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吧”六嫂并没有异样的反映,这可能是因为她不可能知道六哥要说什么。可是六哥却总觉得六嫂的这个态度是故作镇静,她好想准备好了什么似地。
“咱们离婚吧?”六哥说完低下头去看着自己的手,他实在是没勇气看着六嫂说这句话。
大毛小二子领着大壮等着门外,大毛的耳朵却始终听着屋内的动静。
“小二子,可能完事了,我听见警察说时间到了。”大毛说。
“那就进去看看吧。”小二子说。
三个人走进屋内,六哥已经走了,只有六嫂坐在桌子跟前。
“六哥走了?”小二子问。
六嫂什么也没说,站起身来走出门外,三个人连忙跟着走了出去。
上了车六嫂看着窗外发愣,没有人敢问原因,大毛一直就拉着大壮在自己身边,从嫂子的脸色上看,大毛知道一定是有了什么大事情,她唯恐无忧无虑的大壮惹麻烦。
车开到家已经是夜里十点多钟,几个人进了家门二伯和二婶儿跟着就走了进来。
“六子媳妇儿,瞧见小六子了?他怎么样?”二伯问。
“挺好的。”六嫂说。
“我给你们留着包子,知道你们回来的早不了,凑合垫饱了肚子吧。”二婶儿说。
二伯老两口子又说了几句话,见六嫂话少以为是累了,安慰了几句走出了门。
大毛热了包子熬了点儿粥端到桌子上,小二子大壮都坐下来,大毛见六嫂一个人坐在床边没动,想问又敢问用眼睛看了看大壮。
“妈,吃饭。”大壮明白了大毛的意思喊道。
“你们先吃吧,我不饿。”六嫂说。
大毛和小二子都没说话,他们已经感觉到这个时候说什么都不合适,尽管他们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妈,我爸爸怎么不跟着咱们回来?”大壮说。
童言无忌,小孩子说话是不考虑的。可是大壮这个时候不当不正的话,叫大毛和小二子都紧张起来。
“赶紧吃,吃完了洗脸洗脚跟我睡觉去。”大毛小声的说。
“包子馅儿都掉地下了,还拿脚踩?”小二子这句话实际上是缓和紧张气氛。
三个人匆匆吃了饭,小二子拉着大壮回到自己屋里去,大毛收拾屋子刷了碗又给六嫂端上一杯水。
“嫂子,包子我给你在锅里热着呢,你还是吃点饭吧,一天了?”大毛小心翼翼的说。
“你去吧。”六嫂说。
大毛走出了门来回到自己的屋里,大壮已经上了床,小二子坐在床边抽烟。
“跟你说多少回了,别在孩子跟前抽烟你怎么不听?”大毛埋怨小二子说。
“大毛,嫂子今天不对劲儿呀?”小二子并没理会大毛的话说。
“我也看出来了,一道儿上不说话,回家来饭也不吃,一定是我哥哥说了什么。”大毛说。
“你哥哥能说什么呢?”小二子问。
“我怎么知道?反正不是什么好话,要不然嫂子不能这样儿。你的意思是我去问问去?”大毛说。
“甭问,咱们管不了,她也不能跟咱们说。咱们就干好眼皮子底下的事儿得了,就你那神魔鬼道的哥哥我算是领教了,他能干出出奇的事就能说出出奇的话来,睡觉吧!”小二子扔了烟头脱了衣服钻进了被窝,大毛坐在床边看着外边发呆心里想,哥哥说了什么呢?
第二天一大早,大毛和小二子收拾好了带着大壮回了西山,临走的时候大毛想跟六嫂说一声,只见门紧闭着窗帘拉着,大毛想叫门又犹豫起来,她知道,嫂子心里一定难过,这一夜是不好过的,假如是刚刚睡着怎么叫她?
“不说就不说吧,反正离星期天还得回来?”小二子看出大毛的为难说。
“我妈干嘛还没起呢?我都起来了。”大壮说。
“叫你妈多睡会儿,礼拜天我再带你回来。”小二子说。
正说着门开了,六嫂收拾利索只是眼睛有些红肿的站在门口。
“嫂子,我们走了。”大毛说。
“走吧,我也得走了。”六嫂说。
“嫂子,要不然我送你一段儿?”小二子说。
“不用,我自己走,你们走吧。”六嫂说。
看着三个人上了车,六嫂转身朝胡同口走去。
来到公司六嫂进了办公室,望着桌子上一大堆报表文件一样也看不下去。自从认识六哥以来,自己经历了做梦也没想到的日子。忍耐让她失去了自己,痛苦的日子让她都来不及想到这样的付出的价值,她总是想把一件一件的事情做好,这好像就是她的目的。直到六哥出了事,平心而论她对六哥失望痛恨过,可是分手却是出自六哥的口,这让六嫂既愤怒又不明白,他有什么资格说这句话?
无论是父亲和他的师徒之情,还是母亲对他的帮助和付出,自己对他的毫无保留的奉献,这一切就换来了这些?
用伤心已经不足以形容六嫂的心情,她现在最想当面问问六哥,最想让大家来端个公理,最想发泄自己多年来的委屈和不满,可是这根本就做不到,在和六哥见面的场合不能,现在也不能,原因是没人了解情况,知道这些事的人不是死了就是天各一方。
六嫂想到过麻金城,她想把自己的委屈跟他说说,可是她放弃了这个想法,因为六嫂和麻金城始终就有一个结,只不过事情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麻金城是父亲的徒弟,但麻金城绝对不是六嫂倾诉心情的对象。
六嫂想起了大哥,大哥要是在该多好?可是大哥偏偏就远在天边,想了半天她觉得,即使就是发泄了自己的心情,说出了自己憋在心里多年的话,对于现实又有什么补救,这真是既知现在何必当初?
记得在通州干爹许三儿那的那个夜晚,六嫂和六哥去潮白河边前,六嫂曾经和母亲要了一个梨,后来母亲曾经和她说起过这件事。
“白玲,你和小六子现在是越来越显形了。”母亲说。
六嫂当时没听明白问:“妈您这是什么意思?”
“我不迷信,那个时候你还不敢让你爸爸知道,可是那天你和小六子出去的时候要这个梨我心里就咯噔一下,这不是好兆头。”母亲说。
“妈,您瞧您还迷信?”六嫂说。
“不是迷信,事情最先都有个苗头,你和小六子一起过日子这么长时间,我怎么也觉得你们俩是混日子。你吃了不少的苦,妈没护着过你,可是我没有一天不为你们担心,因为你们俩的心没贴在一起。这就是麻烦,最要命的是你们谁也不知道。”母亲说。
母亲说的这个“梨”就是因为它和“离”字谐音,这是中国人的老习惯。虽然听起来没有道理,难道真的就应在了自己身上?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