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高贞家,宾客盈门,足见高贞的社交之广,前来送礼之人亦不少。
史大熊一帮镖头镖师高呼道:“新妇子出来”
刘婆吩咐道:“新郎,快念诗。”
李杰按照刘婆吩咐朗声念着催妆诗道:“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阳台近镜台。谁道芙蓉水中种?青铜镜里一枝开。”
高贞端坐铜镜前,身后一名命婆正为高贞梳头,一边梳,一边念着:“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
没过多久,青莲扶着身穿青绿色大袖衫钗钿礼服长裙的高贞走出来,刘婆和青莲引着高贞上马车,唐朝婚礼还不流行坐轿,李杰在前打马迎着高贞回镖局,乌拉乌拉声中朝着开化坊而去。
唐制:男服绯红,女服青绿,所谓红男绿女是也。
快到镖局门前,史大熊一帮镖头镖师拦在大街上不让过,青莲带着几名女子前来赏酒食,其中一名女子还念着一篇“障车文”方才得过。
高贞的马车进入镖局大门,青莲带着一帮女子一个个手拿棍子朝着迎面走来的李杰一顿乱棍轻打,打得李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为何打我”
“姑爷,这叫下婿”青莲拿着棍子一脸自得道:“看姑爷敢不敢欺负大娘”
唐代婚礼下婿:新娘娘家女性人手拿棍子打新郎,是为了煞煞新郎威风,不让他今后欺负新娘。
“还吓婿”李杰听着就好笑,什么乱七八糟的婚礼制度,从未听闻。
一名高瘦的中年司仪高呼道:“请新郎三箭定乾坤”
射箭,李杰接过一把弓开始准备射箭。
司仪高唱道:“一箭射天,天赐良缘。一箭射地,地配一双。三箭射洞房,三箭定乾坤,新郎接新娘入。”
李杰牵引着高贞跨过火盆踏着布袋(唐代婚礼:新娘跨火盆从布袋上走过,走过的布袋移到前边,一个一个传递取“袋”“代”谐音传宗接代传代之意。)进镖局,身后一对金童玉女撒谷豆。
乐鼓声响起,司仪高呼道:“一挑——眉清目秀,二挑——口红齿白,三挑——称心如意,蒙头红,挑三挑,过不了三年有两小,新郎官称心如意啦。”
刘婆出声道:“新郎,该你吟诗一首了。”
“新郎快吟诗一首,方可见新人花容。”
作诗,作死还差不多,李杰见高贞也等着自己吟诗一首,我是那块料吗?看我今晚如何收拾你,李杰情急之下居然忘了刘婆准备的诗,只能绞尽脑汁想想那首学过的古诗词合适。
李杰想了好片刻为之一喜吟道:“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希望能蒙混过关,好像有点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又有些忧国忧民,李煜别怪我,谁叫你还是后人。
“好词,妙哉,好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名书生摸样的年轻男子细细品味着:“看看你们让新郎有几多愁,就像春水连绵不绝,新郎可是想见新妇心切如焚啦。”
“好一句春花秋月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想不到新郎新妇早已结识,果真是郎情妾意啊。”
“新郎才学惊人,真是才子配佳人,……。”
高贞红盖头遮面手里握着扇子遮面
扇子,李杰突然想起了李商隐的那首诗《代董秀才却扇》念道:“莫将画扇出幄来,遮掩春山滞上才。若道团员是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
“请新郎用喜竿”司仪递给李杰一根竹竿示意李杰先红盖头
李杰被弄得团团转,这也太麻烦了,李杰掀开高贞红盖头,却见高贞拿着一把扇子掩面。
高贞听着文人墨客对夫婿一片赞不绝口,忙拿掉扇子。
李杰看着高贞芙蓉出绿水,新人露花容,美不可言,想不到换上红妆的贞儿居然是大美人,都怪自己眼拙,险些不识庐山真面目:“贞儿”
“李郎”
一片掌声响起
两名证婚人为新人证婚
司仪高呼道:“请新人行大礼”
李杰同高贞在司仪高呼声中行三拜九叩大礼
“一拜天地日月星”两人转过身,整衣冠,拱手作揖,拜——。乐鼓声响起
司仪高呼道:“风调雨顺,一鞠躬。五谷丰登,再鞠躬。家业兴旺,三鞠躬。再拜高堂老祖宗。”
高母被请上高堂坐下,李杰没有父母,免了。
两人整理好衣冠,再拜。外面的乐鼓声也跟着节奏响起
“祝父母多福多寿,一鞠躬。愿高堂幸福安康,再鞠躬。愿母亲寿比南山,三鞠躬。”
两人面向北,相对而立——互相整衣冠——拱手作揖——拜
司仪接着高呼道:“夫妻恩爱,一鞠躬。百年好合,再鞠躬。早生贵子,三鞠躬。”
“天上牛郎会织女,地上才子配成双,今日两家结秦晋,荣华富贵万年长。”
接下来是双方交换戒指,这事李杰知道。
青莲端着红木漆盘奉上剪刀看向李杰,刘婆忙轻声提醒道:“结发之礼,以后就是结发夫妻了。”
原来结发夫妻是这样来的,李杰拿着剪刀看着高贞剪下自己一缕青丝,自己也跟着剪下一缕头发,用红线扎起放入锦囊挽成“合鬓”,高贞收下两人的结发保存,象征着夫妻和睦,永结同心。
两人朝着高母高呼道:“祝阿娘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愿阿娘来年此时共享三世同堂天伦之乐。”
李杰双手奉上茶杯:“岳母请品茗”
高母笑盈盈看着两人,拿出红包递给两人。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