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满城尽带黄金甲> 第十三章 砀山集朱温出世 节度府宦官盟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三章 砀山集朱温出世 节度府宦官盟约(2 / 2)

爬的越高,风险越小。有了这种信念的朱温化悲痛为力量,作战异常勇猛,很快就因功被黄巢提升为东南面行营先锋使。

黄巢攻陷长安时,唐军将领诸葛爽正奉僖宗的诏令率领代北行营的军队屯驻于潼关北面的栎阳,准备勤王。当时,朱温率军驻扎在东渭桥,离栎阳非常近,黄巢便让朱温游说诱降诸葛爽。

诸葛爽本人也是农民起义出身,贼性不改,接到朱温小伙伴小学水平的劝降信后,二话没说就答应投降了。

黄巢这个时候正在长安城里大封群臣,听说诸葛爽被朱温劝降,表现的非常大方,立马任命他为河阳节度使。

诸葛爽拿着黄巢给委任令兴致勃勃的赶到河阳,赶走了原节度使罗元杲就此占据河阳。朱温也因为劝反诸葛爽立下大功从而被黄巢任命为东南面行营都虞候,从此晋升为贼军的大头目之一,备受黄巢青睐。

转过年来,朱温在北线吃了王重荣的一个大憋后,被黄巢派去东线进攻河南邓州,活捉了邓州刺史赵戒,并在此戍守,以控扼荆、襄地区。

然而,不久之后,他就后悔来到这里了,那是朱温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是实力,来自宦官的实力。

当初,黄巢能够如愿攻克洛阳,继而占领长安,许州大将周岌可记首功。若不是因为他情报有误,发动兵变,黄巢根本没那么容易通过重兵屯住的河南,所以黄巢称帝后,派出去的第一个招降使者去的就是许州。

但客观上来说,周岌发动叛乱也具有一系列的偶然性,事情闹到那种地步,也不是他所能预料的,而且他也绝不是那种为了自己利益什么都不顾的人。虽然表面上他投降了黄巢,但对朝廷依旧不死心,可他又担心朝廷会追究所犯的过失,于是他决定举行一次晚宴,而他邀请的这个人是当时大名鼎鼎的人物,刚刚担任陈州监军的杨复光。

一般遇到这种情况,正常人恐怕都会认为这是鸿门宴,杨复光的部下们属于正常人范畴,所以他们便劝说道:“周公已投降于黄巢贼寇,恐怕将不利于内侍监,公切不可轻易前往。”

可是,身为当年“内四贵”之一的杨复光明显不是一个正常人,他的表现甚至都不像是一个宦官,大气凛然的说:“事情已到这般境地,为赴义就不能希图自己的身家性命。”

说完便前去赴宴了,而且,干脆连保镖都没有带,因为人多坏事,这是去赴宴,不是黑社会谈判数人头。

等到了许州节度使府衙,见过了周岌,仔细观察,瞅瞅屏风,看看幕布,并没有发现什么持刃暗藏的士兵,他稍稍放了心。看来周岌还没有下定决心,事情还有扭转的余地。

这就好办了,对付这类思想动摇的人,杨复光有绝对说服的把握,这是作为一名优秀内廷人员必备的素质。在这一点上,他比郑畋要强上很多。

因为郑畋无论对什么人都说:“同志们,咱们为大唐王朝奋斗吧!”

但结果他却失败了,因为他输在没有摸清对方的想法,他的这套说辞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比如李昌言。所以,杨复光决定在说话之前,得先试探一下周岌的真实想法,而要让一个人说出心理话,酒恐怕是最好的办法。

许州节度使府衙大厅,二人分宾主落座,推杯换盏,边吃边聊,酒罢三巡,菜过五味。此时,周岌和杨复光都喝了不少,有些上头。酒既然已经喝得差不多了,接下来,杨复光要玩点煽情的了。

“将军可知我高祖皇帝化家为国,于乱世之中起兵晋阳,开创大唐,势若摧枯,奠定基业;我太宗皇帝平天下,创盛世,开疆拓土,四方臣服,千古一帝;我玄宗皇帝重用贤臣,励精图治,开元之治富裕万民……”

直说的周岌连连点头,也不禁热血沸腾起来道:“末将乃大唐臣子,这些又岂能不知?”

