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回到古代做才子> 第四十二章 增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二章 增广(2 / 2)

休念故乡生处好,受恩深处便为家。

根深不怕树摇动,树正不愁月影斜。

贵人语少,贫子话多。

快里须斟酌,耽误莫迟春。

读过古华佗,不如见症多。

东屋未补西屋破,前帐未还后又拖。

今年又说明年富,待到明年差不多。

志不同己,不必强合。

莫道坐中安乐少,须知世上苦情多。

本少利微强如坐,屋檐水也滴得多。

勤俭持家富,谦恭受益多。

细处不断粗处断,黄梅不落青梅落。

见钱起意便是贼,顺手牵羊乃为盗。

要做快活人,切莫寻烦恼。要做长寿人,莫做短命事。要做有后人,莫做无后事。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宁可无钱使,不可无行止。

栽树要栽松柏,结交要结君子。

钱多不经用,儿多不耐死。

弟兄争财家不穷不止,妻妾争风夫不死不止。

男人有志,妇人有势。

夫人死百将临门,将军死一卒不至。

天旱误甲子,人穷误口齿。

百岁无多日,光阴能几时?

父母养其身,自己立其志。

待有余而济人,终无济人之日;待有闲而读书,终无读书之时。

奉劝君子,各宜守己。只此呈示,万无一失。”

。。。。。。。。。。。。。。。。。。。。。。。。。。。。。。。。。。。。。。。。。。。。。。。。。。。。。。。。。。。。。。。。

众人目瞪口呆,万没想到林萧说的居然是这些。

林萧说的就是《增广贤文》这一奇书。

李相国皱眉:“看似乎杂乱无章,但细细思索,不难发现极有深意。对人性的反映尤其深刻,大部分语句都基于生活最直接的体验,偏偏又是导人向善,真是篇奇文。”

张老抚须道:“此文把社会诸多方面的阴暗现象高度概括,冷冰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其中不少句子似乎都来自经史子集,诗词曲赋、戏剧以及文人杂记,其思想观念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儒释道各家经典,尤其难得可贵的是,此文雅俗共赏,不需讲解就能读懂,更能领会到许多思想观念和人生智慧。”

一身着华丽的深紫的老者道:“此文谈人,谈命运,谈如何处世,尤其是有大量篇幅叙述如何待人接物,文中也不乏劝人向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底下一学子道:“此文似乎是以道家思想为主,但对儒家的说教并不排斥。文中强调了读书的重要、孝义的可贵。这些观点体现了正统的儒家精神,与全书所弥漫的道家思想有所不合。但也正是由于这种庞杂,使不同思想的人都可以从中看到自己认可的东西。”

另一学子沉吟:“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含,而又语句通顺,易懂。中心是讲人生哲学、处世之道。其中一些谚语、俗语更是内涵深刻,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许多关于社会、人生方面的内容,更是警世喻人的格言,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乐不可极,乐极生悲’等;一些谚语、俗语,如“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等,里面更似乎包含着很深的含义,我等需细细体会。

沈岳听的也是哑口无言,思索一番,问道“此文乃是林兄所作不成?”

“不错,此乃在下所做,沈岳兄有何指教?”

“林公子之言实在是精辟,只是这里面处处以“人性本恶”为前提,亲情被金钱污染,“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友情只是一句谎言,“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尊卑由金钱来决定,“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法律和正义为金钱所操纵,“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人性被利益扭曲,“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世故导致人心叵测,“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言善恶难辩,“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这些话语似乎不妥吧。”

其他不少人也是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林萧笑道:“此文其实还是总结归纳的人生道理,儒家往深里研究,许多东西都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真正懂孔孟之人,绝不会满口之乎者也,也不会动辄圣人有云,说话、见事极懂变通,但若细细咀嚼,中心却是不离孔孟之道,这才是真正懂孔孟的人。”

沈岳沉默良久,抱拳道:“林兄果然是高才,我等心服……”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没有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