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帝国传奇> 第五章、赏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章、赏赐(1 / 1)

很快,李想来到了家门口,现在大街上已经开始乱起来,李想真担心母亲和妹妹在外面还没回来,顾不得许多,李想赶紧使劲推门,没想到门却从里面栓上了,李想不由松了口气,栓了门,也就表示人在家里。李想赶紧敲了敲门。

“谁啊?”门里传来一个小女孩那稚嫩的声音。

“小妹,快开门,我是你哥。”

“哥,你终于回来了。娘,如意姐,哥回来了,你们不用担心了。”

边说着话,小女孩边打开了门。

李想刚刚推门进去,一个小女孩就扑进他的怀里哭了起来:“哥,你知不知道,昨天你一夜没有回来,娘哭了一夜,刚才街上又乱哄哄的,我好怕你出事啊,哥,你抱紧我,我心里好怕。”

“没事了,小妹,对不起,都是哥的错,让你和娘担心了;现在没事了,你看,哥不是好好地回来了吗?乖,别哭了,哭成大花猫就不漂亮了。”李想抱着小妹向前走了几步,看着被搀扶着走出来的老妇人,李想知道,这就是他今生的亲人,他的母亲大人,怀中抱着的是他唯一的妹妹,至于搀扶他母亲的少女,叫唐如意,住在他家隔壁,上面有一个哥哥,叫唐铁柱,前些年顶了他们父亲的缺,补进了旗手卫,凭着一身不俗的身手,当了个小旗;两家也算是世交,一直住在一起,唐铁柱的父亲当年也在锦衣卫,后来转调去的旗手卫。两家大人一直希望能结成儿女亲家,可惜李想后来不成器,自父亲过世后,结交了一群狐朋狗友,在外面吃喝嫖赌,2年前给他谋差事,也是希望他能醒悟,改过自新,而唐如意也经常到他们家帮忙。脑海中想着这些相关资料,李想停下脚步,“砰”的一声,双漆跪在了地上,把惊呆了的妹妹放在地上,让她站好,李想对着老妇人“砰、砰、砰”连磕了三个响头,然后抬起头说道:“娘,孩儿不孝,彻夜未归,让您担惊受怕了,孩儿发誓,以后再也不回发生这种事,从今以后,我一定好好做人。”说完,李想又砰的磕起了头。

老妇人急忙抢前一步,一把抱住李想,“儿啊,你这是要干啥啊,啊,快起来,快。有话好好说,你看,额头都青了。”

“娘,没事,”李想说道:“真的没事,娘,我就是想给你老人家磕几个头,这磕过之后啊,孩儿觉得心头舒坦多了。”

“好孩子,不说了,快起来,如意跟你妹还在旁边看着呢。这么大的人了,也不害臊。”

李想边站起来边说道:“怕啥,我跪自己的母亲,谁又能说三道四,再说了,她们又不是外人,一个是你闺女,一个是您老人家的儿媳妇,都是一家人。”

“孩子,你刚才说啥,我没听错吧?”

“娘,您没听错,”李想的妹妹,李静笑到:“哥刚才说的是一个是你闺女,还有一个是您老人家的儿媳妇,都是一家人。哦,太好了,如意姐以后也是我们家的人了。”

看着脸上布满红霞,却依然盯着自己的唐如意,李想深吸了口气,沉声道:“如意,这些年苦了你了,是我对不住你;你要是愿意,等这阵子过去,事态平静下来,我拿大花轿去接你,我要让你风风光光的进我李家的大门,这一次,我说话算话,一定做到,你放心,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李想知道,自己又受到了另一个记忆的影响,要不然自己刚才可不会说出结婚的话,看来这个唐如意在这个身体以前的主人心目中分量也不轻。好吧,李想暗暗对自己说,既然老天安排我拥有你的身体在好好地活一回,我就满足你的心愿,替你照顾你放心不下的这些亲人,给他们幸福和快乐,兄弟,你安心去吧。

“好,我等你。”唐如意并没有扭扭捏捏,而是大方的应了下来,不过一夜不见,唐如意觉得李想好像换了一个人一样,她也具体说不出来那里不对劲,给人的感觉,好像突然之间有了精气神,变得有担待:“对了,李想哥,既然你回来了,我就先回去了。”

“行,”李想答道:“对了,你哥今天在家没有?”

