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每天读点心理学> ◆第9章 脚踏实地,步步为营——晋升加薪的心理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章 脚踏实地,步步为营——晋升加薪的心理学(1 / 2)

既然做了别人的马前卒,就得干马前卒的事,如果败局难以挽回,那就不妨努力为自己的将来捞住一点用处胜算吧。

不管成与败,都要和老板站在同一阵线,共生共荣,这样他才会为你分担责任,分化职场的风险。

“做事做得好,干活干到老”和“让自己有价值”这两句话间并没有矛盾。价值是体现在关键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地方才要突然爆发的。而无关痛痒时,尤其是做些没功劳只有苦劳的活,别做太好。永远干得好,就会一直干下去。若让人觉得,你只有做庸碌工作的才能,就算干到累死,你也没有爬上去的那一天。

▲老板不会让你升迁,你要自己升迁

不管是雇主或员工,人的本性都是相同的;能够激励你的事情,也同样会激励老板。老板想要成功,扩大企业的规模,增加个人的收人。如果你让老板觉得升你的职位、加你的薪水很值得,他就会这么做。如果你帮助他达成目标,他一定也会帮忙达成你的目标。否则,这种老板就不值得你继续为他效命。

最能够确保成功的方式,是提供比别人预期更多更好的服务。如果你只是尽到本分,或者只是听命行事,唯唯诺诺;如果你对于公司的利益漠不关心,就没有权利期望升迁。

此刻正是你突破困难,好好有一番作为的时机。先建立这种观念:老板不会让你升迁,你要让自己升迁。

把握每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争取更高的职务。不要逃避责任,要主动承担责任。当别人举棋不定,你要果断地做出决策。领导者最重要的特质是:愿意作决定,并且承担责任。

想好你希望获得的工作,开始充实自己。把握公司的在职训练机会,或选修当地的大学开设的成人进修课程。你也可坦白地告诉老板你希望学习哪一项职务,并且感激他的协助。

随时记住老板的观点,试着从老板的角度看他的工厂、公司或商店。如果你的努力成功,有一天你可能会变成自己的老板,像你的老板一样关心公司的利益。

调整你的心态,为老板、上司设身处地设想,你就会发现自己努力思索如何提高产能、降低成本、增加销售额、创造更大的利润。你也会发现自己对于如何达成这些目标,有源源不绝的灵感。

让你的热诚及想象力起飞。不要放过荒谬或大胆的天方夜谭式的想法。不要让思想消极的人们用这些话阻挠你“从来没有人这么做”,你有足够的理由尝试。

从你现在的工作开始。如何做得更快、更好、更有效率、成本更低?芽哪些流程可以简化或合并?芽如何以更低的成本做出更优良的产品?芽

你的努力必须是出于至诚,不要虚伪做作或逢迎谄媚。如果你真心想要帮助公司,不论上司是否立即肯定你,你都能得到很大的满足感。你可以用这一点考验自己。

你的出发点都必须是正当的,你不能推倒别人而爬上成功的位子。如果你的计划中包括抱怨、批评你的同事,那么立刻停止吧?选能够为每一个人创造新的职务及更高的收入,才是真正好的构想。

同时也要记住,缺乏执行的计划,所有的构想都一文不值。如果你的想法值得一试,要立刻采取行动。如果你可以自己尝试,就放手去做;否则,提供给适当的人选,让他去实行,绝对不要让构想胎死腹中。

灵感必须经由行动催生。让好的构想胎死腹中,是最可悲的事情。

▲发生错误时,与其辩护,不如弥补

松下幸之助说:“偶尔犯了错误无可厚非,但从处理错误的态度上,我们可以看清楚一个人。”老板欣赏的是那些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错误以补救的职员。那些一犯错误就辩解开脱的员工,只会引起老板的反感。

有一个毕业于名牌大学的工程师,有学识、有经验,但犯错误后总是自我辩解。他应聘到一家工厂时,厂长对他很信赖,事事让他放手去干。

结果,却发生了多次失败,每次失败都是他的错,可他都有一条或数条理由为自己辩解,说得头头是道。因为厂长不懂技术,常被他驳得无言以对,理屈词穷。厂长看到他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反而推脱责任,心里很恼火,只好让他卷铺盖走人。

