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都市言情>海不扬波> 第十六章 船厂实习,辛瑞邂逅小师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六章 船厂实习,辛瑞邂逅小师妹(2 / 2)

“以为什么?”

辛瑞不好意思说菜是为她买的,他岔开话题问道:“怎么没见到熊师傅?”

“师傅从来不进食堂,都是从家里带饭。”

“哦,嫌食堂的菜不好?”

“不是不好,是太贵了。”

“所以你也是从家里带?”

“我妈每天都给我准备,你也尝尝吧?”

“好呀,一起吃吧。”

辛瑞开始吃饭了,部队里养成的习惯,吃饭的时候不说话,吃的速度又快。一大碗米饭都快见底了,田玲还没吃上几口,她慢条斯理地吃着,不时还嘿嘿地笑着。

“你笑个么事?”辛瑞用半生不熟的江城话说道。

“狼吞虎咽,真是当兵的架势。”

辛瑞吃饱了并没有走开,桌上还剩了一大半的菜,看来田玲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它们都吃完。事实上,她连自己带的菜都没吃上几口,只顾说话了。

说的都是车间里这些师傅们的事。田玲刚上班就跟熊师傅,第一天中午吃饭时,她就发现很多人都带着饭盒,好奇的她还特意看了看熊师傅饭盒里装的是什么,原来只是四个菜包子。第二天,她也开始带饭,妈妈给准备得很丰盛,甚至还有一条煎鱼。可熊师傅饭盒里装着的是两个馒头和一些咸菜。小田把整条鱼都夹到师傅的饭盒里,可熊师傅只是留下了鱼头。吃完饭,直接用饭盒打来开水,和着剩下的咸菜就变成了汤。真是够节省的了。像小田这样的学徒工月工资是16元五角,肯定不够自己吃穿用的,还要家里贴补。熊师傅要养三个孩子,她那个级别的电焊工,算上高温作业补助一个月也领不到四十元,不节省些日子还真没法过。

田玲对辛瑞说:“我跟熊师傅学的第一件事就是懂得了生活艰难,想想就觉得以前不够体谅父母,懂事太晚。”

辛瑞不住地点头称是。在这方面他和田玲很有共同点,都是部队子女,从来也没为吃穿发愁,以为身边的人都和自己一样。两个一同从食堂出来,路过小卖部时,辛瑞让田玲等一下,一会儿工夫,他拎出来一个竹篮子。

“这是什么?松花蛋吗?”

“是。你把它交给熊师傅吧,算是当徒弟的一点心意。”

“她不会要的。”田玲很肯定地说。

“那你就先收着,每天拿出一两个来给她。”辛瑞脑子快,想出了这样的主意。

“嗯,这样也许可以。”田玲接着赞许道:“还别说,你挺有心的。”

辛瑞和田玲并肩走着,厂区马路上不断有人侧目以视。几个骑自行车的年轻人从身边过去后还频频回头,甚至吹起了口哨。辛瑞这才意识到有些不对头。自己虽然穿着工作服,可头上戴着的却是军帽,身边这么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手里还提着一篮子松花蛋,这景象不让人浮想联翩才怪呢。再看看田玲,她早已红了脸,终于在一个路口处,她低声说道:“分开走吧。”随即紧跑几步,把辛瑞扔在了身后。

辛瑞心想:这要是给教导员看到了,还不知道会怎么想呢。他有些慌不择路了,不知不觉走上了另一条僻静的小路。心慌气喘,脸上流汗,于是站下来歇歇。忽然听到一阵阵笑声,定睛一看,原来是方芳在学习骑自行车,歪歪斜斜,摇摇欲坠,而跟在后面扶着车子跑的人竟是顾震有。

“这家伙胆子够大,光天化日之下……”辛瑞环顾四周,却也没见到有别人,他再仔细看去,方芳一直在笑,顾震有一脸拘谨,汗水已经湿透了头发。

下午上班还是在老地方,田玲蹲在那里练习焊钢板,辛瑞坐到了熊师傅旁边,一时也找不出什么话说。不远处就能看到其他同学,包括顾震有在内。他和方芳挨得很近,一个学得认真,一个教得仔细。从辛瑞这个角度可以看到方芳的侧影,虽然听不见她在讲什么,但从她那和颜悦色的表情上来看,无论讲什么都应该很好听。

“老顾还真有艳福。”

熊师傅突然捅了他一下,等辛瑞回过头来,就几乎是趴在他耳边说道:“方芳的男朋友一直在那边看着呢。”

顺着熊师傅的视线,辛瑞在十几米远的地方看到了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手里不知在忙乎什么,目光却像是雷达天线一样,扫描角度很固定,完全锁在了方芳身上。

“他是做什么的?”辛瑞问道。

“去年分来的大专生,在装配线见习呢。他是方芳谈的第三个男朋友了。”

“是吗,方师傅很招人喜欢呀?”

“漂亮女孩子谁不喜欢。只是追的人多了,挑花眼了。”

“你的意思是说这个方芳不是很稳重?”

