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阳躲在山谷中苦修,早已不知时日。
这天,张阳想着自己已经连续吃了半多个月的野味,一肚子油腻。想要换换口味。到县城去买些果蔬吃吃,顺便买上米面回来。
此时,他内力已深,虽然还未习得轻功,但奔行间已是迅捷无比。花了半个时辰,便进了县城。
“刘掌柜,怎么这么早就关门。慢着,慢着。我还要买东西呢。”和记粮号门前,张阳一手顶着木门,心中有些奇怪。这几年,他常在这里买大米面,跟这掌柜也算认识了。
“哦,是张相公。”正要关门的刘掌柜见了张阳换了一副笑脸,道:“张相公来的当真不巧。小号现在是一粒米也没有。你明天再来吧。要么就去城东的朱家铺子问问。”
“你哄谁呢。”张阳不信,说道:“谁不知你们和记是留县最大的米店,这留县的良田得有一半都是你们刘家的。”
刘掌柜苦笑道:“我怎么会哄你呢。谁会把上门的生意往外推啊。你若早来片刻,小号里还是有米的。只是在刚刚,少东家已经装上船运走了。”
张阳奇道:“怎么运走了?你们不做生意了?”
刘掌柜道:“少东家也不知从哪里听说河南闹了饥荒,粮价涨了十倍不止。就想着运些过去,一来么也是一桩功德,二来么还能赚些银子。只是少年人么,都是急性子。等不及从庄里运来,直接把放在店里的米粮都提走了,还从朱家借了不少。”
他这话,张阳也就信一半。只是,又闹饥荒了?嘿嘿,这明末还真是多灾多难呢。仅仅这些年他偶然听到的水灾、旱灾、蝗灾就有不知多少。“对了,今年是哪年?崇祯十年?”
刘掌柜笑道:“张相公的日子过糊涂了?如今是崇祯十二年了。”
“崇祯十二年么?”张阳一愣。自己来这里几年了?记得当时还是崇祯六年。想不到一晃已经六年过去了。
辛苦修习了六年,自己九阳真经的第三卷还欠着些火候。同样是在山谷中修炼九阳神功的小张同志用了多久?五年多的时间整部九阳真经已经全部练完了。想着这些,张阳不禁有些意兴阑珊。
东西也不买了,径自回到居住了六年的山谷,看着熟悉的一草一木,张阳突然觉得自己应该出去走走。闭关久了,整个人都有些不对劲了。
而且,愈到后来,经文也是愈发深奥。凭自己的武学见识,想要全部练成,不知还得耗时多久。
心里突然想起了跟郭襄一起的日子。那是自己无论有什么疑问她都能给自己解释明白。张阳吓了一跳,自己已经有很久没再想郭襄了呢。张阳长长叹了口气,果然又是时间啊。
草草收拾了下东西,又看了一眼几乎已经被遗忘在角落里的旅行仪。这一看,张阳又是一愣。
旅行仪上面不知什么时候又多出了一个图标。那是一个精致的小房子。
“欢迎使用兑换商店。”
又是连个说明都没有?张阳一阵郁闷。
这里面有两个子项目,一个是生活物资,一个是特殊物品。
生活物资没什么稀奇,无非就是柴米油盐,瓜果蔬菜,张阳看了两眼就没了兴趣。特殊物品却让他兴致勃勃。
特殊物品中只有五样。朱睛冰蟾、茯苓首乌丸、翡翠玉西瓜、白玉八骏马、金蛇秘籍。
什么翡翠白玉之类的倒也罢了,那金蛇秘籍却让张阳却眼红的紧。只可惜统统显示声望值不足,无法兑换。
声望这个词语张阳能明白,心中暗暗思索,难道得学郭靖那样去做一个大侠?恋恋不舍的看了很久,忽然看到左下角非常不起眼的几个小字“声望值:74”
手指不经意间抚到几个字上。“滴,得到别人的崇信可产生声望值。详情参见说明书。”
我什么时候看见过说明书!张阳心中又有了骂人的冲动。只是这个74是怎么来的?想了会儿,没有头绪。只好放在一边。
出了山谷,张阳又是一阵茫然,该去哪儿呢?想了想,去趟华山吧。看看袁承志那个家伙功夫练得怎么样了。要是能碰到木桑那个老道就好了,也许能掏出点好东西来。
一路北行,过了长江,灾民渐多。都是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经常见到有人剥树皮,挖草根充饥。
越是向北,越是一片田野荒芜,山河破败的景象。这一天,也不知到了那里。张阳终究看的不忍,找了僻静处,拿出旅行仪试着兑换大米。上面显示1点威望值可以兑换大米一石。比起特殊物品动辄上百的威望值可以说极为便宜了。
一石是多少?张阳没有概念。按下确定。随后,自己左手边凭空出现了一袋大米。掂了掂,约莫百多斤的样子。
只是这些,恐怕不够。张阳准备再兑换些。
“滴,今天你已兑换过了,请明天再来。”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