作为一个职员在工作上难免会犯一些错误。面对错误,大多数人虽然认为自己错了,但没有勇气承认,或把犯错的理由归结于别的因素。只有极少数人能够站出来,勇敢地坦白:“这件事没成功,是我的错……”在下属看来,承认错误意味着要受责罚;在领导则认为沉默和“合理的托辞”意味着逃脱责任。

有的人喜欢好高骛远,不能踏踏实实地工作,工作中出现一些小问题也不愿深究。他们的观点是:如果我所犯错误性质十分严重,我一定会承认的;如果是芝麻大的一点小错,再那么认真地计较,难免有点小题大做,依我看根本没有这个必要。如果你也是这样看待错误的,那就大错特错了。工作无小事,更无小错,1%的错误往往就会带来100%的失败。

假如你犯了错且知道免不了要受责,抢先一步承认自己的错误,不失为最好的方法。自己谴责自己总比让别人骂好受得多。如果领导发现之前,就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把责备的话说出来,十有八九他会宽大处理你,而原谅你的错误。

某公司在开会时,发给每位与会者的资料中,因人为的因素少印了几张重要的文件,虽然这几张文件对该会议并没有造成严重的影响,但事先负责影印这份文件的年轻女职员,却被她的上司叫去狠狠地骂了一顿。

这位女职员在郑重道歉后,要求她的上司让她重新影印一次,把完整的资料补发给与会的人。

听到她的这项要求,上司对她的印象突然改变了。因为她不只用道歉来弥补此次工作的过失,还设法用实际的行动来弥补自己的过失,表现了强烈的责任感。从此上司对这位女职员就留下了深刻的好印象。

犯了错误之后,不要采取消极的逃避态度。你应该在发现错误的时候,马上想一想自己应该怎样做才能最大程度地弥补过错。只要你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它,勇于承担责任,错误不仅不会成为你发展的障碍,反而会成为你向前的推动器,促使你不断地、更快地成长。

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错误也不例外,关键就在于你从什么样的角度去看待它,以怎样的态度去处理它。

当我们犯了错时,如果我们对自己诚实,就要迅速而诚恳地承认。这样不但能产生惊人的效果,而且比为自己争辩好得多。如果你总是害怕向别人承认错误,那么,你不妨试试下面的办法:

(1)如果你在工作上出错,应该立即向领导汇报,这样虽有可能被大骂一顿,可是在上司的心目中你将是一个诚实的人,将来会更加信任你,你所得到的将比你失去的多。

(2)如果你的错必须向别人承认,与其找借口逃避,不如勇于认错,在别人还没有来得及把你的错到处宣扬之前,尽早对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

(3)如果你的错误影响到其他人的工作成绩,无论他是否发现,都要主动向他道歉、承认错误,不要自我辩护、推卸责任,否则只会令对方更加恼火。

▲把企业的事情看成自己的事情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曾说:“无论在什么地方工作,都不应把自己只当作公司的一名员工——而应该把自己当成公司的老板。”

就一般情况而言,老板与员工最大的区别就是:老板把公司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员工则喜欢把公司的事情当作老板的事情。

在这两种不同心态的驱使下,他们工作的方式不可同日而语。老板不用说,任何关于公司利益的事情他都会去做。但是员工在公司里却往往只做那些分配给他们的事情,对于其他职责外的工作,他们会很自然的用“那不是我的工作”、“我不负责这方面的事情”来推脱。如此,在公司上班的时之内他们为公司工作,下班之后就完全与公司没有任何关系了。

在任何一家公司中,这样的人都不在少数,他们在脑海里把公司和自己分得很开,除非被领导重用,否则他们很难把自己看成公司里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这些人也一定融入不了公司,更成不了公司优秀的员工。

利尔在一家快速消费品公司已经工作了两年,一直是不温不火的状态,待遇不高,但也还过得去,用他的话讲就是:“这工作不用人操多少心,薪水也马马虎虎过得去。”但在最近和一些老朋友交流过程中,他发现大家都发展得不错,好像都比自己好,这使得他开始对自己目前的状态不满意了,考虑怎么和老板提加薪或者找准机会跳槽。

