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逍遥云梦> 第三篇 智之火 庚子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篇 智之火 庚子年(1 / 1)

四十六、庚子年

陈第四帝陈顼太建十二年,陈朝二十四年

周第四帝宇文阐大象二年,周朝二十四年

-

-

甲、高齐二代归宿记

高欢十五子皆聪慧,然结局可叹,于是记之。

-

正妻娄氏生长子高澄、次子高洋、六子高演、八子高淯、九子高湛、十二子高济。

武定五年,高欢崩于晋阳,时年五十二;世子高澄嗣位。武定七年四月,高澄进位相国,封齐王。八月,邺城北城东柏堂,高澄屏退左右,与亲信陈元康、崔季舒密谋以齐代魏。膳奴兰京入内送食,高澄令他退下,并对陈、崔二人道:“昨夜梦见此奴拿刀砍我。”顿了顿,又道:“待会我就把他杀了。”这兰京乃是梁国与陈庆之齐名的安南将军兰钦爱子,于道中被虏,兰钦求赎,高澄不许;兰京请父亲再次申诉,高澄让监厨杖打兰京,并道:“若再申诉,我便杀了你。”兰京绝望,暗结六人准备谋杀高澄。再说兰京在门外偷听到高澄之言,便藏刀与食盘之下,再度送食。高澄见到他,大怒道:“我未要求送食,怎么突然来此?”兰京挥刀道:“我来杀你!”高澄从床上跃下时伤了脚,只得躲入床底。兰京同谋很快就到了,众人搬开大床,杀了高澄。高澄时年二十九。在城东双堂的高洋闻讯率部下赶到,将兰京等七人斩成肉块。

天保元年,高洋称帝后,追封高澄为文襄皇帝;又诏封高浚为永安王,高淹为平阳王,高浟为彭城王,高演为常山王,高涣为上党王,高淯为襄城王,高湛为长广王,高湝为任城王,高湜为高阳王,高济为博陵王,高凝为新平王,高润为冯翊王,高洽为汉阳王。天保十年九月高洋回到晋阳;十月,因长年饮酒纵欲暴崩于晋阳宫德阳堂,时年三十四。临终前叮嘱高演道:“可夺我儿高殷之帝位,但不要杀他。”

乾明元年八月,高演与娄太后商议,废除高殷,自登帝位。皇建二年九月,高演回晋阳,高湛镇守邺城,望气者禀告邺城有天子气。高演自登帝位以来,时常担心高殷复辟,听得此言,便派人杀了高殷。事后非常愧疚,内心苦热,频进汤药。恍惚间,又见高洋、杨愔等人的鬼魂前来复仇,百施驱鬼之术,都无济于事,病情更加严重。其后,因天狗出郊外狩猎,坐骑被狡兔惊吓,将高演摔断肋骨。十一月,崩于晋阳宫,时年二十七。先前,娄太后前来晋阳视疾,再三问高殷在哪,高演不答。娄太后大怒道:“你杀了他吗?不听我言,死得其所!“高演临终之际,只是让人扶着,匍伏在床枕之间向娄太后叩头,哀求原谅。又遗诏让高湛即位,并亲手写道:“望善待我妻儿,勿学前人样。”

封王之后,宗室诸王多选取富商群小、鹰犬少年作为国臣府属。唯独高淯、高澄次子广宁王高孝珩、四子兰陵王高长恭等,引荐了许多文艺清识之士。天保二年,高淯死,时年一十六。

清河元年,高湛虐杀高洋次子高绍德;清河二年,毒杀高澄长子河南王高孝瑜;清河三年,虐杀高演太子高百年;天统二年,虐杀高澄三子河间王高孝琬。清河四年,以天多异象、占卦易王,高湛传位于皇太子高纬,改元天统,自为太上皇,遥控军国大事。天统四年十二月,高湛因长年饮酒纵欲暴崩于邺宫乾寿堂,时年三十二。

