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史俊开始分析S联的形势,安排工作任务。S联现在已经开始呈现乱事,老百姓的生活就要朝不保夕,这正是我们趁虚而入的绝好机会,时不我待,因此,宋哥的任务不轻啊。
主要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三个一,第一个一是建立一片根据地,在外兴安岭建立特色种植物基地,这个基地尽量大,尽量要与海接触,最好是沿海。
史俊记得上一世广告里说的某植物油的原料来自于黑龙江和外兴安岭,因此就想抢先下手,在S联和黑龙江能占领一片根据地。
第二个一是找到一出海口,龙江和J林都没有出海口,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个出海口,为我们自己,为我们民族,为我们国家,都有好处。
第三个一是一个网络,一个遍布动荡的S联和E罗斯的间谍网络。
这个方面,今天就四个人在场,无论是谁,要保密,守死口,不得走漏风声。
三个人中赵明和宋增祥都点了点头,说了声是,然后,继续拿着笔记者史俊的话。李倩没有吭声,他现在正死死盯着史俊,在那里发花痴呢,李倩最欣赏史俊安排工作的样子,条条是理,头头是道。这是史俊成熟的标志,她李倩就是花瓶和被这个男人征服的小女人。
其次就是搞好经济。一是在农业方面,要搞好特种粮的种植,利用特种粮食作物找借口,占区域,划分禁区,加强开发区的守卫和保卫力度。
二是在工业方面,主要是购买钢铁和石油资源,可以建立服装厂、酒厂,烟厂等苏联亟需的货物,有什么的苏联人才,就可以建什么厂子,比如特种钢厂、机械设备等。要注意建立整个生产链条,比如,铁矿到生产钢铁到生产设备到设备销售等产运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渠道。
三是在商业方面,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银行贷款,凡是S联银行的贷款,只要答应还款时按照还款时卢布和美元的兑换比例进行还款,我们都要答应,可以高息,因为卢布必跌。另一个是成立媛黄燕保安公司总部。这以后是我们的武装力量。
这时的S联由于“休克疗法”,人民仅在1992年就损失了9000亿卢布以上。改革把大部分俄罗斯人抛向了贫困线,甚至赤贫。1992年俄罗斯年通货膨胀率高达2000%。1991年1美元=0.9卢布.或者说百万(旧卢布)富翁就是百万美元富翁,到1994年11月25日,卢布的官方汇率为1美元兑3235卢布,也就是说百万(旧卢布)富翁已经贬成只有300美元了。到了2000年,发行新卢布,替换旧卢布为1:1000,也就是说1美元=28000旧卢布.或者说如果你是百万(旧卢布)富翁.到2000年你就变成了只有35元美元的穷光蛋了,这使得苏联人民所持有的银行存款和货币“一夜之间”一钱不值。
再次就是注意三个重点,第一个重点是人才。一类是机械,生物,医药等科学人才,一类是管理人才,便于你管理企业,我的意见是在S罗斯那一边,都用S罗斯的人做法人代表。一类是社交人才,便于各国各级政府为我们服务。特种兵、特工人才也不要放过。对保安公司有好处。
如果说前S联解体,对于前S联国民来说,最大的损失是什么,那么除了数十年积蓄下来的社会财富被外国人和本国精英瓜分一空之外,就是科研人员的大量流失。在史俊前世里,据媒体报导,S联解体之后,由于政府大大减少了对科研机构的预算,大量科研机构处于半工作状态,相当一部分科研机构被迫关闭和转行。科研经费的严重不足导致科研机构无资金购买新的技术设备,实验设备陈旧,实验资料短缺。加上独联体内各国的物价飞涨,科研人员的工资上涨速度远不及物价飞涨的速度,造成这些科研人员甚至于不得不干一些兼职来补贴家用。而且社会上其他行业的工资也大多高于科研行业,在这样的工作条件下,那些有作为的科研人员根本无法完成自己的科学项目。
而与此同时,西方各国为了吸引人才,以种种方式向前S联的科研人员提供非常优厚的科研与生活条件,公开争夺前S联在核武器、计算机、生物技术领域的高技术人才。结果就是造成大量前S联的科研人员外流。
据说,在S联解体后的头几年,M国利用其优良的科研条件和高工资引进了S联三万余名科技人员。而一九九二年,也就是苏联解体的第二年,美国和欧共体为了挖走包括核武器、生物、化学、导弹在内的大规模杀伤武器技术人员,大约花费了上亿美元。据后来E罗斯有关部门估计,属于E罗斯的前S联航天专家有近三分之一已流向美国和欧共体。
当然了,据未经权威部门承认的小道消息,Z国在这一场人才的掠夺盛宴中,也捞到了不少武器军工方面的专家,其中包括核物理专家、战斗机引擎的空气动力学家等,从而使华夏的军工实力在进入二千年后突飞猛进,迅速发展出超视距导弹、先进战机引擎等高技术武器装备。对于这一点,史俊倒是觉得应当不是空穴来风。毕竟华俄两国是邻国,近水楼台先得月,吸引到一批外流的专家学者,也是正常的结果。如果说在这一场持续了十余年的人才流失大潮中一无所获的话,那才是愚蠢到家了。
第二个重点是一个项目、你可能听说过里海怪物、实际是地效应飞行器。这方面的人才、图纸都要想法弄到手。地效应飞行器可以克制航空母舰,可以快速的在远距离运兵,甚至可以抢滩。这方面要关注。
史俊记得前世的资料是这样说的。1963年,按照S联海军的要求,CKB“伏尔加”(Volga)工厂开始建造大型地效飞行器——KM(KorablMaket),俄文意为“原型船”。西方情报部门在80年代初通过侦察卫星发现了这种在里海上高速掠过水面的“大家伙”后惊讶不已,给它起了一个非常贴切的绰号——“里海怪物”(KaspianMonster)。
1966年10月18日,“里海怪物”首飞成功。随着试验的深入,它的尺寸和重量不断增长,最后,它成了一个106.1米(348英尺),翼展40米(131英尺),起飞重量495吨(1,091,000磅)的庞然大物。“里海怪物”在机首装有8台VD-7涡喷发动机用于形成“气流引射”。另有2台VD-7涡喷发动机装在垂尾顶部,用于提供加速和巡航的动力。1979年,这2台发动机移到了驾驶舱顶部。
1969年的一天,“里海怪物”照例进行试飞,当时天气不佳,海面大雾弥漫,飞行员无法分辨地平线,最终大浪拍击高速运动的机体导致“里海怪物”失事。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