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都市言情>愿力世界> 先天阴阳 后天五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先天阴阳 后天五行(1 / 2)

大道无他,一而已。??一者何?即鸿蒙未判之元炁,混沌未开之无极,生成万物之太极。要之,元炁无形,谓之无极。万物皆从无极而有形,实为天下之根,谓之太极。即此是道,圣人无可名而名之曰:一。

若无一则无物,得之则生,失之则死。

修道成真,只是此一,无有二也。

性命之道,唯此而已。????????????????????????????

先天一炁悬于太空之中,天地间一切有象者皆有生灭,唯此炁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空而不空,不空而空,至神至妙,故为万物生生不息之始炁。

知此元炁,长生之道可得,而神仙之位可证。

大道之源,即真一之炁,真一之炁,即大道之根。以先天虚无一炁为本根,长生之道得矣。

真一之炁,是先天性命之源,非后天之精气神可比。此炁浑浑沦沦,浩浩荡荡,虽无形无象,而天下之有形有象者皆从此无形无象中出,诚为大道纲惟,天地人物之根本也。人能认得此开天辟地之原始一炁以为一身纲纪,万事主脑,此体立而用自行,本正而末自端。

若学人不以原始一炁为本,欲修正道,而反落旁门,可悲也。

何道也?乃原始一炁,人身五官百骸之真宰,得之则生,失之则死。学人得此原始一炁调摄官骸,则毛发晶莹,肌肤细腻。

道者何?即鸿蒙未判前,天地未兆,人物未形,混混沌沌,混然一炁,无边无际,无量无涯,无极是也。

虚寂中育生机,寥廓而含动意,所谓太极是也。

自太极一动而分阴阳,开天地,四象五行,包含个内,人物繁衍。

万物皆有二,惟太极无二。????????????????????

天地未有之先,原是虚虚无无,鸿鸿蒙蒙,一段氤氲先天太和元炁。酝酿久之,炁化充盈,忽而一觉而动,太极开基。动而为阳,轻清之炁上浮为天。静而为阴,重浊之炁下凝为地。天地开辟,而人物滋生。

芸芸万生,有几个能效天地之功用哉?惟圣人(效大道生万物之功用),从混沌“一觉”而修成大丹。【41】

先天太和一炁即人未生前悬于天地之命,此即真性真命,与天地人物合而不分之性命,亦即神仙造而为神仙之性命也。先天之性即虚无元炁,要之,一虚而已。

真一之炁,乃鸿蒙未判之元炁,混沌初开之始炁,生天生地生人生物,莫不由之,实可超三界而出六道,不入五行八卦之中,成仙作圣,岂能外此?

惟先天一炁才是我生生之本,存之则生,失之则死,散之为物,凝之为仙。

人何以能仙?以道而仙。道者何?先天真一之炁。

道者何?清空先天一炁,无人不在其造化中。

药是一炁,丹是练此一炁积累而就。????????????

独练一味,先天元炁。????????????????????????????????

先天元炁非意想作为而可得,故先天一炁名曰“虚无元炁”。

【1-22】

修道即返还我先天一炁而已。

此炁落于人身,变为阴阳二炁,以生五行幻化之身。我于是将阴阳五行仍返而凝成一炁,即丹矣。养之十年之久,必成一个至圣至灵仙子。要之,无非此元炁结成。元炁即性,惟能以一元之神,运一元之炁,得道矣。????????【4-1】

人盗天地之炁以为丹,此命在天即先天清空一炁,在人即太和一炁。

【73】

此元炁,非精非炁非神,然即精即炁即神,是精炁神合而为一者也。要修大道,非得此先天元炁不能。

修道,必以虚灵之元神养虚无之元炁。????????????

道,一而已,二之则不是。如言真性,则空而已。

太极虽无一物,混混沦沦,无形无象,无思无为,实为天下万事万物之根本。

人能寂而能惺,惺而仍寂,浑浑沦沦,不识不知,氤氤氲氲,既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之际,此正坎离交媾,水火适成一炁,乾坤合体,阴阳仍还太极,纯是太和在抱,太极在其中矣。太极在中,即生炁在此中,大药大丹亦在此中。练丹者,即练此太极也。成仙做圣,亦无非此物。此物在人,即父母生前一点灵是也。

修之于身,岂有他妙,只是混混沌沌,无知无觉无动时,忽而有知有觉有动,即有无相入,天人合发,玄牝之门,生死之窍,要不过自无生有,自死而之生,自阴而及阳,乾坤之合撰,日月之合朔,人物之重生,基于此矣。