杨复光此前一边说,也一边在观察着周岌的表情,当看到周岌热血沸腾,神情异常后,他知道,对方的情绪已经被调动起来了。

只见杨复光一饮而尽怀中酒,然后一扫酒桌,竟猛不然的伏在桌上痛哭起来。

“大……大人这是为何?”

周岌顿时尴尬无比,不知所措,继而看着平日里洒脱的杨复光在自己面前竟然哭的这么软弱,他也不禁有些鼻子发酸。

等哭了好一会儿,杨复光觉得时机差不多了,此时的他已经泪流满面,是时候了,鼓动对方的时候到了。

只见杨复光突然一擦眼泪,直视周岌,那目光甚是凌厉,直看的周岌心里发毛。

“大丈夫最为重要的东西,当是恩义!将军自一介匹夫而位列公侯,为何要舍弃立国已十八世的唐朝,而向黄巢贼寇称臣呢?”

杨复光壮着胆子说道。

“这……”

周岌顿时被问得哑口无言,一时情急竟也流下了泪,默然低下了头。

“是啊!跟立国三百年的唐朝相比,黄巢的齐国又算的了什么呢?”

周岌心里想着,然后无奈的摇头道:“末将不能孤军抗拒贼寇,这才表面上向贼称臣,但内心里末将却还在想办法拒贼呀!今日请大人前来,正是为了商议此事。”

“既然如此……”

只见杨复光拉起周岌,然后将杯中酒滴洒于地,微微笑道:“将军可愿与我共同起誓盟约,誓死荡平贼寇,重致太平?”

周岌又惊又喜:“承蒙大人不弃,末将正有此意!”

杨复光拉他跪下,向天拜道:“我杨复光。”

周岌也跟他说道:“我周岌。”

“今日对天立誓,誓死忠于唐朝,扫平寇难!若有二心,必将万劫不复!”

说罢,二人郑而重之,对天三拜,方才起身。

为了彻底断了周岌的后路,这天晚上,杨复光回到住处后,还不忘派人到驿馆将黄巢派来的使者杀死。

此前,周岌发动兵变占据许州时,当时许州的一名牙将秦宗权正好率军在自己的家乡蔡州驻扎,当听到许州兵变的消息后,秦宗权便趁机夺取了蔡州,自此之后一直不听从周岌的命令。

杨复光既然已经拉拢了周岌,便想帮他招降秦宗权,于是便率军来到蔡州,劝说秦宗权一同举兵讨伐黄巢。

杨复光的大名对出来混的人来说,那是如雷贯耳,秦宗权当然也有所耳闻,所以很给面子,当即表示,愿意跟杨大人混,并派遣部将王淑率领三千人随从杨复光进击朱温戍守的邓州。

秦宗权表面上给了杨复光面子,但实际上在王淑临行前,秦宗权却特意叮嘱他道:“你务必小心,有什么事让忠武军先上,万不可冒动刀兵。”

王淑领命,所以自打进军之后,就一直逗留不进。

杨复光可不像秦宗权一样,明里一套,暗里一套,他见王淑不听军令,毫不客气就将其斩首了,还兼并了他的三千人,并又将自己所带的陈州军五千人,共八千人分为八支,派遣牙将鹿宴弘、晋晖、王建、韩建、张造、李师泰等八人分别统率,组成了大名鼎鼎的忠武八都军。

杨复光率领八都军来到邓州,此时郑畋正率军围攻长安,齐军军心不稳,杨复光只一战便击败了朱温,攻克了邓州。朱温无奈之下只得向北撤退,杨复光依旧不依不饶,挥军向北追逐朱温残军,一直追了百十余里,直到蓝桥方才还师。

朱温被杨复光一番苦折腾,回到长安,已是六月。此时,黄巢已经复得长安。让朱温大感意外的是,虽然自己又吃了一个败仗,但黄巢的态度却很好,还亲自到灞上迎接,并把自己又调回到了西线。

在西线待了半年,朱温和李昌言打了几仗后,得到了黄巢的新任命——同州防御使。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没有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