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顿时一片附和声,“对对,让我们听听林公子的大作。”
林萧往下一看,原来是宋浩见林萧不知道为什么得了李相国的青睐,心里很是不忿,认定是李相国受了林萧的蒙蔽,故决定揭穿林萧这个纨绔子弟的真面目,让李相国人情林萧不学无术的本质,故而出言相激。
李相国平时日理万机,倒是没听过林萧往日的纨绔名声,但见这么多人怀疑林萧的才学,心里很不满意,有心为林萧正名,也想听听林萧的诗词,便沉声说道;“林萧,今天诗会许多学子都已献上自己所作诗篇,你也作一首吧。”
林萧心道,看来不做一首是不行了,也罢,今日学子众多,就来一首,洗刷我往日纨绔的名声吧。
林萧一拱手:“既然如此,那小子就恭敬不如从命。”说罢,面向众为学子,朗声诵道: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静~~~~~~~~~~~~~~~~~~~~~~~~~~~~~~~~~~~~~~~~~~~~~~~~~~~~~
众人皆被震的瞠目结舌,这首诗可以说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既不是刻意刻画和雕凿能学到的,也不是草率就可达到的境界。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
许久,李相国长出一口气,“林公子,看来我还是低估了你的才学啊,你仅凭这首诗就足以青史留名啊。”
张老在旁边感叹,“此诗豪放极矣,林公子的才气真是千古无双。”
旁边一老者抚须赞叹:“全诗气势豪迈,感情奔放,尤其是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绝非装腔作势者可得其万一。
另一老者摇头晃脑品味一番:“首以“黄河”起兴,见人之年貌倏改,有如河流莫返。一篇主意全在“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两句。”
林萧谦虚道:“各位抬爱了,真是折煞小子了。”
说罢向底下的学子们一拱手:“这只是小子的涂鸦之作,各位想必有更好的诗作,还请各位多多指点啊。”
底下学子心里大骂:“你这首诗足以流传千古,我们上哪找另一首能流传千古的诗啊。”无一人敢于搭腔。宋浩更是把头扎的低低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心里一直碎碎念:“你们看不到我,你们看不到我……………………….”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