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与明同行> 第63章 生产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3章 生产队(2 / 2)

孙壹这才明白,原来旁边的流民不是来看热闹的,是来抢劳力的。

昨晚见到的不愿意干的两个临时管事的,为了一个边军的归属还打了起来。

一个说,“张老二,这个我已经说好了,你不准抢!”

另一个回答,“人家去哪家是人家的权利,连爷都不能拦着,你还想拦?”

第一个回不上嘴,恨不过,脱下一支鞋就丢过来。

另一个急眼了举手就打。

铁监军见了,急忙领人过来……

爷准了边军种地的消息,象飞一般在营地里扩散。

到了中午,一条龙背了一口袋粮,找到孙壹,把粮向地上一扔,“爷,我的人全散了!都是跑筏子拉纤的苦汉子,听说连边军都去种地了,全抢着跑了,现在估计都跑到生产队里寻婆姨去了。我把粮都分了,这些是爷和我的口粮,我以后就跟着爷吃爷的了!”

正午时,孙壹还没主持完王尔牛人马的宣誓仪式,旁边几个生产队的人已经在等了。

对生产队来说,这七八十人,不光是七八十个壮劳力,还是七八十个三十亩地和七八十个五十亩草场!

孙壹邪恶地给王尔牛出了个主意,你们人多,自己成立个生产队,去抢他们的妇女来加入!

孙壹计划中的水兵队已经散了,战兵队不知道还能剩多少,孙壹不希望王尔牛的“青年突击队”也散了。

王尔牛大喜,宣誓结束就派人去流民营地挖其他生产队的墙角。王尔牛生产队的理由也很吸引妇女,“我们劳力多,来我们队,不用干重活,能挑个好婆家!”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日塌天在下午,就和王尔牛翻脸了。

两人把官司打到孙壹面前,孙壹批评日塌天说,“哪有只许你去别人那儿拉劳力,不许别人到你这儿拉婆姨的道理?”

最后日塌天和王尔牛两人达成协议,二人谁也不许主动撬对方墙角。但是,底下的人怎么选,二人也不能干涉。

日塌天的主意是,自己有四个管事的,自己虽然不主动去拉人,四个管事的也够了。

王尔牛的主意是,自己的人都是本乡本土的,外人叫不走,自己手下可是有七八十人去说动别人入伙的。

二人为了互相监督,还赖在孙壹这不走了。

孙壹这个当领导的见不得员工不干活,“去去去,我们的战兵队和水兵队都快没了,你两去把少年队和工匠队组织起来!”这才把二人赶走。

到了晚上议事的时候,已经有了有人一天之内连续转生产队四次的记录了。

王尔牛哭丧个脸,自己的生产队已经面目全非,一半的人自己已经不认识了。

孙壹也发现自己错了,突击队也保不住了,一个名词从孙壹的脑子里蹦出来,“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是博弈论的一个概念,一群人各自独立决策,各自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最终一定达到一个均衡点,这个点就叫纳什均衡点。

一个例子是,一个镇上有两个加油站,每个加油站都为了利益最大化,最后的结果是这两家加油站必定背对背开在一起。

另一个例子,四个理发师,四个距离很远的镇子,每个理发师都想有最多客户,最后一定是每个镇子一个理发师。

现在营里就是在向纳什均衡点靠拢。

除非人为干扰参与博弈的人独立决策,比如下个行政命令,或是参与的人不以最大利益为目标,纳什均衡是不可避免的,时间长短不同而已。

孙壹决定,既然不可避免,就加速到平衡点吧,省的人员长时间不稳定。

索性,孙壹叫王尔牛指定一个生产队管事的,他和日塌天都别介入了。

从铁监军那里传来噩耗,边军全散了。土地对世代军户的边军吸引力太大了。只有两个例外,一个是日塌天的亲信杨六,一个是想当将军的赵子龙。

其余的,全转到各生产队了。

晚上的议题就是生产队。

战兵和水兵都留不住,生产队规模扩大了,孙壹决定在每个生产队管事的下面,再设两个副手,一文一武,文的主管生产,武的主管民兵。

日塌天苦着脸说根本没有那么些得力的人手。

孙壹决定矮子里拔高个,让生产队里的人自己选。这才发现,原来民主竟是领导没办法了推卸责任的办法。

为了提高生产队管事的积极性,孙壹还决定提高一下他们的地位。

物质上孙壹没办法,只有在虚的精神上想办法。

贾道士提议,参照大明朝读书人的优待,生产队管事的见官不拜、过堂不打、免除徭役、可上书或禀见知县,可穿长衫方巾。

见官不拜,是指秀才见了地方长官只需拱手,不必像普通民众那样跪下来叩头喊青天大老爷,当大家都跪着而你能站着,那就是莫大的特权了;

过堂不打,是说有了官司不必到衙门起诉、应诉,可以派家人代理出庭;即使被控有罪,也不能随便抓来过堂用刑讯,必须要报省的学政批准,先免了秀才的功名才可以;

免除徭役,除了秀才自己还可以免除家里两个人的徭役。明朝实行一条鞭法,大部分徭役都是改为代役钱,民间称为银差,所以就变成秀才可以免除一部分税银。明朝还有需要民众亲身参与的徭役,民间称力差,如:里甲役(地方义务劳动),均徭(全国性日常义务劳动)和杂范(临时性义务劳动),秀才皆不参加。当了生产队管事的又没有工资,自身徭役自然免了,另外再给两个名额算是补偿吧,如果他们有家人的话。

可上书或禀见知县,秀才平时可以求见长官,或递“治生”帖子进去。管事的都不识字,而且哪来的知县,孙壹把这一条改成了参议政事,可以来开会;

读书人的特权还包括可以穿盘领长衫,头戴“方巾”(秀才所戴的一种脑后有两翅的帽子),脚蹬长靴,这是一般老百姓不得穿着的打扮;这个就算了。

孙壹从善如流,生产队管事的特权就变成了“见官不拜、过堂不打、免除徭役、参议政事”。

这一改可了不得了!

在大明朝,这参议政事,不仅是动词,还是名词,是从四品的大员。

明朝各省承宣布政使司,为首的是从二品左右布政使,次之是从三品的左右参知政事,再次之的就是从四品的参议政事,简称参议。

贾道士第二天通知几位生产队管事的时候,就变成了几位已经被爷封了官,是参议大人了,在明朝是从四品呢。几位生产队管事的当然当了真,因为凡听不懂的爷的话,都是贾道士给解释的。

昨天还丢鞋子打架的两位,当时就斯文起来了,

“张大人,吃了吗?”

“还没呢,李大人,你吃了吗?”

“也没呢,这不是到爷这儿一边议事一边吃嘛。”

“李大人请!”

“张大人请!”

“同请同请!”

孙壹见了,就开始认真琢磨,自己要不要刻几个木头大印给他们……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