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罢,许是受元子攸兴致的影响,台下大臣多了几分活跃,宴饮的酒也轮着多送了几回。我看向高欢,依旧神色淡然,青衫拂在膝上,一派淡然自若的样子。在人群中,不鹤立鸡群惹人注目,却在泯然众人中有着淡然的华彩。
这般低调不张扬,自是不惹来其他大臣的注目。元子攸新政数月提拔了不少新人,宴会上本就不少新面孔,是以那些老臣对这些新人也不是太为在意。
翩翩元子攸就是不想高欢低调,一曲舞罢,尚喜拍拍手,回身恭敬的看着元子攸,元子攸起身,手举杯在台前站立,“今日,时局动荡,朕可仰仗的,就只有在座的诸位了,朕在这里,先敬未来大魏的功臣们一杯酒,”他抬首一仰头喝尽了杯中酒,酒杯向下,低低不剩,“朕今日向各位许诺,只要各位心系大魏,我元子攸都会看在眼里,绝不会委屈了各位,来日,必定封王封侯,王爷,不再是元氏一脉的尊荣,而是大魏所有功臣的荣耀。”
台下诸人皆变了脸色,元氏的王爷是因为这地位可能会不稳,可其他跟随元子攸的大臣则是满心激动,封王封侯,这可是无上的荣耀。
我心情复杂的看向元子攸,内心激荡不已,他拉拢人心的果断和决绝颇有王者风范。这一番豪情壮志的宣言,不仅没有降低元子攸的地位,还拉近了他和大臣的关系。本来他就是名正言顺的帝王,如今又这般亲切和臣子交往,又有几个会不肝脑涂地,誓死效忠。
“臣等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恭贺,声大如钟,在这一方殿里不断回响,如天上回音,元子攸志得意满,回身在龙椅上座了。
“臣妾也恭祝皇上四海升平,宇内降服,天下归心。”李珍儿端起酒杯,声音绵软,一脸崇拜的看着元子攸。
我看着元子攸面上大喜,接过李珍儿的酒一饮而尽。我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只做不见,端坐塌上,看着大臣们群情高涨。心下有些苦涩,明知元子攸的胜利必定以父亲的战败为奖品,我有些不值该如何祝贺,不如不闻不问,恍若不觉。
可我如此想,元子攸确不肯放过我,“皇后不说话,是不想祝福朕吗?”
我看过去,元子攸深色的眸子幽幽凝望,李珍儿在一侧不屑而挑衅的看着我,眸中尽是嘲弄。
我苦笑,直直的看着元子攸,“皇上宏图大志,又如此有心,想来必定会如贵妃所言,四海升平。臣妾再此恭祝皇上。”
我拿起桌前酒,“这杯酒我是对皇上的祝福。”我拢袖,一口喝下所有的酒,轻轻把酒杯放置在桌上,朝元子攸轻笑不语。
“皇后能有此心就是最好的。”元子攸大有深意的看我一眼,回过头去。
“是啊,有些人还以为自己家族能只手遮天,却不知天大无边,又岂是能遮的住的,能哪日发现自己已经被天掩盖的暗无天日,看不见太阳,才会知道这番嚣张是多么可笑。”李珍儿意有所指,从元子攸身侧,斜斜的瞪了我一眼。
我笑而不语,只做听不见。
元子攸听了李珍儿的话,唇边扯起一抹微笑,他刚好背对着我,我看见李珍儿愣了一下,飞快的看了我一眼,又在自个位置上坐了,不发一言。向来是元子攸以目示意她了,我心安。莫名其妙的心安。
我看向高欢,他正好抬头看我一眼,我苦笑,微微晃动酒杯示意。他了然的笑笑,旁若无人的举起酒杯,自顾自干了。
“诸位,”元子攸的声音在一侧响起,众大臣抬头看着皇上,元子攸扫视一眼全场,最后目光落定在高欢身上,“给大家介绍这位高大人,是他,和朕举荐了高家兄弟,”他指向高乾兄弟,“短短半月之内,朕就拥有了十万大军。”
我已经,十万是个不小的数字,却更惊讶元子攸在大庭广众之下退出高欢,是要高欢和父亲彻底决裂吗?
高欢端坐不动,众人好奇的目光尽数落在他身上,一侧的高乾早已抑制不住的激动,起身拱手作揖,“能为皇上效劳是我们兄弟的荣幸,皇上如此抬举我们兄弟,我们自当为皇上肝脑涂地。”
元子攸微笑点点头,“恩,”可目光还是看向高欢,“朕再这里,谢过高家兄弟。”他做了一个长揖,台下诸人更是群情激动,早有人忍不住嚷道,“高大人可以如此,我们张家也可以。誓死追随皇上。”
高欢稳坐不动。高乾抑制不住的激动,颇有些手舞足蹈,说话结结巴巴,“这…这是高家应该做的。”
高欢豁然抬头,目视元子攸,唇边浮起一抹似有似无的冷笑。两人都不说话,只是直直的看着对方。一个居高临下,傲然挺立,那股子压迫的气息如潮涌;一个端坐台下,如林间老松,风动己不动,一片淡然。
周围,依旧是一片喧闹。我惊疑不定的看着他们两人。
------题外话------
不好意思这些日子有些累,更新晚了请原谅。为了那些还在收藏此书的人,我一定会努力,请多多留言。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