“没,他今天当班。”

“这样啊,等他回来,你跟他说一声,叫他这几天当值小心一点,家里有我在,不会有啥事,他要碰到什么麻烦事,记得叫人来找我。”李想看着唐如意说道。

“不会有什么事吧?”

“放心,不会有什么事。走,我送送你。”

“不用了,就几步路,我一会就到家了,我明天再过来。”

“好,你自己当心,我去给你开门。”说完,两人向门口走去。

。。。。。。

早早吃过晚饭,李想躺在了床上,准备渡过他来到这个世界后的第一个夜晚,这个年月,没有后世的那没多消遣的方法,普通人吃了饭,就是上床睡觉。李想把双手枕在头下,看着屋顶,却没有丝毫睡意。其实这种早睡早起的生活方式,李想觉得自己很习惯,毕竟穿越前的几年他都生活在军营里,让他难受的是晚上的饭菜,两盘青菜,一碟咸菜,几个窝窝头,看不到一点油水。现在,李想觉得自己的胃空空的,难受极了,他已经好多年没有受过这种罪了,看来这个家的经济状况很是不好,当务之急是要解决温饱问题,饭都吃不饱,还能做什么事。也不晓得这次能够拿到多少赏银,既然见到了锦衣卫指挥使牟斌牟大人,功劳肯定是有了;赏银估计也不会被贪墨太多,还能够落下不少;但找个什么路子发点财呢?李想发现自己除了会训练士兵,就是一大堆杀人技巧,可在这个冷兵器时代,他所掌握的技能根本不适用,更不要说挣钱了。怎么在记忆中,别的人穿越到古代,又是生产玻璃,又是办工厂,发展实业,吃的是山珍海味,养着大群娇妻美妾,活的是有滋有味,凭着诗词扬名天下,浑身王八之气,到了自己身上,怎么这样难呢?

迷迷糊糊之中,李想进入了熟睡中,今天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他也感觉到累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想就从睡梦中醒来,在院子里就着冷水洗了把脸,打了一趟军体拳,李想开始了体能恢复训练,这幅身体太差劲,要想满意,还的有一段时间。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转眼之间就是半个月时间。这段时间李想也没怎么出去,每天除了锻炼身体还是锻炼身体,生活倒是在他的坚持下,改善不少,至少每天有肉,要进行高强度训练,首先就不能饿肚子。同时也跟自己的未来岳父、大舅哥在一起喝了几次酒,李想也没隐瞒之前发生的事情,坦言这次的事情其实就是因自己而起,等拿到官府的赏银,待这件事平静下来之后风声不那么紧了两家就把婚事办了。唯一没想到的就是封闭城门的事情超过了预期,前后维持了3天,同时许进不许出,大街上每天都有锦衣卫的人巡视,据说抓了不少人,看来白莲教这个词挑起了大明官员的敏感神经,尤其是皇上的态度,更是少有的坚决。倒是兰伟父子一直都没有现身。

这一天,李想正在院子里继续着体能训练,门口突然传来敲门声,同时传来兰俊的大嗓门:“李想,快开门,我知道你在家。”

听到呼叫声,李想心中一动,难道事情有结果了,不然的话,以兰伟那个老狐狸的心性,是绝对不会在事情没有明朗的情况下让兰俊来找他的,想到这里,李想答应一声,赶紧过去开门,就连李想的母亲也在听到动静后从卧房里走了出来。

刚打开门,兰俊就闯了进来,后面站着一个人,不是兰伟是谁,只见他笑眯眯的说道:“混小子,见到老夫不高兴吗?赶紧的,给我磕头,见了长辈一点李捷都没有吗?”

