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梦回益州> 第三十五节 刘焉的心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五节 刘焉的心思(1 / 1)

刘璋虽然是官宦之家,但毕竟年纪轻轻,经历甚少。此时也是一脸白痴样盯着众人。因为父亲听说以后,只是轻描淡写的三个字:“知道了。”怎么自己却如此紧张呢?严虎,摇摇头,别看我,我更喜欢数钱;张任摇摇头,我更喜欢看兵书;李严,倒是说了一通,不过怎么听都不像是一种解决方案,更像是一种按部就班的解说,加了点自己的见解。李飞看着众人看了过来,摇摇头表示,这事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了。刘璋不信,一个能想出这么多赚钱点子的人,怎么可能是个笨蛋。三个哥哥也是一脸怀疑的看着自己。李飞被看的面红耳赤,有些恼怒了:“我确实不知道,我特么的就没经历过政治的事。行啊,你们非要我说,那就几个字,凡事抓住主要矛盾。”太祖的思想总没有错了吧。刘璋眼睛一亮,立刻站起来说:“好一个凡事抓主要矛盾,快说说看。”几个兄弟也是皱着眉头看着自己。于是李飞一边苦着脸回忆《矛盾论》,一边慢慢想象自己的手下有一只键盘。

“刘益州去年取得益州,是奉了皇帝旨意的,此事朝堂尽知,刘季玉回来侍奉老父,也是皇帝首肯的,当时皇帝还夸奖说季玉有孝心。”刘璋听着李飞说到这儿,心里苦笑,那皇帝真心黑啊,几个太监也不是东西,为了见到皇帝,获得这个首肯,这就散去了我刘家三分之一的家财啊。“那么就此来说,皇帝是无心的,旁边几个太监,也是无心的,就算有心至少不会这么快。朝中大臣,当时不阻止,这会来秋后算账,任谁也不会舒服,说不定会触怒蜀地宗族。相信朝廷那边,应该不是找麻烦的,至少不是找**烦的。张鲁不熟悉,但我知道此人素有将五斗米教扩大的心思,至于派人来益州,还是精干之人,要么制造**烦,要么家中有大事。以张鲁的势力来说,制造**烦,他的脑袋还不够硬。孙坚孙文台,素有吞并吴地之心,这次派人来成都,耐着性子陪我胡扯,看样子,钱粮差的还远。至于几家联合起来,可能性太低了,因为没有足够的利益将他们串联起来,我相信更有可能是几家的单独行动,只是时间恰好在一起了。我相信没有啥大事,就这些了”李飞说完,不由得舒了口气。

“李飞兄高见,我倒是有点看法”刘季玉抿了口茶。“朝廷不会单纯派人来这里,相信有要事商量,王允性格刚烈不擅言辞,却被委以重任,那么此事一定有重要的政治意义,有可能是重要的军事行动。张鲁才被父亲派往汉中,却派精干之人来成都,期间定有古怪,这事我还得想想。至于孙坚,派出重臣张昭,除了经贸一事,应该还与以后的某些利益划分有关。”听完刘季玉的话,李飞才发现,自己的这个所谓键盘政治家,纯粹就是给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的。李严说话了:“季玉所言倒是切中要害,只是如何解决呢?”众人又陷入了沉思之中。一夜无话,五个人这才发现,当个纨绔子弟或许是最佳选择。这政治真不是他们玩的。

刘璋返回太守府后,前往刘焉处请安。刘焉看着刘璋,缓缓说到:“季玉,昨夜思量的怎么样?”刘璋将昨夜的结果说了出来。刘焉点点头,:“还不错,李飞虽然只看到了表面,但推导的结果还是不错。其余三人,都是可以全力执行命令之辈。但是你,季玉,为父还是有点失望,你还年轻,看到了这一点已经算不错,但是还不够。还是为父来给你细数一遍,可要记得,为父只说一遍。”刘璋点点头,跪在地上一动不动。

“朝廷此次派人前来,不论派文臣或是武将,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安抚益州,汉中目前虽然名义上属于益州管辖,但汉中太守苏固卑鄙小人,与凉州董卓早已眉来眼去。朝廷目前自顾不暇,安抚我的目的就是要我牵制汉中,免得给了董卓可乘之机。至于派来的是文臣还是武将,那就是让外人猜的,结果你们还真的乱猜一通。张鲁竖子之辈,真以为我看不出他想干什么,此人暗中积极宣传五斗米教,我把他丢到汉中去就是看他会不会派人回来接应家人,果然来了,那就别怪我下狠手了。孙文台真英雄也,可目前受制于钱粮稀少,此次派来的使臣又被你等胡搅蛮缠。这次派张昭来是准备和我直接面谈了,看样子是急了。你们啊,热情可褒奖,但见识却差的太远。为父很是失望。”刘焉说完,微不可察的摇摇头。

