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丁冬答应。
采衣包扎好伤处,仔细捡了废弃之物在一旁的火盆中焚毁,又服侍阿娇净了手面,说道:“太医说您这伤势只要细心养护不碍事的,很快就能好。”
阿娇笑了笑,忽然问道:“采衣?你虽然懂医药,但是这畜生的毒喙是会传染的,你不怕么?”她想起那日张大夫的话,至今心有余悸。
采衣沉静的收拾好药盘说道:“医者何惧病毒?再者,照顾翁主是奴婢的职责。”
阿娇道:“如此,你也照顾好自己,切莫大意被我感染。”
采衣应诺道:“翁主不必太过忧心,这毒没多严重,只要不再出血便好了。”
“嗯,你去休息。”阿娇挥手。
采衣端起药盘拜过,丁冬也端了灰盆与她一道出去。
阿娇舒一口气,放下衣袖,想起那日清晨的事情。天还未亮时园中饲养宠物的张大夫就拍开她的门说栖心湖的一只仙鹤染病已经无能为力了。仙鹤乃是栖心湖养的贵禽,染病后张大夫细心照料多日不见好,终是发现再治下去也是徒劳,还会感染到其他人畜,他却不敢擅自做主夺其生命,于是只得匆匆来请示阿娇。陈家上下都是十分喜爱栖心湖的一对儿仙鹤,阿娇听闻便要张大夫带她去看看,张大夫劝说不住,谁知那畜牲因了生人靠近竟发疯有了力气,啄了阿娇生出去要查探的手腕,登时便鲜血泗流,阿娇忙扯起袖子捏紧手腕,却见张大夫一脚踢开仙鹤,面上分外惶恐的颤抖着为她止血。阿娇十分不解,心道不过是伤了道口子为何张大夫竟是满头沁汗簌簌发抖。张大夫说这畜牲然得病十分怪异,喙上有毒,伤口遇血传染,处理不好十分危险。虽然没明说如何危险之法,阿娇见了他脸色便能猜到,心中既痛且怕,偏生还叫刘彻迎上了。刘彻身上本来就有伤,阿娇单怕传染给他,万幸他第二日便回去了。张大夫说这伤必须回长安城早些医治,阿娇在刘彻走后便赶着回了侯府。
“翁主,您在想什么?”丁冬进来见阿娇出神良久,忍不住问道。
“嗯?”阿娇抬头看了丁冬一眼,轻呼一口气说道:“让你在子午馆定的弓赶制到什么程度了?”
丁冬撅了撅嘴,最终还是说:“今午后去看时还未做好,不过请翁主放心,赶七月初七日一定制得成。”
“那你嘴撅那么高是做什么?”阿娇笑着偏头。
丁冬扭了扭袖口说道:“翁主都不嫌腕子疼么,还取笑奴婢。”
她这么个动作,阿娇都笑出了声,说道:“你不就是担心我送的寿礼又惹太子殿下不开心么?”
丁冬脸皮一拉,也不怕了,说道:“太子殿下并不缺精良弓箭,奴婢实在想不明白您为何还要找一个民间作坊做张弓,再说了,那子午馆的活再好也不及官家的。”
阿娇摇摇头叹道:“我往年送的寿礼多被彻儿埋怨,他是怪我不用心,可用不用心他只凭喜好判断,他不开心是我没投其所好罢了,弓,你明白了吗?”
丁冬恍然大悟般点头,阿娇又说:“彻儿虽不缺精良兵器,我却没送过,嗯,没几日了,你明日再去催催。”
阿娇走在书案前抚过书简,叹口气终究是让丁冬收起来了。
七月初七日,太子设寿宴。这一年太子生辰过得甚是简洁,太后和皇帝皇后都不在宫中,刘彻便只简单宴请了平辈亲友,也无丝竹之乐,大家只坐了个把时辰都散去了。
刘彻不让阿娇走,傍晚时两人去湖边树下埋了酒,虽是二人同去,出力的也全是刘彻一人。阿娇笑道:“今年的寿礼殿下可满意?”
“不是说为我抄部兵法么?”刘彻在土面踩了几脚,拂袍坐在树荫下说道:“这到头来你一点力气没花费,只破了点点财而已。”
“嘿,合着我就没有让您满意的时候?”阿娇不以为意的笑,她手腕受伤,用不上力气,字儿写不好,心说以后再吧。
刘彻垂首一笑,阿娇说要为他誊写一部孙子兵法,后来却送了张弓,不管是什么,这两样他都很喜欢,只是故意这么一说。
“阿娇,你什么都不送我也高兴,”刘彻握住阿娇手掌笑道:“再过一个多月便是咱们成亲之日了,你才是我最珍贵的礼物。”
阿娇一笑,不动声色的抽出右手,虽是心泛窘意,却也板起脸道:“你就拿我当礼物么!”
刘彻哈哈大笑,抱住她道:“你是无价之宝。”说罢又感叹道:“幸亏父皇母后不在未央宫,否则,只怕婚前再不许咱们见面的,若是月余都见不上你那可怎生得好?唉,说来明日只怕太常大人又要在我耳旁唠叨了,他们不许我见你,我便悄悄去见你好么,你记得给我留扇窗。”
阿娇见他一本正经的说了这许多让自己面红心跳的话,真不知该如何接口,说道:“许大人安排的事情,你照办便是,那都是祖制规矩,不能悖逆。”
刘彻脸皱在一起撇嘴道:“若是月余不见,难道你不会想我么?”
“咱们比起二哥二嫂好得多了,”阿娇站起身抚平衣裙说道:“你别再说了。”
刘彻眸子转了转,嘴角笑了笑,也站起身说道:“嗯,也好,规矩还是要有的,我送你回去吧。”
七月中旬,梁国使者入京面圣,向皇帝报丧,梁王刘武热疾不治而殁。皇帝痛亲弟之不幸,向使者问讯详情,使者言说,六月末梁王往北山打猎,不慎被一头疯牛所伤,伤势虽不严重,回去之后却是心情郁郁患上热疾,请了无数名医皆是束手无策,病情来得凶猛,不过六日便撒手人寰。窦太后听后伤心过度,两次伤怀悲痛晕死过去。梁王刘武殁,谥号“孝”,为梁孝王,皇帝感念母亲爱子情怀,又怜惜幼弟遗孤,诏令梁孝王五子皆封王,长子刘买承袭梁王之位,次子刘明封济川王,三子刘彭离封济东王,四子刘定封山阳王,五子刘不识封济阴王。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