路官员都是幸灾乐祸,不说不拨下丝毫钱粮襄助,还等着看他的笑话呢。如今他们没等到于望的血本无归,反而大丰收,这下子都红了眼睛,转眼又一窝蜂的去征缴税粮了?真是忒不要脸了!”

朱雨泽冷笑一声:“那又如何?大明这种年景世道,做官要紧的就是不作为!少做少错,多做多错,不做无错!于望如此大的动静,岂不是摆明了和那些上官们不是一路人?既然不是一路人,又为什么不去摘果子?”

“据本官所知,这次这些去收税的官员还都是探路的,如果于望好拿捏,早有上官们盯着乐亭这个宝地了,说不好他们来个调虎离山,轻飘飘的一张公文下来,让于望调职他处,这于望血汗打拼出来的基业就是他人的了!”

“哎!···,咱大明这是怎么了?做个好官就这么难?”孙忠明感慨道。

“忠明,这个世道要做个好官也容易!只要你能每年足额交税粮,又有钱孝敬上官,再傍上一颗大树,如果再加上勇猛敢战,那便是上官们心中的宝贝!”

“足额交税粮?”孙忠明阴着脸道:“光这点,属下就做不到!要是论打仗,属下倒还有一百多号家丁肯卖命,不过在历次鞑子入侵中,鞑子动不动就是十万大军入关,属下这点人马顶个屁用!”

“嘿嘿!所以说呢,升官发达,你就不用想了!至于这次于望如何应对···,”朱雨泽沉吟了一会,接着道:“虽然明面上刘大人下台了,不过你没听闻紫禁城司礼监里有大档头都对他颇为赏识吗?”

“所以···,”朱雨泽冷笑着道:“这次那些去搜刮的上官们是春风得意,还是灰头土脸,可真难说了!”

“就走着瞧吧!”朱雨泽恶狠狠的骂出声。

·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