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女生耽美>天地一绝紫玉扇> 第五十八章 天下风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八章 天下风云(1 / 2)



暂且不说,少林寺、武当派和中原武林的各派高手,是如何前往大漠中,去保护皇上的。也不说,永乐公主在两位老道长的陪同下,在返回京城一路上,会遇到什么事。

先说说,武当掌门人虚云道长,返回武当后,立时要自己的师弟虚幻、虚亦两人,率武当高手,前去汇合少林寺的空静大师等人,往大漠中,一道保护皇上。

待众人走后,虚云道长便与另一位道长,亲往往大洪山而去。第二天午后,虚云道长两人便来到大洪山,天圣堡司马堡主接着,大家见礼后,自是一阵高兴和寒喧。

众人相叙之后,虚云道长便道:“贫道此次前来,便是有要事,向司马堡主请教。”

司马堡主一听,笑道:“道长来此,老夫已然猜出,目前大明朝出了如此大事,连皇上都被人围在大漠之中了,生死难料。道长心系天下,当然不甘落人之后。”

“这么说,堡主知道贫道要问何事了?”虚云道长诧异道。

“听江湖传言,皇上被困大漠,已传旨少林寺,请少林援手。道长前来,莫非也要本堡派人前去?”司马堡主笑着,问道。

“此之一也,司马堡主可曾听说,近日朝中,又出了一件惊天动地之事?”虚云道长考虑着,说道。

“这皇上受困大漠,难不成朝中,又有人要图谋篡位,以下犯上了?”司马堡主一看虚云道长说话的神情,便也诧异道。

司马堡主如此一说,虚云道长赶紧点头,说道:“还真让堡主猜对了!”于是,虚云道长便将朝中肃王作乱,皇上之危,太子被困,大明永乐公主亲上了少林寺,前来求救一事,细说一遍。最后他说道:“目下,朝廷危机四伏,随时便有天下大乱的可能。贫道和空静大师商议后,只得出手相助朝廷,为皇上解此危难。”

“道长和大师的侠义之行,老夫深为敬佩,不知可要老夫做些什么事?”司马堡主再问道。

“贫道和空静大师商议,肃王之乱,不足为虑。可虑的是,如何才能对付,困住皇上的那些前元高人?”虚云道长摇头道。

“以少林、武当两派联手,还对付不了前元的几个余党?”司马堡主故意问道。

“司马堡主,不是贫道长他人志气,以武功而言,这些前元余党,断非少林、武当可敌。故而贫道,才只得亲上大洪山,来相求堡主了?”虚云道长说道。

“以少林、武当两派,尚且不行,本堡就差得更远了!”见虚云道长如此一说,司马堡主有些奇怪,便说道。

“贫道不是想请司马堡主出手。贫道来此,是特来向司马堡主,打听一个人的下落。”虚云道长看着司马堡主,认真说道。

“道长,要向老夫打听什么人的下落?”司马堡主眨着两眼,道。

“对啊!就是司马堡主的那位贤婿,本派的至尊——谢少侠的下落。”虚云道长这才直接说出了口。

“这……”司马堡主一听,虚云道长竟要问谢成英隐居何处,不由面现难色,他沉吟良久,才道:“他们在何处,老夫不便于说出。不过,老夫最近已将这天下之事,传信于他们,或许他们已知道了。但他们会不会借此,到江湖中走上一走,老夫也就不知道了。”

“司马堡主勿虑!贫道和空静大师商议,需得请谢少侠亲自出手,才能对付得了那些前元的余党。贫道深知,本派至尊一心潜修,不愿管这江湖中的闲事,更别说朝廷了。但,此事关系重大,若是处置不慎,将遭至天下大乱,岂不又是一场天下浩劫。因此,贫道不敢假他人之口,只得亲自上门相请了。”虚云道长见司马堡主不愿明说,只得赶紧解释说道。