终于,他找了一次单独和老板喝茶的机会,开门见山地向老板提出了加薪的要求。老板笑了笑,并没有理会。于是,他对工作再也打不起精神来,开始敷衍应付起来。一个月后,老板把他的工作移交给其他员工,大概是准备“清理门户”了。他赶紧知趣地递交了辞呈。

可令他始料未及的是,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并没有找到更好的工作,招聘单位开出的待遇甚至比原来的还差了。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利尔的经历是对这句话最好的印证。

戴尔?卡耐基说:“仅仅‘喜爱’自己的公司和行业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每天的每一分钟都沉迷于此。”一个以老板心态对待自己工作的人,无论自己的职位如何卑微,所从事的工作如何微不足道,都会以超强的热情和敬业的态度捍卫公司的荣誉。

日本的著名企业家井植薰说:“对于一般的职工,我仅要求他们工作时。也就是说,只要在上班时间内考虑工作就可以了。对于他们来说,下班之后跨出公司大门,爱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但是,我又说,如果你只满足于这样的生活,思想上没有想干16个小时或者更多的念头,那么你这一辈子可能永远只能是一个一般的职工。否则,你就应当自觉地在上班以外的时间多想想工作,多想想公司。”

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在被问及他心目中的最佳员工是什么样时,他也强调了这样一条:一个优秀的员工应该对自己的工作满怀热情,当他对客户介绍本公司的产品时,应该有一种“传教士传道般的狂热!”只有一个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当成一门事业来做的人才可能有这种热情,而这种热情正是驱使一个人去获得成就的最重要的因素。

所有的老板都一样,他们都不会青睐那些只是每天时在公司得过且过的员工,他们渴望的是那些能够真正把公司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做的员工,因为这样的职工任何时候都敢作敢当,而且能够为公司积极地出谋划策。一个员工,如果你真正热爱这个公司的话,你就应该把公司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

什么样的心态将决定我们过什么样的生活。当你具备了老板的心态,你就会去考虑企业的成长,就会去考虑企业的明天,就会感觉到企业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就知道什么是自己应该去做的、什么是自己不应该去做的,就会像老板一样去思考,就会像老板一样去行动。

假设一下,如果你是老板,你对自己今天所做的工作完全满意吗?别人对你的看法也许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你对自己的看法。回顾一天的工作,扪心自问一下:“我是否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和智慧?”

把公司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做,你就会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一个老板乐于雇用的人,一个可能成为老板得力助手的人,一个和老板一样的人。

▲让老板知道你是不可替代的人

从前有一位预言家的预言往往能够应验,百说百中。这让皇帝感觉威胁到了他的权威,于是皇帝就想置他于死地。一天晚上,皇帝召见预言家。之前,皇帝告诉埋伏在周围的士兵们,一旦他给了暗号,就冲出来杀死预言家。不久,预言家到了。在发出讯号之前,皇帝决定问他最后一个问题:“你声称了解占星术而且清楚别人的命运,那么告诉我,你自己的命运如何,你能活多久?”“我会在陛下驾崩前3天去世。”聪明的预言家回答说。结果,皇帝感觉到为难了。

你想,皇帝还会杀死预言家吗?皇帝担心自己会在预言家死后也死掉,结果预言家的命不但保住了,而且在他有生之年,皇帝不仅全力保护他,慷慨地赏赐他,还聘请高明的宫廷医生来照顾他的健康。最后预言家比皇帝还多活了好几年。这就是预言家的聪明。让皇帝相信失去自己可能会给他本人招来灾难,甚至死亡,皇帝就不敢冒着危险来找答案,这就是预言家真正的法力。

真正的聪明人宁愿人们需要他,而不是让别人感谢他。因为别人有求于你,便能铭记不忘,而感谢之辞转眼就会忘记了。与其让别人对你彬彬有礼,不如让别人对你有依赖之心。一旦别人对你不再有依赖心,也就不会对你毕恭毕敬了。

有句成语叫“兔死狗烹”,其意在于一旦自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就会被取代掉。只有时刻让人需要,你才能在别人心中有不落的地位。

感激是很容易被遗忘的,如果失去了被利用的价值,感激也就显得不重要了。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是如此,你所能做的就是一直完善自己,使之变得不可替代。如果你的公司离了你而无法运转,那你的地位就是最高的。

