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大明资本主义帝国> 第28章 周解元受到了冷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章 周解元受到了冷遇(1 / 1)

天启六年七月末,周泽普和老秀才乘坐宁远号一路北上武昌。

武昌是湖广承宣布政使司驻地。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湖广承宣布政使司管辖湖南湖北,所以两湖的考生要去武昌府参加乡试。

科举考试中的常科是定期举行的,很多生员在院试通过后,就动身赶往行省的驻地。

在这个年代,出远门总是不容易。没有火车、汽车、飞机的年代,外出做官,参加科考,或外出经商,时间短的要月余,长的半年乃至数年之久。琼州府或者贵州、云南行省的举子去京师参加会试,数千里的路途,走上半年算是快的了。所以中国古代的送别诗在古典文学上占有一席之地。

参加科考的穷书生尤为可怜,家境贫寒、首先要解决盘缠的问题。范进同志就因到老丈人小商家胡屠户那借钱被骂得狗血淋头。筹借到盘缠,路上还要节衣缩食。雇不起马的,则全靠双脚步行或者寻一些便宜的车船,能走就走。而且要背着装有书籍和生活用品考篮,一路风尘仆仆。

路途遥远的,一路风雨兼程,要走月余。有时候还要翻山越岭,那时间就长了。

家境富裕的生员,或骑高头大马走官道,或乘坐游船走水路,一路游山玩水,吟诗会友诗友,身边还有书童照料生活起居,好不自在。

现在,土豪周泽普同志,正站在宁远号船头,望着两岸的青山慢慢地后退,却无惬意的心情。大明治下平静祥和的农耕生活,很快就要被女真的铁蹄踏破。

老秀才走出船舱,来到周泽普身边:“这青山绿水风光好,司令员为何闷闷不乐?”

周泽普对老秀才道:“自年初,敌酋努尔哈赤在宁远战役中被袁崇焕的大炮打伤去世后,皇太极南面独坐,取得了汗的独尊地位。此人乃世之枭雄,日后必将成为我大汉人民之大敌。”

老秀才道:“倘若如此,司令员计将安出?”

周泽普道:“乡试之后,先平定南山,建立巩固的大后方,之后我亲自训练一支特种部队,进行特种作战,趁皇太极登基未稳,内部剑拔弩张之际,对女真敌酋皇太极进行斩首。使其统治分崩离析。”

老秀才已经对周泽普经常冒出的新词语免疫了,笑道:“专诸鱼腹藏剑,刺杀吴王僚。这与司令员的特种作战有异曲同工之妙。”

周泽普道:“我部现在规模还太小,难以对女真人控制区进行管理。斩首行动也只是延缓女真人的发展,并不能伤其筋骨。女真人控制区虽然位于帝国的东北部,偏远一些,但是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女真人野蛮落后,身处宝山而不识。”

停了停,又道:“经营东北,是我们的远期规划。待回航后,再作部署。”

老秀才道:“司令员高瞻远瞩,老夫甚为钦佩。”

周泽普道:“此次乡试,重在结识和拉拢一些读书人,为我所用。当前我们或不能对他们承诺什么,若干年后,有这层关系,用起来要好的多。”

老秀才笑道:“这同乡、同门、同学、同年,从古到今,无论是高高在上的皇家,还是平平庸庸的士子。都不能免俗。”

周泽普笑道:“如此,我也是俗人一个。昔日那朱洪武自称淮右布衣,我周泽普自称湖广布衣,如何?”

宁远号由柳水河入洞庭湖,再入长江,顺流而下,一路上顺风顺水,于八月初到达武昌府。停靠在码头后,后勤部门去采购硝石、硫磺、药材等物,周泽普则携带重礼去湖广学正衙门拜见座师金学政。

乡试主考官均由皇帝钦派,各行省的学正是不能主持乡试的。

学正衙门后堂,周泽普侧身而坐,毕恭毕敬地聆听教诲。

金学政道:“今年秋闱主考官吴宗达大人是万历三十二年探花,治学颇为严谨!你是我看好的学生,此次乡试定要取得功名,才不枉我对你的培养。乡试考试主要考《四书》、《五经》、策问、八股文,我押了些题。虽不至于十拿九稳,但也八九不离十。这是我多年的心血,你要珍惜才是!”

周泽普道:“恩师劳心费神,泽普必当厚报!”

