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岚被吓到了。20分钟?抄答案都未必能抄得这么快啊,数学考试可是要考两个小时的,冯总这让大伙儿情何以堪!赵岚做完选择题和填空题就耗掉了半小时,他心想,冯总一定没有把大题的详细过程写出来,何况数学老师已经修炼得炉火纯青,做题做得快也是顺理成章。他也只能这样自我安慰了。
冯总说:“不管考得怎么样,你们回家以后,都和家长交交心,把这两个月的感受说出来。其他学科应该都没布置作业吧?我们数学也不布置别的作业了,你们手上有个《名师一号》吧?”
全班人惊呼一声:“啊?”
冯总问:“不是的?”
他作为数学老师居然连数学作业是啥都不清楚,甚是怪哉。
孙堂明提醒道:“是《学案》。”
冯总说:“哦,是《学案》。这个数学《学案》你们多多少少也要表示一下咧。”
冯总也不多唠叨,宣布放学。期中考试的美妙之处在于,考完之后没有作业,并且往往是星期五考完,因而接下来有个完整的周末。赵岚在家里看了看电视,看了看书,做了做数学《学案》。可以毫无顾忌地看看电视,对他来说,已经是狂欢。
老妈问他:“考得怎么样啊?”
赵岚一边看着书一边说:“不知道!”大好时光怎能用来瞎操心这些破事儿。
他读完了《雾都孤儿》和《大卫·科波菲尔》,都是简化版的,这周末他决定勇攀高峰,挑战极限,开始读狄更斯的《双城记》,原版。
显然他高估了自己的英语能力,原版的《双城记》里生词诸多,语句繁难,并不适合高中生来读。他只能对照着中文翻译去读原文,真是劳形苦心。这本书的第一句话就让他觉得挺奇怪,It-was-the-best-of-times,It-was-the-worst-of-times(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句话是在作秀吗?好在哪里,坏在哪里?又凭什么说是“最好”、“最坏”?在各个时代里都有人性善恶的冲击,怎么能比出高下?
周日晚上大家来学校时,气氛就变得沉重了。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的答题卡先后发放,各科课代表在黑板上抄写答案,大家表情凝重地对照着订正,凝重得像在办丧事一样。
赵岚发现物理试卷里那道关于弹簧测力计的选择题果然做错了,这题6分,再加上倒数第二道大题第2问的7分,总共丢了13分。其他题目全对。赵岚心想,107分也还算不错,可以知足。
化学试卷里有个题要求列出题目所给仪器中的玻璃仪器,赵岚见标准答案里列出了5个仪器,其中有“胶头滴管”这一项,答案后面还特别标注“少一个无分”。赵岚疑惑地问卫东:“胶头滴管是玻璃仪器吗?”
在他印象里,胶头滴管那胶帽真是软绵绵的,捏起来挺舒服,这家伙应该是塑料吧,不算玻璃仪器。
卫东说:“不知道。我也没写胶头滴管。”
赵岚没想到胶头滴管的胶帽下面恰恰就是玻璃,整根管子都是玻璃,只有胶帽是塑料。真讨厌,让他又错了一题。化学的最后一道大题他果然算错,坏事总是成双成对地产生。
不过他发现他的数学卷子似乎所有题目全对。他不禁有些惶恐,不敢妄自揣测自己的分数。
周一的语文课上,语文答题卡也发了下来。沈老师说:“这次我们班考得不太好。下课之后请语文课代表把成绩表贴在墙上,大家记一下自己各个题的小分。我们班的最高分是赵岚,123分。全年级的最高分是142分。”
大家惊呼一声。满分150分的语文试卷,得到142分的成绩,真乃仙神下凡。
赵岚心想,对于我等凡夫俗子,语文能得到120分就可知足,130分那就相当优秀了。他暗自高兴了一会儿,能得到全班最高分真是荣幸,尽管这个成绩也不算很出色。他估计他的作文得分挺低。
下课后,许多人围在成绩表前,抄下自己各题得分。既然是机器阅卷,那么答题卡上当然不会留下批改痕迹,学校会用程序把每位同学各科试卷的各题分数列成表格,发放给各班老师,老师再张贴出来,让同学们自行核对,如此就极大节省了老师的工作量,充分展现科学技术的优越性——计算机程序的确厉害,几秒钟就能把一个人几小时做的工作搞定。
赵岚瞧了一眼,他的作文是47分,的确很平庸。
数学课之前,不少人激动地到冯老师办公室去查成绩,而后同样激动地回来通报战况。钱德生走到赵岚身边,像见到鬼一样盯着他,说:“你不是人!你数学149分!”
孙堂明一听,惊叹:“哇,赵岚好厉害!”
钱德生对孙堂明说:“赵岚说他考试的时候发现有4道大题算错了,结果他居然全都改对了!”
卫明坦笑道:“赵岚太牛了,他生物只有53分,但总分还是班级第一名。”
他们这议论的信息量有点大,赵岚还没回过神来。
周波笑道:“哎,赵岚的分数那么高,借我们几分咧。”
上课铃响。冯总走到讲台前,说:“这次考试不难,我只讲4个题,其他的你们自己订正。”
赵岚听课时居然感觉听不太懂,考试时他明明也觉得不难。看来不同时期心境不同,现在他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里,没集中精力听课。
“这句话我讲过很多遍,求参数取值范围,首选分离变量法!这道填空题你要是用那种分类讨论的办法去做,那恐怕要做十几分钟。一道填空题,划不来!用分离变量法做起来那就是又快又爽。”
大家笑了。“首选分离变量法”这句话冯总的确说过无数遍,只是赵岚永远不长记性,考试时这题他的确花了很长时间去分类讨论,犯傻。
中午,赵岚趴在桌上睡觉,心中不免又是大浪滚滚,很不平静。教室里有三三两两的人在闲聊。吴思瑗哀叹一声:“唉,我的物理废了!”
孔雨欣说:“我物理也没考好。哎,听说赵岚这次进了年级前20名?”
吴思瑗惊叹:“啊?这么强!”
孔雨欣忧伤地说:“我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我母亲大人了。上次她那么亲切地对我说,她相信期中考试我一定能考好。唉,有负众望啊。”
吴思瑗说:“管他呢,脸皮要厚,冯老师说有人入学考试班里前三,月考倒数前四,那个人就是我,当时我眼睛眨都没眨一下。”
孔雨欣笑道:“哇,女中豪杰!”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