“不知父亲如何应对?”“我?自然是生病了。季玉,利益之争,可不是说说就完了,我去年来到益州,今年有人就眼红了,这就准备让我去和汉中开战,呵呵,当我这里是什么了?张鲁必须杀伐果断,没啥好说的;孙文台哪儿,倒是继续要依靠你们胡搅蛮缠,把他们搅的心烦意乱。季玉你可明白为何?”“父亲我明白了,朝堂之争,要以静制动,看清楚对手的底牌,才能出手,否则容易陷自己与险地;至于宵小之辈,必须手段强硬,否则遗祸自身;至于经济地盘之争,当尽量争取主动在手,不急不躁,否则利益不能最大化。”“吾儿还算看得透,不过啊,还得出去练练啊,这样,你准备一下,和张昭谈判的差不多以后,你就去一趟下邳,多见见世面。还有春熙楼的事,我觉得你们可以考虑把春熙楼也开到洛阳去;张鲁手下的人,也已经不止一次的暗中联络商家准备对付春熙楼;至于孙坚,更是痛恨春熙楼,因为吴地今年将有大批粮食运往成都。你们几个好好商议一下,好自为之。”

刘璋把父亲的原话说了出来,李飞等人,暗自叹服,这才是老于政治之人,没有多余的看法,只有最简单的看到事情本质。应对之法却又合情合理。李飞想想自己的上辈子,真是白活了,哎,键盘政治家啊,拿不上桌面啊。。。。李飞这时忽然想到了一个可怕的事情,就是春熙楼。这个集大家心血与一身的酒楼,忽然之间好像成了众矢之的。原因无他,钱太多了。刘焉眼红,张鲁眼红,孙坚更是恨的牙痒痒。不行,我得想个办法。不对啊,怎么感觉刘焉在背后使坏。。李飞算是明白了,刘璋前面的话是真话,后面的话就是对付春熙楼的,这是让我抱大腿啊。这老狐狸,连自己的儿子都拿来卖。李飞一身冷汗,他知道不答应的后果,刘璋走后,李飞把担心一说,众人这才反应过来。却见李飞眼珠一转。。。

刘璋拿着春熙楼的转让合同和酒水提供合同,觉得简直莫名其妙。李飞也明人不做暗事,把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刘璋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也明白了这一切。刘璋踱步到窗边,问道:“你还有什么要求?这是我刘家欠你的。”“没啥,就是希望,借助季玉之手保住严家村。上千人的性命远比这个春熙楼和五栗春重要。”“额?你倒是说说看,怎么保住严家村?春熙楼为何转让于我刘氏家族名下?”

“春熙楼现在已成为众矢之地,我想保也保不住了。春熙楼与我很重要,但我更看重的是严家村的村民。因为他们是我成功的基础,你还有三个哥哥,是成功的基石。只要有你们在,我以后可以开夏熙楼,秋熙楼。”刘璋听后点点头示意李飞继续说。“我心中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就是让华夏子孙不再忍饥挨饿,让我华夏大地再次焕发青春,而不是现在这样刀兵四起,黎民流散。”刘璋手一抖,有些严厉的问道:“你想干什么?”

李飞不理会刘璋的问话,问道:“百姓何以安居?何以乐业?”“自然是上效三皇五帝以德治国,下行农桑耕织吃饱穿暖。”“很好,但还不够。农业立国,只能求安稳,农工商,三业立国,不仅可以让黎民安稳,更能促使民众齐心,国家拓展。以农为本,国之基础,以工商为辅,国之命脉。”“工商业?何为工商业?”李飞拿起桌上的一只瓷碗:“这就是工商业”。刘璋一愣,随即摇头道:“你不会告诉我说,是匠人?或者是工匠所做之事?还有那些商人大户?”李飞拿出毛笔和纸张,将制作瓷碗的步骤一一写了出来,刘璋看了看表示不解。“我手里的这只瓷碗,假设市价10文钱,那么成本假定为6文钱。就是说,商人卖一个这样的碗可以赚4文钱。扣除十分之一的税收,商人能赚三文六。但如果我们能将制碗的这一套整合起来,集中利用,则成本能下降到4文钱,同样卖10文,则商人可以赚取6文钱,扣除税收以后,商人可以赚五文四。”“那商人不是赚大钱了?”“如果再次降低税收呢?”李飞笑眯眯的抿了口茶。刘璋一怔,好像想到了什么。

“大力发展工业,提高属地的制造水平,降低商人运营的成本,。”李飞顿了顿说。“农桑怎么办?这样不都跑去做生意了。谁来种地?”“降低农业税负,以后甚至可以取消。鼓励自耕农,如果可以,由地方政府鼓励新开发土地。发展得当,工商税完全可以取代农业税。”听完李飞这个平静的话语,刘璋心里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可蜀地就这么大,生产出来的东西如果无法卖出的话,那?难道只有通过武力方式解决?”到底是官二代,一眼就看到了这种方法的症结所在。“武力解决?傻子才天天叫嚣着用武力解决一切。”“那何解?”“经济与文化入侵,干嘛非得打打杀杀?”

(因为快春节了,个人事情较多,所以明日开始,每天保持一更。谢谢理解。顺便给各位拜个早年,回家路上多注意安全。感谢各位陪着李飞一起慢慢展开东汉的奇妙历险。)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