这就是我们在工作中要做的,让老板知道,失去你,对他来说是一种损失,因为你是别人不可替代的。当然,这也在于你的工作能力,要确实做到没有人可以替代你,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所以,在工作中你要有意识的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工作上的事不要依赖他人,而要能够独当一面。这样,你才有存在的价值。

你要让老板看中你的如下的闪光点:

1.敬业:认真地对待每份工作

珍惜你的生存权。一个人的工作是他生存的基本权利,有没有权利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就看他能不能认真地对待工作。能力不是主要的。能力差一点,只要有敬业精神,能力会提高的。

2.学习:学习也是工作能力

文凭只代表你过去的文化程度,它的价值只会体现在你的底薪上,它的有效期只有3个月。要想在这儿继续干下去,那就必须从小学生做起,积极主动地寻求新的知识。

3.专业:人才的价值是专业

你要让老板真正地感悟到你是人才,还应在你的专业技能上下功夫。切记,你的智慧,体现在专业技术的水准高低上。

4.创意:创意比知识更重要

信息时代是物质性极弱的时代,非物质需求成为人类的重要需求,信息网络的全球架构使人类生活的秩序和结构发生根本变化。人才,尤其是信息时代所需的人才,最重要的是智慧,不是知识。

5.个性:不循规蹈矩地做事情

人才更多的是指一种心态,是指与传统思维完全不一样的那种人。真正的人才不是看他学了多少知识,而是看他能不能承担风险,不循规蹈矩地做事情。

6.协作:聪明人的交叉激励

一种协作的文化,在信息流的增强之下,就会使公司的聪明人彼此发生可能的联系。当公司拥有一定数量的高智商人才并能良好协作时,其能量水平将会冲出一条路。交叉的激励产生新的思想——那些不太有经验的雇员也会因此被带动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上。

▲精明强干才会得到领导的器重

我们想在公司混出名堂,首先得博得老板的赏识,让他刮目相看。不过在平凡的工作中得以表现的机会少之又少,如果事事都听从老板的安排,只知道一味地按部就班执行老板吩咐的人,这种机会几乎等于零。

出其不意,灵活机动地想到老板前面,把工作干得漂亮,能够为公司创造高效益的员工,自然不能与一般员工同日而语,地位与职位都将会有较大的提升。

任何事都听从老板指派,工作没有灵活性与创造性的人,很难做出突出的业绩。这样的员工自然得不到老板的重视,别说升职加薪,能保住饭碗就算不错了。

在老板面前,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老板。

老板对你好,那说明你还有价值,如果没有用了,老板想到的就是在第一时间把你扫地出门。如果想牢牢地抓住现在这个饭碗并获得更好的待遇,就得让老板依赖你,离不开你。

因此,我们就不能有半点松懈,得处处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工作,全力以赴做好每件事,并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与素质。积攒的资本越多,你的含金量就越高,此时的老板,会像对待金元宝一样对你爱不释手。

史蒂芬大学毕业后,到一家著名机械制造公司工作。虽然一技在身,勤劳肯干,但是并未得到公司的重用。在他工作后的第二年,公司产品质量出了问题,许多订单纷纷被退回,公司将蒙受巨大的损失。公司董事会为了挽救颓势,紧急召开会议商议对策,当会议进行一大半却未见眉目时,史蒂芬闯入会议室,提出要直接见总经理。

在会议上,史蒂芬对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作了令人信服的解释,并且就工程技术上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随后拿出了自己对产品的改造设计图。

这个设计非常先进,恰到好处地保留了原来机械的优点,同时克服了已出现的弊病。总经理及董事会的董事见到这个新员工如此精明在行,便询问他的背景以及现状。史蒂芬当即被聘为公司负责生产技术问题的副总经理。

原来,史蒂芬刚来的时候,被指派到一个小车间工作,并未得到他想要的职位。可是他并没有因此产生情绪,而是认真工作,他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一定会得到认可。

于是在工作之余,细心察看了整个公司各部门的生产情况,并一一作了详细记录,发现了所存在的技术性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他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搞设计,获得了大量的统计数据,为最后一展才干奠定了基础。

在社会上,能够做好例行工作的人很多,但是在公司面临难关的时候,能够有所贡献的人却很少。能做在公司关键时刻解决问题的人,可以显示出自己的价值,从而得到重视与重用。

很多人的错误在于对于工作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仅仅把完成本职工作当做最终的目标,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很少花心思在钻研上面,只是不出错误地把分派的工作做好就算是完事大吉。他们不再学习,不再研究业务。