“那倒也不是。方芳是工段团委副书记,蛮能干的,人也蛮好的。”

“那就是还没遇到合适的人了。”

田玲不知什么时候走过来了,劈头盖脸一句:“我看你就挺合适。”

辛瑞狠狠瞪了她一眼。熊师傅笑了。

晚饭后学员们都回到了工厂招待所,一整天都没见人影的教导员突然出现在九班的房间,把大家召集起来开会。说到和工人师傅的关系问题,什么军民关系、男女关系的讲了老半天。重点强调,除了正常工作,其它时间、场合不允许私下和工厂女工有任何单独接触。

“有两个人我就不点名了,是谁的问题自己搞搞清楚。”

辛瑞看了顾震有一眼,只见他头埋得低低的。这不是不打自招吗?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可大家的目光却都多半停留在自己身上,表情各异,实在无法坦然面对。

在潘教导员看来,这些学员正处在一个非常危险的时期,不得不把头脑中一根敏感的弦绷得紧紧的,这根弦就是男女关系。

军校差不多是封闭式管理,平时和社会没有什么接触,因为不招收女学员,同学中清一色都是雄性,这可都是青春年少、血气方刚的成熟小伙子啊,现在突然撒向社会,那还不是像脱缰的野马。而这些“野马”又披着那样漂亮的鬃毛,大学生,未来的海军军官,有文化有风度有教养,随便那一条都足以让女孩子倾慕,诱惑和吸引是客观存在的,来自方方面面,同样强烈。如果不严加管束,保不准会出现什么问题。可管理的手段实在是有限,思想教育差不多是老生常谈了,纪律约束也难以面面俱到,连顾震有这样的老实人,而且是刚刚填了入党志愿书的人都会惹是生非,更不要说别人了。管理的难度可想而知,有些事已经管不过来了,比如说通信,明知道袁天华、米戈几个人在这方面有重大嫌疑,很可能是在谈恋爱,可就算是吧,反正也离得远,不至于闹出什么事来。可眼皮底下的男女接触就不敢有丝毫放松了,男女关系就像一层薄薄的纸,一不小心捅破了,那可就是捅了大娄子了,后果不可想象。

带学员实习的张教员是个“老烟枪”,只要一有空坐下来,嘴上一定是叼着香烟。他看上去实在不像个知识分子,大家喊他“老师傅”,他乐呵呵的,也不生气。

“大三了,应该形成恋爱观了,有合适的对象,谈谈也无妨。”

教员和队干的想法总是不一样。学员愿意听这样的话,有事没事也愿意围在“老师傅”身边。

“谈恋爱好比捕鱼,就算到处撒网,也不一定能捉到大鱼。可要是不撒网,你以为鱼会主动跳到你锅里?”张教员悠闲地一边抽着烟,一边和身边的学员聊天。

这不是公开鼓励学员去谈恋爱吗?如此明目张胆,让教导员听到还了得。

“现在和过去的不一样了,早先是媒妁之言、包办代替,后来是经人介绍,也有组织出面的,这些统统不是你们这代年轻人应该走的路。”

顾震有问道:“我们应该走什么路?”

“完完全全的自由恋爱。李双双的那种先结婚、后恋爱时代早就过去了。”

“经人介绍不也一样吗?也不影响恋爱呀?”顾震有继续问道。

“我要先问一句,你是不是已经这样谈上了?”

见顾震有的脸红了,张教员才说道:“经人介绍认识也不是不可以,方式方法不同,不影响最后的结果。但是你要知道,这里面会少了一个最美妙的过程,简单地说那就是……”

“朦胧。”辛瑞很肯定地说道。

“一听这就是有经验的人说的话。”张教员指了指辛瑞:“我敢打赌,你肯定朦胧过。”

众人大笑。辛瑞也不置可否。

袁天华追问道:“用‘老师傅’的打鱼理论,是不是可以这样说,等鱼上钩时的乐趣不亚于鱼儿真正咬钩?”

“这话是你讲的,不要按到我的头上。”张教员说完,站起来拍拍屁股:“行了,干活去吧。理论总要和实际相结合。”

船体建造的简单流程是这样的,先是按设计图纸在放样车间制作大样,再按照实物尺寸的大样去制作基本构件;把这些构件组合连接形成一个个分段,最后吊到船台上进行总装。

露天船台上摆放着一长串庞大的钢铁构件,大体上已经可以看出一条潜艇的雏形。龙门吊车在轨道上来来回回,把一个个分段构件安放到指定位置,在这些庞大的金属构件旁边,忙忙碌碌的人们显得很渺小,蚂蚁啃骨头一般。没错,蚂蚁啃骨头是一种精神,贵在团结一致,贵在锲而不舍。工人阶级之所以成为社会的主要力量,就在于他们这种大工业革命下凝聚在一起,为了一个目标共同勤奋工作,不断地在创造出工业产品。

对于船台上的这种潜艇,学造船的人绝不会感到陌生。这是当年苏联向中国有偿转让,由中国自行仿制、生产批量最大的一型常规潜艇,曾经有上百艘同时在海军服役,几十年间,它是保卫中国万里海疆的绝对主力,海军的战略基本上就是潜艇战略,海军的各级主要领导也大都是从潜艇部队提拔上来的。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