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好的,要快,我等你。”
且不说,挂了电话后,叶大伯如何思量;接到老领导指示的汤局长又是如何紧张得调兵遣将,拿出一幅誓将此当作大案要案来抓的态度;还有下面的警察们又被汤局长催促的团团转。
……
结束跟叶大伯通话的叶治,又想到了一个自己不想通知,但又不得不通知的人:二哥叶修!
说起来,叶治不认为还只是一个大学生的二哥能对找到妹妹起什么作用,可是,架不住他是安然的亲哥哥,更架不住他疼妹妹疼得无理由无原则。(好吧,叶治选择性的遗忘了自己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妹控这一事实)
所以,如果此时不及时通知二哥,叶治完全能想象二哥知道后的反映。想象一下二哥那温文尔雅表皮下的恶劣个性,叶治就头皮发麻:
叶修属于那种整死你,你还没法诉苦的人。还有,就算现在及时通知到了,一顿饱揍恐怕也是免不了的,谁让妹妹是在自己的保护下不见了的呢?对此,叶治早有心理准备。
万般纠结无奈下,叶治还是拨通了叶修的号码。这场通话的内容可想而知。
直到听完二哥的咆哮声,叶治才突然想起来,自己还遗漏了一个人:叶小叔叶进。
说起来,这也不能完全怪叶治。在叶家三代孩子的眼里,小叔叶进是什么样的人?
要好吃的,好玩的?找小叔;零用钱超支了,想找人赞助?找小叔;惹了麻烦,闯了祸?那就没叶小叔什么事了,还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小叔只会变本加厉的纵容自己的侄子侄女们。
所以,在这需要解决问题和面临长辈指责的关口,叶治就下意识的把小叔给忘了,此时才想起来。
当然,考虑了一下,叶治还是决定把这事告诉小叔,一来都是一家人,每个人对妹妹的关爱是相同的,不告诉谁都不好。而且小叔对安然的感情比其它几位伯伯都深刻,安然小时候都是叶小叔带着出去玩的。现在安然出了事,如果自己不第一时间通知小叔,他知道后还不知道要怎么收拾自己呢。
二来,在找人这方便小数也有他的独有优势:
首先,叶小叔也和大伯一样,本人就在京城,而且他还有一桩好处,他时间宽裕,自己就能做自己的主。
其次,叶小叔对京城地方各地方都熟悉,比叶大伯还熟,他从出生就没离开过京城。而且混得开,是三教九流,各行各业,都有他的朋友。
打电话之前叶治还曾为自己差点忘了通知小叔而忏悔自责,可是电话打通之后,叶治就怒了:
关键时候,叶小叔竟然不在京城!他闲着没事,又觉得冬天的京城没什么好玩的,所以跟一帮朋友跑到三亚度假去了。
……。
离叶治被冯老师带到办公室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京大附中校园内已经是鸡飞狗跳,热闹非凡了。
首先,是班主任冯老师。他找到校长,汇报了安然的失踪,尤其是全班寻找半个小时依旧无踪迹的现状,以及陈楚楚讲述的情况。听完冯老师的话,校长也明白,看来叶安然同学是真的出事了,不然不会这么找还找不到。
校长有些心烦意乱:京大附中的学生,要么是家里有背景,要么就是成绩优秀的好学生,随便谁出事,对学校都是负面影响。
而且,这个叶安然,自己也是知道的,学校还等着她高考给学校争光呢。毕竟即便京大附中是京城名校,也永远不会嫌荣誉多。
校长当即立断:通知学校广播室播放寻人广播。再发动高三一班的学生继续找人,毕竟他们认识安然本人。
同时,校长也认为,叶安然依旧在学校内的可能性不太大。所以根据陈楚楚的讲述,他们带上学校保安,来到叶安然消失的地点——学校门口通向小饰品店的路上,寻找目击者或者线索。
可惜,鸭舌帽动作迅速而专业,当初车子又是停在路边而非店面门前,来来往往的都是行人,所以校长他们把校里校外犁了个遍,努力依旧无果。
因为距离京大附中的路程比较短,又是叶治最先通知的人。徐秘书,警卫员曾阿姨和余叔叔比叶大伯一行要早到京大附中。
但是,他们还是不如叶修的速度快,清华到京大附中也就几站地的距离,所以叶修是最早到达京大附中的叶家人,同时到达的还有叶修的铁哥们于子期,他更近,京城大学跟它自己的附中,自然不可能远了。
于子期本人还是学生,实际上是帮不上什么忙,但是作为叶修的铁哥们,这个时候来帮忙是个态度问题。而且,从小看着安然长大,于子期对安然的感情或许不如叶修等亲哥哥深,但也决不浅。
因为叶治电话通知的急促,电话里来不及详细描述,所以徐秘书和叶修两拨人到达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叶治了解详细情况。
听完叶治的话,再看看他忐忑不安的表情,叶修也知道,这不能全怪四弟保护不周。倒是免了叶治一顿揍,只是在心里给他记下了,打算等妹妹安全后再算总账。
……
余,曾两位内卫警卫在这种情况下,更为专业。他们首先判断,小姐九成是被绑架了。其次,他们把怀疑的矛头对准了最大嫌疑人:陈楚楚。
是的,陈楚楚在不在场证据很充分。可是,她毕竟是安然出事前见过的最后一人,就这一点,她就摆脱不了嫌疑。再者,叶治也说了,安然和她不是朋友,而且还有些小龌龊,这就更值得怀疑了:怎么偏偏在她们“尽弃前嫌”之后,安然就发生了意外呢?
