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大家并不理解茅杰为什么对他们说:HappyNewYear。
但是铜门后传来的缕缕飘香让本来就饥肠辘辘的他们更加迈不开脚。
嗅觉的刺激已经将他们勾魂大半,那视觉上对大西洋城群众的“入侵”那简直就是震撼。
1915年的美国虽然早已进入光电时代,但是由于技术层面与经济条件的种种限制,不管是在商业还是生活人们使用电灯,仅仅满足于照明作用而已。
不过茅杰设计的红龙餐馆,大胆启用众多集束灯光效应。
他和斯拉特两人紧锣密鼓准备了好久,由茅杰提出概念,斯拉特着手实践。
所以在红龙餐馆的穹顶上,吊着的是由茅杰设计,斯拉特手工制作的大型“水晶灯”。
虽然其材料七拼八凑,很多玻璃灯罩是由酒杯之类的代替,技术层面也很一般,无非就是用累加的手段维持供电。
但是其呈现的效果是惊人的,先别说现代水晶灯概念对当时人造成多大冲击,就只谈这光亮程度就将红龙餐馆照得如同白昼!
和现代人一样,那时候的大西洋城居民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很快,他们打内心也喜欢新奇美丽的东西,而且醉心于追赶潮流。
如此美轮美奂,时尚奢华的异国风情餐馆摆在面前,他们根本无法拒绝。
所以由于惊叹于这幻境般的炫丽,整个人群短暂的发愣之后,便喧闹着鱼贯而入。
进入餐厅后,他们又发现于传统餐馆截然不同的地方。
餐馆的中央是一个硕大的舞台,这个舞台可以承接任何大型舞蹈,杂技甚至是歌剧表演。
餐桌基本都是小型的四人桌,精致的大理石台面配套的是柔软舒适的真皮沙发卡座。
这样的极大地节省了餐馆的空间,这种概念也是茅杰从现代快餐业所学,这样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红龙餐馆的一层大厅,足足摆下了近60张桌子,仅仅大厅同时就可以安排240人进餐!
二楼的设计是包间式的,这一点茅杰是根据现代酒吧的设计理念。
红龙餐馆的楼层面很高,所以二层和一层是在同一空间内的,二层类似于是整个大厅的半开放小阁楼。
二层走廊边上靠近扶手的一边也都是四人桌,大概一周转下来,有十五桌的样子。
这样在二楼走廊用餐的人群,通过扶手便可以望见一层的舞台。走廊占据了二层的东西南三面。
走廊的尽头就是二层的北面,这里是两个包间,是用来服务于大西洋城的名流显贵的。
进入雅间,中间是一张仿欧式古典宫廷的长型大方桌,再配上红木制高脚真皮靠垫的椅子。整个房间给人的感觉来到中世纪国王的宴厅。
房间的南面是仿落地窗设计。
当时在大西洋城无法找到如此大的玻璃,只好用木格珊将整一块墙面制作成落地玻璃窗,这样正对舞台,整个一层的表演一览无余。
雅间的北面,是一半玻璃窗设计。因为北面就是木板路,落地窗设计会影响宾客的隐私。
这样整个餐馆的空间被极大地利用起来,却又一点也不显得杂乱拥挤。
今天开张的第一天,舞台上表演的是中国京剧班,因为茅杰已经没有闲钱再去请什么白人歌舞团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