“原来是这样!”司马堡主听了,不由站起身来,他考虑再三,才说道:“非是老夫不愿相告,他们不愿有人前去打扰,特要老夫守口的……”

“司马堡主当可信得过贫道一人,贫道此番必亲身前往,决不对他人言之。”虚云道长赶紧说道。

“也罢!如此大事,老夫也以为关系甚大。天下有事,事关千万百姓,他若再躲着不出来,老夫也不依他。道长若要亲自前往,可去……”后面的话,司马堡主说得很轻,虚云道长听了,接连点着头,外人就不可能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了。

……

却说,几日后的一天傍晚,在四川绵州的富乐山下,那家名叫‘富圣茶园’的茶楼大堂中,早已坐满了在此喝茶、聊天的客人,这些客人,正在一边品茶,一边天南地北地,聊着闲话。当然也说些天下大事什么的

富圣茶园,已开张了数年,老板姓程,是外地人,后来,老板竟将家人一齐接来,在此定居下来。

这家茶楼,平日经营就餐、品茶、住宿业务,以供南北往来的商贾、客人休息,生意还算不错。原先,富圣茶园的周围,还比较清静。这几年,竟一下闹热起来。附近的茶楼酒肆,又接连开了几家,而富圣茶园的招牌,倒有点不太起眼了。那条不长的街面上,一直是人来人往的,很是闹热。

这时,程老板正来到茶楼门口,一位店伙计接过一位刚来客人的马,正要拉倒后院去,那位客人一见程老板,便哈哈笑着,招呼道:“程兄,忙着要出去啊?”

那位客人,倒有些时候没来这家茶楼了。程老板一见,赶紧也忙着招呼他,“刘兄,可是又要住店吧?”

见有客人来,程老板便不再出门,而是要店伙计,赶紧把客人安顿好。

待客人在二楼住下后,程老板便亲自来到客人房中,相互交谈起来。待店伙计走出去,那位客人又走到门口看了看,才回身过来,然后慎重地小声道:“程香主,堡主又有信来了!”

程老板一听,点头道:“最近江湖中,人们都在议论纷纷,在下也在想,堡主肯定会给他们传信的。”

那位客人说完,便从内衣贴身处,取出一封书信,递到程老板的手上,有些神秘地,低声说道:“虚云道长亲自上了本堡总堂,堡主与他相谈甚久,又亲自写了此信,要在下连夜赶路送来,怕是又出了什么大事了吧!”

程老板将信接在手中,只看了一下封面,便点头道:“好!我这就准备送去,你好生在此休息。需要什么?就让伙计给你送来。”

程老板说毕,便告辞出来,走到楼下,又让伙计赶紧为这房中的客人,送去所需之物。

入夜后,程老板才悄声骑上马,轻装起程了。

第二日午后,他便已将信,送到了丹景峡中。

……

再说,在四川成都府南河畔,离百花潭一里许的地方,那座粉墙朱檐的大院门前,蹬着两只颇大的石狮。那大院门敞开着,一位五十来岁的看门汉子,一边看着过路的行人,一边在门前,慢慢转悠着。

这时,一位老年道长和一位中年道长,一边向路人打听着,一边向大院这边走来,到了大院的门前。

老年道长看了门上横额的几个大字,便点了点头,这时,那位中年道长走上前来,向那位看门汉子,和声道:“请问这位施主,此处可是张家的府宅?”

“不错!两位道长,可有何事吗?”看门汉子见有人来问,便停下脚下步,看着两人,点头答道。

“我们想求见一下,贵府的张老夫人,不知在家吗?”中年道长又问道。

“求见我们老夫人?”看门汉子眨了一下眼,正想回绝。

这时,大门里走来一位年轻漂亮的侍女,那侍女一边走出,一边俏声问道:“伍叔,来的是什么人啊?”

“两位道长,说是要求见老夫人的!”那位叫伍叔的看门汉子,扭头回答说。

那位侍女来到门前,把两位老道长打量一下,便娇笑道:“老夫人正说要请几位道长,来家给看看风水,果然就有人来了,两位道长请吧!”