性命二者不过由太极之动静分而出者也。混沌中有杳杳冥冥之物为性,见生生化化之门为命,性命二者,一而二,二而一者。

此阳生,动时固非,静时亦非,惟在静极动初,阴纯阳始,其妙不过一阴一阳之动静而已。倘不及防,即动后天念虑,迥非太极完成之物,不可以为丹。

【3-25】

此个虚无一炁,又谓真一之炁,真一之精,天然元炁,清空一炁,种种名目,要无非无声无臭、无思无虑之真,却不在内,不在外,隐在色身之中,谓之法身。

【1-23】

金丹一物,只是先天一炁,古人喻为真铅,金花,白雪,白虎初弦之炁。白虎首经,黍米。延命酒,返魂浆,真人长生根。

【52】【59】

不可夹杂后天

清空一炁,岂容渣滓相参杂。????????????????????

先天清空一炁,原要此人之清空一炁方能吻合,又岂容鄙陋之姿,秽浊之肠,一腔俗虑者所得而参也。若投以昏浊,是犹冰炭之不相入也。

明心见性,立命了道,适于一无所有中立脚。

金丹即真阳,以无杂之物而成者也。稍夹杂外物,即如刀斧之铁杂有灰滓,即不中用,何况丹道?第一要收得纯清药物,不杂以人心,始无倾丹倒鼎之患。

【5-23】

——丹经印证:——

玄牝玄牝真玄牝,不在心兮不在肾。

穷取生身受炁初,莫怪天机都泄尽。——吕洞宾

劝君穷取生身处,返本还原是药王。——张紫阳

受炁之初穷本根。

——李道纯

穷取生身受炁初,初者,是原始祖炁,此炁含着一点真阴真阳。真阴,即是自己元神。真阳,即是身中元炁。不知真阴真阳同类,万万无成。

(注:这里把几大家“穷取生身受炁初”集合一处,请各位仔细思考何为“生身受炁之初”,另注意张三丰把元神元炁说成“同类。”)

真阴真阳,产于天地之先,混元之始。此灵明黍米宝珠,于虚空之中,包含万象,潜藏万有,发生万物,都是这个。离此一着,都是旁门。此物在道门中,喻真铅真汞,一得永得,不可着于乾坤、日月、男女上。

任你旁门千万法,除斯同类总成狂。????——张三丰

吕洞宾:未晓真黄芽,徒劳游紫陌。妙号一黍珠,延年千万纪。先天一炁号虚无,运转能教骨不枯。

陈撄宁:摄取先天一炁的功夫,是以混沌为用,乃天人合一之道,上自天仙、神仙、地仙,下至凡人仅为却病延龄而做功夫,皆不能外此,舍此则不配谈(应只限于道家)修炼。

心得:大道由先天一炁状态混混沌沌一无所有,“一觉”而阴阳分,天地万物生。所以丹道同理,我返还于混混沌沌一无所有之先天一炁状态,“一觉”而真阴真阳分,小天地立,我之重生,立基于此。

请务必精研先天一炁是何状态、为何特征,方不至于如我那样一直错执二三四五以为一。

务必真正思透先天一炁的原理,学会站在一的高度看问题。不要站在二上看问题。从真一而出的才是真二,抓住真一,真二真三自然在此中,得其一而万事毕。切勿被二被三而误你一生。

观许几人口口声声、引经据典,说“虚、无、空、究竟”等等,然而真正做起功夫来,终不知究竟达到何等标准才是“虚无空”,以“无念”为真虚,以观照为真空,以一念不起为真无,正如黄元吉先生云,嘴说放下,而真做起功夫来仍是提着放不下!!

先天一炁分阴阳

万物由此而生

人生根本是无极而太极,一点鸿蒙初判之始炁。????太极,理也,生生之本。阴阳,炁也,生生之具。??????离太极则无生生之本,离阴阳则无生生之具。

【3-24】

太极不存,阴阳虽具而造化失权,万物之生机尽灭。修道虽离不得真阴真阳,如无先天一炁,则丹无由结,道亦难成,因道乃先天一炁结成。

惟以元炁为体,阴阳为用,金丹之道于此得。

道生一炁,一炁分为阴阳,而万物于此生矣。阴阳分而后天之物成,阴阳合而先天一炁见。??????????????【11】

人之性命神炁,皆乾坤阴阳之所与我者,此性命之源,亦即神炁之所由立也。是玄关一动,太极开基,判而为阴阳,寄之人身则为性命,为神炁,犹是一而二。

然犹非我练丹之本领,修道之真宰。若要真正丹本,必于太极未判之前,鸿鸿蒙蒙一段太和元炁,非性亦非命,即性亦即命,方洞彻源头。

【3-9】

养先天之神,谓之修性。养先天之炁,谓之修命。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