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也不措辞,行完礼后退出金銮殿。
转眼月余,今天当值的刚好是当日引见徐福的太监,早朝完毕众大臣散去。嬴政开口问道;万福(原来太监也有名字,汗!!!),月前觐见来的徐福可还在宫中?
万福回道;禀皇上,还在宫中,正等皇上召见呢。
嬴政又问;徐福所食为何?可见其使用法术?
万福稍作思索;徐福自取露水饮用,食物皆为少量瓜果,除凌空虚步以外未见其使用其他法术。
宣徐福。
徐福自先前一样,飘至殿中行完礼后便不再讲话。
嬴政略有关切的问道;徐爱卿,住在宫中可安好?如有所需但请告知万福。
徐福回答;贫道性本恬静,也无求所欲,令皇上费心了。
嬴政站起身来,在龙椅旁来回渡着步子。
无欲无求,本王何不想如此?平定七国一统江山本,王却仍有一事夜不能寐食之无味。声音略带悲戚。
徐福问道;皇上万人之上坐拥天下,何出此言呢?
嬴政道;本王一统天下,但年老体衰,恐不久矣,子幼未成,新国初立,但并不安稳,如若再起战事我朝百姓将再受战乱之苦,生灵涂炭委实不是本王想见。
徐福心中暗笑(果是老奸巨猾,想独自长生永享皇福,理由找的也是冠冕堂皇,殊不知自平定六国后各种劳役杂税民众早已怨声载道,苦不堪言。人人敢怒不敢言),面不露色的说道;皇上亲民。真乃天下苍生之福,如若皇上万岁,必是苍天所负,贫道愿为皇上取得长生果,让皇上永治天下。
嬴政喜道;徐爱卿真是本王的忠臣良臣,徐爱卿准备何时出发?
徐福回道;当然是越快越好。
好!本王赐你黄金白银各千两,海事大船一艘,御林护卫20名,明日出发如何?
徐福道;极好,贫道必早日回朝,送上长生果。
话说这徐福一去就是六年,头三年嬴政每到大暑之时都要东巡,沿途必会命人立碑刻传,以示后人。常常在崂山待数月之久,一为避暑,二为等徐福归来早日吃下那长生果。
后来久不见徐福归来,渐渐心灰意冷,但脑海中徐福仙风道骨凌空虚步的身影却始终挥之不去,公元前214年,在国内耗费万金仍一无所获时,雷霆大怒,又在李斯的奏请下终做出“焚书坑儒”留史千年的骂名。
公元前213年春,茶饭不思的大秦皇帝嬴政,既不早朝也不批折,终日埋身于寝宫之中。
一日巳时时分,嬴政刚欲下榻,忽闻窗外窗外万福大喊;皇上··皇上··徐福··徐福回来了。
嬴政茶饭不思夜不安睡已久,神情恍惚问道;徐福何许人也,何必如此惊慌。
万福回答;徐福!出东海的徐福啊!
嬴政忽醒,急问道;是出东海的徐福回来了?人在何处?
万福道;正在金銮殿侯驾呢。
嬴政听闻,也不待更衣洗漱,衣衫不整的往金銮殿跑去。
果然,金銮殿外所站之人可不正是徐福。
徐福见嬴政如此模样,心中暗自好笑;堂堂一国之君,能夺六国之印,今日却为虚无缥缈之事落到如此地步,可悲可叹。见嬴政跑到身前,忙面不露色的迎上嬴政,叩拜道;请皇上降罪,贫道一去多年,让皇上久等。
人逢喜事精神爽,这嬴政哪还记得前些年不快之事,忙扶起徐福口中说道;仙境仙山岂是好寻之处?贤臣莫要自责,快快进入殿中跟本王讲讲贤臣的东海奇遇。(这不管是王官贵族还是贩夫走卒终脱不了虚伪二字)
进入殿中刚刚坐稳,徐福便将东海之事,按照事前想好之序说了一遍;说道惊险处嬴政也不禁高呼;好险!好险!遇到精彩处,也拍手叫好,奇哉妙哉。
讲到寻得仙山后徐福不等嬴政发问,接着道;我等寻得仙山后,却被拒之门外。被告知不净之人休想进的仙山,待我讲明身世时方被仙姑召见,我本想大功告成,却不想事与愿违。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