金学政道:“你带来的礼品中,我留下一枚青田石印章,其余的你带走。”

周泽普心中大惊,这金学正好像不是传言中的贪腐之人,起身对金学正一礼:“圣人韬光,贤人遁世。老师用心良苦,学生惭愧。”

回到宁远号上,周泽普将去学正衙门的经过对老秀才说了一遍。

老秀才笑道:“新唐书》中记载,炀帝多所猜忌,唐高祖为自保,纵酒沉湎,纳贿以混其迹。如今朝政昏暗、民生凋敝,阉党群凶肆虐,荼毒海内。金大人既要做事,又避免被阉党所恨,自污其名,用于避祸,乃高人也。”

周泽普喟然道:“我们也几乎误会了金大人。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后,夹起尾巴,低调处事,自污其功。刘玄德在许都时种菜,自污其志。司马懿装病骗了曹爽,自污其体。这些韬光养晦的手段,我不如也。”

初八日,武昌城东南湖广贡院,作为乡试的考场,迎来整个行省来参加乡试的生员们。其中既有青年才俊如周泽普者,也有白发苍苍的监生、荫生。周泽普在这里还看到了提前来的柳北县几位生员,彼此点头示意打了招呼!

考试共分三场,每场考三日,三场都需要提前一天进入考场,早上,随船而来的贾雨婷在船上亲自给周泽普准备了考试需要的诸多物品,将鸡蛋、腊肉、香肠、盐包、挂面、水杯和一只小铁锅等放入考篮,又将毛毯、蚊香等打了一个包,亲自送入考场。之所以带怎么多物品,是因为考生进入考棚后,就要锁门。考试期间,“吃喝拉撒睡”皆在“号房”内,不许出来,直到考试结束。

进入考场,出具亲供浮票,这大明朝的准考证,差役对上面的栏目逐一验看。考生类别、年龄、籍贯、相貌特征、及曾祖父到父亲的名字,老师名字和认保人名字。然后就是搜身,严防夹带。自古以来,作弊防不胜防。随着几个考生被逐出贡院后,大门落锁。周泽普还是看出有不少人神色为之一松。不用猜也知道,这些仁兄都做足了功课!

进入狭窄的号房,周泽普不仅摇摇头。考房内只有上下两块木板,上面的木板当作写答卷的桌子,下面的当椅子,晚上睡觉将两块板一拼当床。

考棚里为考生准备了一盆用来做饭的木炭、一枝照明的蜡烛,一只水桶和一只排泄用的木桶。

八月初九为第一场,3道四书题,五言八韵诗一首,经义四首。接到试卷后,周泽普笑了,果然学政的试题押对了。但他从不敢小觑古人,虽然知道了试题,但还是做了认真的准备,参照另外一个时空康熙朝书画大家状元王世琛的乡试试卷,在文笔和避讳处做了修改,确保自己不会与他人有雷同之处。

十二日到十四日的第二场,十五日到十七日的第三场,周泽普熬过了穿越来最无聊的日子。

金秋八月,桂子飘香,湖广乡试放榜,龙虎榜上,周泽普考中第一名解元,老秀才和柳北县其他生员均名落孙山。老秀才神色如常,不喜不悲,对周泽普道:“自古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老夫此次是最后一次进考场了,成与不成,都已经不放在心上。”

周泽普安抚着柳北县落榜的几名秀才,每人送了些盘缠。如今地位已经拉开,对于这位中举之后,依然低调的科场新秀,众秀才内心很是感动。他们回到柳北后,有的人还要边谋生边读书,为下一次乡试做准备。有人则务实一些,反正有了功名,倒不如去周举人那里做事,每年的薪水不下二十贯,各项福利还不算。老婆孩子跟自己苦了那么多年,也该享福了。

放榜次日,周泽普参加了湖广布政司为得解举子饯行设的鹿鸣宴后,拜望主考吴宗达了。但是却被吴宗达在书房外晾了半天。周泽普异常恼怒,这是穿越以来他第一次受到冷遇,他不明白既然礼部右侍郎、湖广乡试主考吴大人录取了自己,为何又在自己进门后,把自己冷落在外面,既不让自己进书房,也不让自己走,没道理呀。

拜会吴宗达的举子们进进出出,说说笑笑,看到解元周泽普站在书房外,不好打招呼,只有侧过脸去,装作没看见。周泽普白眼望天,装作在瞅天空中的飞鸟,其实,天空中除了白云外,哪有飞鸟的影子?

周泽普的拧脾气上来,九头牛也来不回。整整一个下午,他都站在小小的庭院中,哪里也没有去。他要亲自向吴宗达问了究竟,为什么如此对待自己。

直到黄昏时分,众人离去,吴宗达走出书房,看着依旧在书房外的周泽普,冷声道:“你还算老实,想通了没有,进来回话。”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