天统四年,高湛病危,时任定州刺史的高济对身边之人道:“按顺序该轮到我做皇帝。”高纬知道后,暗中派人杀了高济,时年不满三十。

-

王氏生三子高浚。韩氏生七子高涣。天保八年,高洋因陈年嫉怨,先后将高浚、高涣抓至邺城,终日关在北城地牢铁笼中,饮食如厕全在笼内。天保九年,高洋忆及兄弟旧情,亲至地牢,命左右于笼前讴歌,令高浚、高涣相和。两兄弟惶恐悲伤,歌声颤抖不已。高洋听后怆然泣下,准备赦免他们。高湛在一旁进言:“怎能将猛兽放出洞穴?”高洋默不作声;高浚、高涣凄然高呼高湛小字,道:“步落稽,父皇正在天上看着你!”高洋突然拿起槊刺向高涣,又让壮士刘桃枝向笼中乱刺。槊每刺下,高浚、高涣辄用手将它拉过来折断,哭号呼天。高洋又将点燃的薪柴掷入笼中,于是众人争先将薪火乱投笼内;烧杀了高浚、高涣之后,再填入石土。高浚时年三十,高涣时年二十六。乾明元年,高演下令收两人余骨安葬,只见皮发烧尽、尸色如炭,见者无不痛心。高欢过后觉得还不解恨,将高浚妃陆氏、高涣妃李氏分别婚配给自己的两个旧奴仆,仪同刘郁捷、刺史冯文洛,二人当时跟从高洋左右,分别领人诛杀高浚、高涣。数日后,高欢又以陆氏并不受高浚宠爱,令二人离绝。乾明元年,李氏因敕令准备还上党王府,先羞辱了盛装而来送别的冯文洛,后令左右杖打冯文洛一百,致其血肉模糊方才解恨。

穆氏生四子高淹。性格沉谨,以宽厚为时人称道。河清三年,死于晋阳,时年三十四。坊间传闻高淹被高湛用鸩酒毒死。

大尔朱氏生五子高浟、十三子高凝。河清三年三月,白子礼等数十人谋反,看中高浟的政绩与名望,想要劫持他作为主上。于是,诈称使者,径直到高浟府第;至内室,称高湛宣召,用刀逼着高浟上马,欲将他引向南殿。高浟大呼不从,于是遇害,时年三十二。高凝死于齐州刺史任上。

小尔朱氏生十子高湝。承光元年正月,高恒登基十日后,在逃亡路上决定禅位于大丞相高湝,令侍中斛律孝卿送禅文及玺绂到冀州交给高湝。斛律孝卿回邺城,将禅文及玺绂献给周国。高湝与高孝珩召募到四万余人抗周,拒绝周国招降。二月,不敌宇文宪、杨坚大军,战败被擒。宇文宪道:“任城王,何苦至此?”高湝曰:“在下神武帝之子,兄弟十五人,唯我活到这宗庙社稷颠覆之际,今日死得其所,无愧列祖列宗。”宇文宪大为赞赏,归换了他的妻儿。快到邺城时,高湝大哭,跳马投地,血流满面。十月,有人诬告去年十二月降周的宜州刺史穆提婆将要起兵谋反,在长安的齐国宗室与其呼应。宇文邕不由申辩,赐高湝与高纬、高恒等同死,时年四十。高湝妃卢氏被赐给岐国公斛斯征,从此蓬首垢面,长期斋戒,不苟言笑。斛斯征放她出府,她便出家为尼。

游氏生十一子高湜。太保十年,高湜以尚书令兼司徒的身份引导高洋的梓宫,吹笛唱道:“至尊天子啊,您还不是很了解我”,又击胡鼓取乐。娄太后早就因高湜经常受高洋之命杖责宗室诸王对其深为不满,便杖责高湜一百多下。没过多久,高湜伤重不治而死,时年二十三。娄太后悲痛地哭道:“我只是怕你不成材才杖责你,怎料想你会带创伤而死!”

郑氏生十四子高润。少小谨慎,深为高湛信任。武平六年,病死于定州刺史任上,时年三十三。

冯氏生十五子高洽。天保五年亡,时年十三。

-

……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