兰俊也不出声,只是抱着胳膊站在一旁等着看笑话。

“哟,老姐姐,你怎么出来了,”兰伟一低头,看到听到动静后走出来的李氏,顾不得教训李想了,赶紧迎上前去,同时对兰俊嚷到:“俊儿,快点,赶紧给你李大娘磕头。”

兰俊本想看李想笑话,没想到战火一眨眼间烧到自己头上,不过他向来实诚,听到父亲的话后也没多说,立马跪下磕起头来。

李氏连忙道:“兰兄弟,你这是干啥,这不是折我老婆子的寿吗?孩子,快起来,李想,还站着干啥,还不快把人搀起来。”

“别,老姐姐,您受得起,当年,李根救了我这条老命,现在,托李想的福气,俊儿混了个出身,我说,值。”

李想赶紧过去,把兰俊从地上拉了起来。同时赶紧向兰伟递眼色,白莲教这件事牵扯太大,未免家里人担心,李想并没有细说。

看到李想的神色,兰伟反应过来,急忙道:“老姐姐,李想半个月前破了一桩大案,还分了一份功劳给俊儿,现在宫里的赏赐已经下来了,不过正式的文书没这样快,我提前过来给李想说一声,好让他心里有个数,有些事情早作安排。李想,宫里的旨意下来了,升你为百户,赐飞鱼服一件,鱼龙袋一个,赏纹银一千两,还有,三天后面圣。

李想完全被上述消息惊呆了,张大了嘴,啊了几句,发不出声音来,升官发财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只是没想到还有机会面见当今圣上,这个玩笑可开得有点大了,虽说前世经常在电视上看到领导人身影,有时执行保护任务也免不了接触国家领导人,也感觉没什么,还不是一个鼻子,一个嘴巴,跟普通人一样,没什么大不了的,但现在可不一样,这是在几百年前的古代,封建王朝独裁年代,一个不如意,圣上一句话,就可以叫你家破人亡,,可没人跟你讲什么人权、法制,圣上就是天,可以一言决生死。

“好了,好了,”看到惊住的李想,兰伟赶紧说道:“没事,不就是见见圣上嘛,放心,不是你一个人,还有兰俊给你陪伴;再说了,当今圣上,是世上少有的明君,待人宽宏大量,你也不用担心因言语治罪;我估计也就是好奇想见见你们,问几句罢了。”说完了,兰伟也是叹了口气,说实话,他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惊呆了,所以现在看到李想的样子,他觉得自己受到惊吓的心灵得到了平衡,很满意。

听到这里,李想勉强恢复了正静,真没想到事情的结果是这样,猜中了开头,却没猜到结局,记起兰俊也要面圣,他连忙问道:“兰俊的赏赐是怎么样的?”

“跟你差不多,升为试百户,赐飞鱼服一件,赏纹银一千两,同样,三天后面圣。”

“您老人家这次也是大大的露了把脸,赏赐肯定也不错吧。”李想露出一副**的模样对兰伟说道。

“还行,老夫沾光升了千户,赏纹银百两,不过没有你们两个小子厉害,赏飞鱼服,这可是很少有的殊荣,没有大的功劳是不会随便赏赐给臣子的,真不晓得你们二个臭小子走了什么狗屎运,就你们这个级别,也算是蝎子拉屎---独一份了。”兰伟笑着说道,父子二人同时升官在当朝也算是异数了。

“指挥使大人呢?”李想继续问道,心里则暗笑一声,这就是时代的差异造成的,后世的种种研究资料表明,朱元璋虽借助农民起义建立王朝,但对于白莲教之类的组织打击也向来是不予余力,随时防范着农民起义,其子孙为了王朝的延续和自身的利益,打击起来也是毫不手软。明孝宗朱佑樘虽是明代中叶唯一的较为励精图治的贤君,但在打击白莲教等组织方面也是不会表现出心慈手软的一面的。很简单的一个比方,都有人站在你面前举着刀要杀你了,你不先下手为强,难道洗净了脖子等着挨刀,如果有,不是傻子就是疯子。

“牟大人深得当今圣上信任,早已身居高位,这次也是分内之事,只是赏了黄金百两,白银千两,从其子中择一人恩荫武骑尉,也算是不错了。其他人也都没什么。”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