两位道长一听,赶紧随那位侍女,走进了大院的大门。

来到后院,侍女请两位道长在客厅里坐下,便赶紧进去通报了。

片刻后,三位鲜衣妇人从里间走出,三人一见两位道长,便赶紧要侍女为两位道长上茶,待侍女为两人端上清茶。中间的一位妇人,便先问道:“不知两位道长,作何称呼,来自何处?”

老年道长端起桌上的茶碗,看了这位妇人一眼,并没回答,却低头轻呷了一口茶,又将茶碗放下,才出声问道:“不知夫人,可是姓张?”

“妾身正是!”先前问话的那位妇人回答说。随后,又一指另外两位妇人,说道:“这是妾身的两位妹子,这位姓贺,那位姓王。”

“哦!如此说来,贫道便是找对了人。”老年道长和颜着,说道:“贫道虚云,来自湖北,打此路过,见贵府中颇有祥和瑞气,故而与徒儿进来一叙。”

听说老道长来自湖北,三位妇人相互看了一眼,左边姓王的妇人笑道:“两位道长真是远客啊,不知可要到院中,四下一观,以求祥瑞?”

“贫道见着几位夫人,便已知祥瑞的出处了,不用再看也罢。”老道长淡然地摇头,说道。

“哦!”那位姓张的妇人听了,不由一笑道:“不知道长此言何意,能否明言啊?”

“秀儿,去把少夫人她们也请来!”右边姓贺的妇人,这时对一旁的侍女,说了一句。

那位侍女应了一声,赶紧往里,到后院而去。

片刻后,从里院一处走来两位十分美艳的年轻女子,她们身边还跟着三个五六岁大小,两男一女,玉琢锦簇般的幼儿。两位年轻女子来到大厅中,一齐对三位妇人,恭声问好,然后才在一旁的橙上坐下来。

那位姓张的妇人,这时笑道:“这是虚云道长,两位道长远来湖北,正巧路过此处,见我们院中有些祥瑞之气。道长有话要说,你们也来听听。”说着,又对两位道长说介绍道:“这是妾身的几位媳妇,她们年轻,多听听也好,道长有话请说!”

听了“虚云道长”几字,两位年轻女子便明白了什么?她们虽没吱声,却微笑着,相互会意地看了一眼。

这时,老道长看着两位年轻女子和三个幼儿,不住地点着头,随之笑道:“恭喜几位夫人,真是好福气!有如此贤美之媳,又喜得如此灵秀之佳儿,倒不枉了如此瑞气!”

“托道长的吉言!”左边姓王的妇人会意一笑,道。

“哪里,哪里!”虚云道长赶紧谦逊一番,略一停,他又道:“贫道观贵府瑞气,乃天下之气。天下世道太平,贵府自然会祥和瑞泽了。”

“道长此言,倒有些高深莫测。小小民宅,如何会与天下世道相连?”右边姓贺的妇人故意问道。

这时,三个幼儿,却闹着要到后面去玩,侍女秀儿便赶紧将三人,带了出去。

“三位夫人,有所不知!这民宅之府,祥和与否,当应在天下。天下太平富昌,则万民祥和,若天下厉气暴起,则万民忧忧。故而民宅之气,自然难以有祥瑞呈现了。”虚云道长有点侃侃而言,说道。

“道长此话,倒也在理!”姓张的妇人,这时点了一下头。

“以道长之言,如此太平盛世,那自然是家家祥和,户户瑞气了!”一位美艳年轻女子笑着,插言道。

“这位少夫人,倒真有悟性,竟一下能悟出贫道所言之意。”虚云道长微笑着,赞誉道,说着,虚云道长将话一转,又说道:“可是,贫道近来暗观天下,见已有厉气骤起,难保不会牵连到天下的黎民百姓啊。”