此时,叶大伯也带着司机和秘书到了。同时达到的还有京城公安局局长汤局长,身后带着重大刑事案件组的两个小队的人马。可见,汤局长对老领导的吩咐是多么的上心。速度快,人手足。
对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陈楚楚确实很有心计,也很会演戏,她当初的说辞加上真诚无辜的表情,成功的骗过了叶治和老师同学。
但那一方面是因为她本身的演技高超,另一面则是因为老师和同学们相对比较单纯,没有从她作为一个坏人的角度出发来对她的话进行质疑。而叶治则是关心则乱,当时已经丧失了基本判断力。
眼下,学校领导,叶家人,公安局长,重案组警员,这团团围住她的人,翻来覆去的询问质疑。很快,陈楚楚的心理防线崩溃了。
说到底,她也不过是一个十几岁的高中生,生活中最复杂的事情也不是勾心斗角,抢抢逼别人的男朋友,再或者跟同父异母的姐姐争争宠,吸引一下爸爸的关爱,不过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情。
而眼前的这群人,社会地位高贵,又有天生让人心虚,素质专业的警察。她的这点小技俩如何抗得住?当初,陈楚楚肯答应这件事,还是在金钱利诱和报复的仇恨心理下把事情想简单了。实际上,“王哥”的种种安排,就没把她的安全放在心上,不过是一个随时可以抛弃的弃子而已。
……
崩溃了的陈楚楚把自己知道的情况交待了底朝天:
包括当初“王哥”怎么找上她;怎么给她安排时间地点;给了她多少钱;她又是怎么拐骗叶安然的;全部交待的一干二净。
但是,她的坦白除了让作为受害者家属的叶家人揪出了她这个同谋犯,对于找到安然并没有多大帮助:
首先,警察按照她提供的“王哥”的车牌号进行查询,结果显示车牌是假的,已经报销了一年多。从道路监控那调查的结果则是显示:车子消失在鼓楼附近。鼓楼周围是京城有名的胡同区,里面很多老四合院。因为都是老建筑,道路又多是狭窄的胡同,根本就没有摄像头。
汤局长马上吩咐鼓楼那边的分局撒开人手,寻找车子的线索。总局局长亲自吩咐,那边的效率也很高。经过排查,找到了车子,在一个偏僻的小胡同里,车上没有任何人。经验丰富的警员知道,车子这条线索暂时是断了。
如果是其他案件,或许还可以慢慢探查,追查下去。但现在这是救人而不是在办普通案件。时间就是生命,更何况,还有作为系统一把手的汤局长催促施压,在这上面浪费时间显然是不智的。
其次,警察按照陈楚楚的描述查找“王哥”的信息,他们也没报多大希望。车子的问题都能考虑的这么周全,名字不过是个代号,是真的才怪,结果也证明确实如此。最后,只能给“王哥”外貌进行画像,不过这东西一来准确性有问题,二来也是个慢活。
调查一时间,陷入僵局。
叶大伯,徐秘书等叶家人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汤局长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警察们只能敢怒不敢言。尼玛,按照规定,失踪只有超过4时才可以立案的规定,在这些特权阶级面前就tmd的全是浮云啊。
------题外话------
感谢ljm7854投了2张月票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