没有哪个老板喜欢雇用死板工作的下属。老板喜欢能够给自己带来惊喜的员工,这样的员工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干,把工作做得比自己预想的要好。

老板希望自己的员工能够主动研究更多的业务和知识,把知识用到工作上,不需要督促,主动把工作效率提高。越是卖力的员工老板越喜欢。

有些人常想,工作反正完成就行了,干好了一分钱不多拿,干不好也不少一分钱,何必给自己找苦吃呢?于是得过且过,工作只要说过得去,不出错就没有什么问题。其实,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要知道,不努力工作的后果就是你就可能被别人替代。因为你这样的工作态度,不会给你带来任何进步。

不卖力工作的结果,就是会被炒掉。

被炒鱿鱼也怪不得老板,毕竟他不是仁慈的上帝,不是救世主,他没有义务因同情而给你一份工作。利益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老板首要考虑是的赚钱,如果你这棵树上没有了金元宝,老板不会白白地养这棵树,迟早要将你拔掉。

这样的人在工作中是很被动的,他们没有选择老板的权利,只有被人挑来捡去的下场。只有努力付出,能出色完成工作的人,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他们有足够的实力选择老板,完全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老板,他们永远不用担心失业,因为还有好多老板争着要这样的员工呢。

▲做事先做人,不耍小聪明

有记者在采访一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您在哪里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对方回答说:“在幼儿园里。在那里,我学到要诚实守信,不能讲假话,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做错事要表示歉意等等做人的基本道德品质。不损害他人,不危害社会。这就是良心,是做事的底线。”

2000多年前,孟子讲过这样的话:“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今天谁要想在竞争中胜出,就必须坚守做人的道德底线,尤其是诚信这条不可逾越的道德底线。

人们常说“做事先做人”。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否则,就算你认为自己已经具备很多优秀的、能够成功的素质,你也未必会得到他人的尊敬,更不会得到成功企业的重视。

在一个先进的企业里,员工最需要具备的素质不是优越的智力,而是诚信。诚信比才干更重要。

有一个华侨,在国外事业做得很大,但思乡情重,想出资在家乡办厂。消息传开后,很多人纷纷与他联系,愿意与他合作,因为大家都看到此事有利可图。这让老华侨在挑选合作者方面犯了难。

最后,他在众人中挑了两个比较合适的人选,想在他们二人中挑出来一个与自己合作,并把他在国内投资的所有项目都交给他管理。有一天,他叫来那两个人说:“我本人没有什么爱好,惟独酷爱下棋,今天,你们谁下赢了我,那么我就会与谁合作。”

那两个人也都是下棋高手,棋下得都很好。

第一个人与老华侨下了起来,最后老华侨以微弱的优势战胜了他。

第二个人很精明,在下棋当中,老华侨置身去倒了一杯水,第二个人以为他不在意,偷偷换了一个棋子,其实这一切全被老华侨从房间的监视器里看到了。

最后,第二个人获得了胜利。但是,后来老华侨却选择了第一个人下输了棋的那个人来管理自己在国内的企业。

老华侨感慨地说:“第一个人虽然没有赢我,但是他却是凭着自己的实力,没有想着去耍小聪明,诚心诚意地与我对弈。这也是一个人的人生态度问题,从中可以看出他是可信的。而第二个人却偷换了一个棋子。虽然这是一件小事,但是却可以看出他的品质低下,弄虚作假,做人不真诚。与这样的人合作是我能放心的。”

不要让“一时的聪明”成为你“终生的悔恨”。真诚从来都是对等的,人心从来都是相互的。你对人真诚,人对你必定真诚;你对人欺诈,人对你也会欺诈。如果不养成诚信的习惯,就很容易堕落下去。

当一个企业第一次撞破诚信底线,从欺骗一个顾客中尝到甜头时,在利益驱动下它会为了更大的利益去骗更多的顾客;当一个员工第一次报了假账后,他就会习惯性地继续报假账,而且,数额会越来越大;当一个学生第一次考试作弊成功后,他就会习惯性地作弊,甚至找“枪手”代考。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从长远来看,由“小恶”发展到“大恶”就像走下坡路一样,如果不及时纠正,很快就会滑入深渊;反之,从“大恶”回归“诚信”就像是在爬陡峭的山坡,一定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

