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与平行时空相交的道光王朝> 第二章 人间奇遇几时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人间奇遇几时遇(1 / 1)

一觉醒来,明媚的阳光尽撒在养心殿里,顿时感到神清气爽。还别说,这皇帝住的地方和这用的东西还真是人间极品。看这东西暖阁的设计是多么的巧妙,仅仅以屏风作为挡隔而把暖阁分为数室,不仅不显单调,而且屏风上的繁多设计着实给这个冷清的大殿增添了几分暖意。再看那宝座上方那“中正仁和”四字,写的那叫一个气势恢宏,铿锵有力。再说说我枕的那个枕头,细细一闻,一股茶香扑面而来其中还夹杂着一股浓郁的中草药味儿,怪不得一觉醒来头也不疼了,脑袋也不晕了呢!观赏完一圈后,我唤来李长安,问及几时?长安说:“回禀皇上,现在是辰时一刻。”奥,原来现在已经7点多了。“你给朕宣诸大臣过来。”从现在开始我想试着改变历史,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大臣来了,我问他们:“朕问你们,诸位爱卿对于禁烟一事有何高见啊?”很多大臣都低头不语,唯有少数官员肯答。看来,跟我料想的没错,皇帝太过于集权,而历史上的道光又比较迂腐,故而导致朝中大臣只会磕头,不敢说话。“好吧,既然你们都不说话,那林则徐你来说。”

“皇上,依臣之见,由于大烟输入的急剧增加,使中英两国的贸易地位完全改变。英国由原来的入超变为出超,中国却相反,造成白银大量外流。并且如此往复,几十年后中国便没有了可以抵御外侵的军队了,而到那时国库空虚,军队战斗力锐减,国将不国矣。”林则徐义正言辞的说到。

“嗯,说得好。”

鸿胪寺卿黄爵滋进谏到:“禁绝大烟的根本对策在于根绝大烟的吸食,吸食大烟误国误民。可以称之为‘吸烟论死之说‘。”

“皇帝,万万不可把事情扩大化,万一触动英夷的利益,恐怕会发生战争呀!我们天朝不能再经历战争了!”看他的样子应该就是琦善了,这个卖国求和的败家玩意儿,顿时气就不打一处来,我愤愤地说到:“退朝。”因为我可不想再看着琦善那张委曲求全的嘴脸,那副贪生怕死,只会追求享乐的处事风格和人生态度。但话又说回来了上梁不正下梁歪,他的模样也许就是过去的那个道光帝的写照呀!哎,我现在自己要对原来“自己”负责不是吗?

退朝后我去御花园散心,想了又想决定改革。那就先从官吏选拔与罢免上开始吧。正当思索之际,忽听一阵清脆悦耳的笛声,这笛声清新优雅,旋律舒缓优美宛如溪水泠泠作响,令人心旷神怡,真可谓:曲不醉人人自醉。我忙问道:“这是何人所吹呀?”

“是佳嫔”。李长安说到。

佳嫔,莫非就是后来的佳贵妃?据史料记载,此人善吹笛。而当我听到此笛声时,用悦耳动听已不足以形容。急忙跑到佳嫔所在的储秀宫,一进宫门看到一清新脱俗的小女子坐在一把红木椅上,忘情吹笛,看年龄也就桃李年华之际,楚楚动人,无不令人如痴如醉。回眸间,一双晶莹剔透的大眼睛很是纯情,丝毫未见到现代剧本中所形容妃嫔的那种心机与浮华。她见皇帝大驾光临连忙下来请安,她刚想赔不是,我赶忙扶她起身并和她一起走进储秀宫内。或许是在那个时空中只忙于工作和冒险,并未仔细品惜身边的女子,虽然已经24岁了,但连一次恋爱也没谈过,而到了这个时空自己附身道光,此时已经年过半百了,才懂得怜香惜玉,不禁很是感伤,但不幸中的万幸是由于道光保养的比较好,看起来也就40岁出头的样子,且精力十分旺盛。我对李长安吩咐到:“今天中午我就在这儿用膳了。”

到了中午,一桌子美味珍馐呈现在我眼前,我靠,这皇帝也太特么奢侈了吧!20,30道菜,这不是熊掌吗?熊掌,啊哈,那个时空就是再有钱也买不到啊!想到眼前既有珍馐美味,又有佳人相伴,不觉有些飘飘然,这绝对是人间最美好的事情了。午后的阳光是明媚的,暖融融的阳光撒在我的身上,感到生命的无限美好。但奇遇还未结束,下午李长安禀报说:“琉球,安南等诸藩属国派使者前来进贡。”一看到那些贡品不由得眼前一亮,靠这都是些个啥!有重约一磅的东海珍珠,有千年老龟……虽说这对于那些朝中之人早已见怪不怪,但我这可是第一次见。而对于我略有点夸张的表情,旁边的李长安着实吓了一跳。最令我惊奇的还是那个恐鸟蛋,因为在现代那种鸟早就灭绝了,准确的说应该是在1840年左右灭绝的,我想这不就剩下两年了吗?不行,我可不能让这种动物灭绝!我下令进口几只恐鸟,并且找到适合它们居住的栖息地,令其繁衍生息。安排好使者后,已经到了晚上,月光撒在紫禁城内分外耀眼。人们都说人间奇遇几时遇,我这不就实现了吗?对了,那个令人头痛的琦善,朕明天就收拾他。我命李长安叫来王鼎,王鼎来了,我命他草拟大臣选拔与罢免改革方案,王鼎犹豫了片刻对我说:“皇上,此事切勿着急,如若操之过急,恐怕会触动朝中很多权贵的利益,恐生祸乱啊!”

我想了想他说的也不错,“那就先缓一缓吧!你去搜集一些琦善等人平时和哪些人交往,以及日常动向的资料来,暗中调查不得有误。”

“微臣领旨”。

作为一国之君的我何尝不想有一番作为呢?但,如果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必然会引来诸多权贵的不满,而这不是单单的权贵所迫,更是整个封建制度本身的弊端以及这个风雨飘摇的大清朝所迫呀!但不改革肯定不行,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大清江山,为了使人民幸福安康,就算有再大的阻力,我也一定要厉行改革!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