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和的丧事刚刚办过,这日太后靠在榻上,几个宫女在轻轻地捶腿揉肩。倾群坐在玉墩上,陪太后说着话。自从她帮了博和,太后便对她不那么疏远。
“出了阁,你来得也少了。”太后有些昏昏欲睡。
倾群垂下眼帘,这能怪我?“太后身边不少说话的人。”
“如贵妃从前也不来,现在卧床不起,更加冷清。哀家两个儿子,一个当了皇上,一个……”
“还有臻。”倾群迎上太后的目光,“小孩子,喜欢到处走。”
这时两个老先生在外请安。太后问:“今天怎么样?”
“回太后,臣等教导无方,皇子兴致寥寥。”
太后摆摆手,“下去吧。”
宫女引着臻皇子进来,臻给二人见了礼,此时他却郁郁寡欢。太后问,“不愿意学?”
“回皇祖母,儿臣以为,整天学些下棋摹帖,实在是……”
太后一拍桌子,“你认为这些没用处不成,历代皇子,哪一个不是文武双全?你小小年纪就拈轻怕重,以后怎么担当大任?”
臻咬着牙关,低着头,死死的盯着脚踏上的花纹。
倾群一语不发,太后又教训道:“成大事者怎么能不稳定心神?你母亲福薄,你难道也不争气么?”臻生生地把眼泪憋了回去。
倾群见太后倦了,告退离开,出了正坤宫,便看到白衣一飘,花采声走过,凤目掠过倾群,不动声色地走过正坤宫门,却并没有进去。
走了几步,倾群就对正坤宫送出来的宫女说:“就到这儿吧。”
宫女福了福身,“天气炎热,还是让奴婢给您掌伞吧,太后吩咐,一定要送您到宫门口。”
倾群看了看四周,“那就走吧。”
一路上人迹稀少,倾群有些奇怪地回头,“怎么侍卫这么少?”
“奴婢不知。”
“李夫人,许久不见。”身后一个好听的声音响起,恐怕很少有人心神能不为之一颤。
倾群停下脚步,她已很久不见花采声,这段时间他似乎在京城里也销声匿迹。“花采声?的确好久不见,最近可有什么事么?”她注视着花采声,不放过他任何细微的表情。
“我倒没什么事情做。”花采声悠然道,他没事,难道太后有事?倾群正想着,花采声又道:“上次府里小少爷问我要桂花酒的配方。”
倾群笑了出来,小涵对花采声可谓烦透了,每次他来府上,小涵都要和倾群生上一阵闷气,不是自个出去骑马,就是在房里临一天的帖,总要她亲自去才吃饭。花采声编瞎话也这么离谱。
“最近我不能出宫,麻烦夫人把配方转告小少爷。”花采声和倾群聊了起来。
一时不能出宫?倾群点头听着,花采声引她走的路,经过议事殿。他的脚步慢了下来。倾群扭头看去,隐隐约约见到屏风后衣袂闪烁,好像聚了好些人。这时一个老太监走了出来,他是太后身边的人。
倾群轻描淡写道:“这可怪了,难道下午还要上朝不成?”
花采声凝视着她,继而一笑,“可能吧。”
这时迎面走过来一个宫婢,正是如贵妃宫里的玉迅儿,她四顾似是在找人,抬眼恰看到倾群,倾群见她举止奇怪,心中生疑,便叫住她,“贵妃身体可好?”
玉迅儿施礼,“贵妃尚不能下床,心情抑郁焦急,也盼望能见公主。”
倾群知道出事了,心里犹豫了一下,花采声不动声色抢在她前面道:“夫人不是说回府还有事?”
倾群不置可否,玉迅儿低眉道:“夫人,看样子即将有大雨,请夫人早做准备。”
倾群已猜到八九,笑道:“转告贵妃不必担心。”
郊外阳光正好,又有丝丝细雨落下,金灿灿的,无比怡人,无是带着小涵骑马。自从他回京,小涵的马术课他便每次都来。
无是坐在马上,看着闷闷不乐的儿子,“小涵的马术又长进了。”
小涵有些心不在焉,“谢谢父亲。”
“晚上回家去和叔叔婶婶一起吃饭好不好?”
小涵突然抬起头问道:“父亲,你和母亲是如何认识的?”
无是恍然,原来这孩子一直在好奇这个,每个孩子都会好奇吧,他似乎从来没跟小涵讲过这些事,“我和你母亲,是在她生辰上认识的。”
小涵神往地笑了,“那舅母呢?你们又何时认识了舅母?”
无是想了想,何时认识的,已经太久了,久到他已经不记得,不认识她的自己是什么样子了。也许他从未认识她的话,一切都会不同。
小涵还仰着脸等待着回答,一个仆人骑马跑过来,“将军!”
“李夫人请将军速速回京。”来通报的是费府的仆人。看来倾群已经去了费府,或者,这件事不可以让李府的人知道。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