真诚不仅仅取决于你自身的素质与品德,而且还要靠自己去主动表现。人们对台湾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的成功很感兴趣,当被问及什么是他创造了亿万财富的秘诀时,王永庆答道:“我啊,其实长得也不英俊,最要紧的是诚信待人。如果你失去诚信,你周围的人迟早会离开你。一个企业不只是靠一个人,是靠大家的。单单你一个人,再有能力也没有用。历史上项羽力能扛鼎,非常能打仗,但最后还是失败了。这就告诉你,一个人再有魅力,也成不了事。你要以诚待人,有好的管理,有好的人员,有好的制度,每个人都帮你的话,你一定能成功。”

诚恳是一切人性的优点的基础。它本身要通过行动体现出来,要通过说话展现出来。它意味着值得信赖,能让人确信它是可信的。当人们认为一个人可信的时候,他就是一个坦诚的人。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说他知道某件事时,他确实知道这件事;当他说他将去做某件事时,他的确能做而且做了这件事。因此,值得信赖是赢得尊重和信任的通行证。

做事就是做人。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前期判断、实施过程和最终结果都要注入你个人的态度、经验和能力,通过对各种局面、各种关系的分析、预测,谨慎处理好其中最有价值、最有影响力的部分,并对次要部分进行关怀,让事件的结果在符合预期目标的同时,更焕发出强烈的你个人的风格和魅力。事情的结果很重要,而能否通过事件宣传你个人的能力和魅力更加重要。即便是事情的结果可能不是很完美,但依然可以给你自己加分。

▲自动自发,做一名优秀的员工

一位心理学家在研究过程中,为了实地了解人们对于同一件事情在心理上所反映出来的个体差异,他来到一所正在建筑中的大教堂,对现场忙碌的敲石工人进行访问。

心理学家问他遇到的第一位工人:“请问你在做什么?”这个工人很烦躁:“在做什么?你没看到吗?我正在用这个重得要命的铁锤,来敲碎这些该死的石头。而这些石头又特别的硬害得我的手酸麻不已,这真不是人干的工作。”

心理学家又找到第二位工人:“请问你在做什么?”

第二位工人无奈地答道:“为了每周500元的工资,我才会做这件工作,若不是为了一家人的温饱,谁愿意干这份敲石头的粗活?”

心理学家问第三位工人:“请问你在做什么?”

第三位工人眼中闪烁着喜悦的神采:“我正参与兴建这座雄伟华丽的大楼。落成之后,这里可以容纳许多人来工作。虽然敲石头的工作并不轻松,但当我想到,将来会有无数的人来到这儿,快乐工作,心中就感到特别有意义。”

同样的工作,同样的环境,却有如此截然不同的态度。

第一种工人,是完全被动的人。可以设想,在不久的将来,他将不会得到任何工作的眷顾,甚至可能是生活的弃儿。

第二种人,是麻木的、对工作的概念只有钱的人。对他们抱有任何指望肯定是徒劳的,他们抱着薪水而工作的态度,为了工作而工作。他们不是企业可依靠和领导可信赖的员工。

该用什么语言赞美第三种人呢?在他们身上,看不到丝毫抱怨和不耐烦的痕迹,相反,他们是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创造力的人,他们充分享受着工作的乐趣和荣誉,同时,因为他们的努力工作,工作也带给了他们足够的荣誉。他们就是我们想要的那种员工,他们是最优秀的员工。

第三种工人,完美地体现了工作的哲学:自动自发,自我奖励,视工作为快乐。相信这样的工作哲学,是每一个团队都乐于接受和推广的。持有这种工作哲学的员工,就是每一个企业所追求和寻找的员工。他所在的企业、他的工作,也会给他最大的回报。

或许在过去的岁月里,有的人时常怀有类似第一种或第二种工人的消极看法,每天常常谩骂、批评、抱怨、四处发牢骚,对自己的工作没有丝毫激情,在生活的无奈和无尽的抱怨中平凡地生活着。

不论您过去对工作的态度究竟如何,都并不重要,毕竟那都已经成为过去,重要的是,从现在起,您未来的态度将如何?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