“道长乃世外高人,自然能透晓天机。我等世间草民,何以能知晓如此玄理!”姓王的妇人不以为然,说道。

“不知,道长所指的厉气,又为何事?”姓张的妇人,认真问道。

“贫道前日云游四方,听说大明永乐皇帝亲率三十万大军西征,却为鞑靼、瓦剌人,困于大漠之中,生死难料。不日前,朝廷肃王发难,拒派援军。如此一来,皇上若有不测,则肃王必乱,天下如何还能再有太平?”虚云道长面呈隐忧,担心说道。

“原来道长所说的厉气,竟源于此!”姓贺的妇人,也不然说了一句。

“皇上受困,自有大军方可解救。况且大明军士,兵强马壮,皇上一时受困,怕也不会有何不测的?”姓张的妇人看着虚云道长,正色说道。

“张夫人有所不知,这困住大明皇上的,并非一般之人,却是前元幽冥神教的余党,十来位幽冥长老。否则,以大将军徐成杰,所率的三十万大军,怎么会束手无策,而令皇上受困于此,前后进退不得呢!”虚云道长这时,看着姓张的妇人说。

虚云道长见姓张的妇人听此,面上神色一变,便又接着道:“肃王之乱,尚不足为虑。只是以大明的那些军士,要对付这些隐于世外的武林高手,怕是不成的。即是徐大将军,也绝非幽冥神教中,任何一人之敌手。又或许徐大将军,为要救皇上脱险,会拚死一战。只可惜,以徐大将军的武功,行军布阵,两军阵前,带兵交战,当无问题。若以武功而论,徐大将军要与这些幽冥神教的长老交手,怕只能是枉死了。”

“他徐大……”姓张的妇人听此,好似突然要说什么,但又觉不妥,只得一顿,转过话头道:“道长来此,与民妇等人说此国家大事,又有何益?他永乐朱棣,不过是篡位逆子,死了到也干净!”姓张的妇人,这时沉着脸,冷声说道。

一旁的两位年轻女子一看亲娘,竟为虚云道长的话,突然生起气来,其中一人赶紧轻声劝道:“娘啊,道长所言,不过是论事而已,娘要生什么气嘛!”

“这事,你们别管,为娘说了算!”姓张的妇人仍冷着脸,说道。

虚云道长一听,不由沉默不语。半响,他才又试探着,说道:“贫道还有一言,请张夫人一听。”

“道长,有话请讲吧!我姐当不是在生道长的气。”姓贺的妇人这时,插言道。

虚云道长考虑一下,才道:“依贫道来看,这永乐皇上的帝位,虽是篡位而得。但此人在朱家子孙中,倒是最为出众的一个。不说他做燕王时,熟悉兵法,经常带兵出征,而且能诚恳以待部下。就说他以武力赶走建文皇帝后,登上帝位,对那些太祖时的有功之臣,只要不公然反对他当皇帝,也是尽量宽宏。就如本朝开国元勋,魏国公徐达大将军的儿子,徐辉祖虽曾受命带兵对抗,后又抗旨不遵。永乐皇上也只是将其削爵囚之私宅,未再有处罚。随后,永乐皇上又再次重用了徐家后人,当朝的大将军徐成杰、吏部尚书徐成化,都是魏国公徐大将军的后人。就此一点,怕是比建文帝要强得许多。”

虚云道长说着,又看了一下姓张的妇人,见她的脸色,已有所缓和,便放心下来,他接着又道:“再说朱棣自做皇帝起,便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帝王,文功武治不谈,单是节俭的生活,在帝王中数数,有几个能够如此。为治理好天下,他非常重视人才,选贤用能,鼓励直言。他顾念靖难期间,河北、山东、河南等地,遭受战事的破坏,下令户部,区别情况,减免这些地方的赋税三年、二年或一年。他还下旨,让地方官员在农闲时,关心农业,疏浚河渠,便利灌溉。遇有饥荒,及时赈济。”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