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花神记之天上> 第七章 玉耀天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章 玉耀天光(2 / 2)

“姑娘过奖了。不过,听你言外之意,我弦上似未得入境、传神大旨。否则,以姑娘之恳切,断不会不赐我一二中肯评语。但依我自身感受,的确未得要旨。”

“并非未得要旨,而是其旨未称君意。”

吟箫这一句话才真是一语中的,大大入了花神心怀,令他五内激荡,欣喜万分。花神虽然知道吟箫心智冰雪,却也不曾料到,她竟然如此知心!果真是这样的,花神尽管修行久长,心机深厚,可他天真秉性,烂漫情愫却始终未泯。虽然未必时时外露,但遇着私下里清静场合,难免尽显出本色来。方才弹琴时,除“天真”、“楚魂”稍称志趣外,余者遗风都不合他心意。瑶琴本是灵性之物,归属一主名下久了,便会秉承其志,纵然相隔数世,无论又在谁手,弦上总还是当时旨趣。若无相同情怀,弹之,也只能得其技,而终不能得其旨。

此时,吟箫又说道:“容我愚智揣度,花君之情志在于高山流水,花好月圆,琴我合一,舒放纵逸。那日在颹宫,听花君弦上之音,气正声清,从容自得。如玉在身,其德贯心。”

面对红颜,花神不由深深一揖道:“姑娘一启玉齿,便成流芳。虽有过誉之词,却实为知我花敬本心也。刚才抚弄瑶琴,不能不叹其遗风浩然,确为万古不灭之音声。心中也不禁感慨人间圣哲中心深远,情怀独具。只是其中王道大治与我心意不属,难相唱酬。纵然手上周旋从容,却不能现其主旨。难得姑娘芳心体察,诚令敬甚感欣慰!”

吟箫自上次颹宫相晤后,便已心许花神。虽然她并不知道花神有何想法,也自情意坚决。此时,花神将吟箫视为知己,尽管并未有私情吐露,但也足以令吟箫大喜过望。一时间,吟箫脸上红霞掠过,心中绵绵情意如春水荡漾,难以抑制。而花神也似有万千言语再相倾诉,但此时此地又多有不便,只能两双灵眸相对,各传心意罢了。

忽听得有钟声传来,花神知道是王母即将驾返瑶台,若不赶了过去,恐生枝节,便忙与吟箫各由近路折回。花神行至翡翠楼时,正巧见上阳上仙与五岳大仙等相伴而返,就上前打了招呼,上仙笑道:“花君必是从琳琅馆而来,圣母即刻驾返,我等快些走吧。”

几位神仙赶到瑶台时,王母也才刚到,已另换了冠服,仍就文采鲜明。大家入座后,早有侍者奉了芝兰茶和若英(58)饼来。王母笑道:“想来诸神君方才已各处走了一回,这里都是瑶花琪草,玉馆琼楼,不似别处七彩斑斓,五色纷繁,怕你们倒嫌清素了些。”众神都笑答道:“虽然清素,却是灵韵昭彰,温润怡神,比之彩楼画堂更有气象。也是圣母精神所在。”

一时间,笛、箫、檀板行乐,又有轻歌曼舞献上。眼看玉华已生,金景(59)将散,昆仑境地并不用一盏灯火,只那月光合着瑶光便皎皎如昼。瑶台侍者又将西华宫密制百合酒和凤乳茯苓酪呈上,另有清音雅乐助兴。

王母与众神让酒一回,也已到了沉酣之际。数十位仙伎上来,展金嗓玉喉唱道:

玉虚启灵境(60),

飘渺在千寻(61)。

玄音起,

紫烟馨,

九天太和,

万方咸宁。

宏德昭明,

大道垂光,

承天翊地胤长生。

歌毕,再有芽茶(62)汁献上。王母笑道:“今日之会,举乐成礼,倾觞为欢,乘兴而始,尽兴乃终。吾与众神君虽总有见面之时,然非与今日可比。蟠桃结实百次,实为我等长绵宝算(63)之兆。有赖诸神君同心同德,乃使元道景行,正气宏敷,六合清明,四时协顺,诚为天地恒昌之卜。惟愿诸君惜养宝躯,勤修法则,恪尽职守,以垂德范,共胤福运。”众神都离座躬身拜道:“我等谨记圣母懿教。”王母女官乃宣道:“宴止。”又转身启道:“恭请圣母回銮。”众神也都又启奏一遍,王母才起身出殿,众神送至玉阶下,眼见众天仙侍王母升舆去远后,方才登乘车骑各归宫府。

花神因与吟箫有琳琅馆一番交流,虽然心中定了主意,但天上的事也不比人间更易成功,天规天律不是随意可触碰的。何况花神司掌百花,乃为主神,身负大责,不能因一己私情而铸成大错。为此,花神不肯急于向吟箫吐露衷肠,也在情理之中。而吟箫聪颖天资,秉性温和,绝不轻率从事。她也深知自己与花神品秩之别是一道大屏障,难以逾越,稍有不慎,必要大祸临身。倘若连累花神及百花,岂非大恨!故而,吟箫也只能先隐忍心间了。

注:(1)八骏:绝地、翻羽、奔宵、越影、逾辉、超光、腾雾、挟翼。见《太平广记》。

(2)六通四辟:六通指阴、阳、风、雨、晦、明六气;四辟指四方开辟。其意乃赞穆王为文治武功一代令主。

(3)弱水:没有浮力的水。见东方朔《十洲记》和《山海经》。

(4)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十洲三岛·凤麟洲》:“凤麟洲在西海之中。……四面弱水绕之,鸿毛不浮。……洲上凤麟数万……。”

(5)翕(xī):聚合。

(6)烟檀馨:燃着芳馨的檀香。

(7)北魏·颜之推《神仙诗》:“九龙游弱水,八凤出飞烟。”九龙:夔龙、青龙、火龙、鱼龙、角龙、应龙、螭、蛟、虬;八凤:夔凤、青鸾、紫凤、白鹄、丹凤、玄鸟、雁凤、鱼化凤。有关龙、凤种类说法不一。

(8)荷衣:本指神仙穿的衣服,这里代表仙女。轩辕:古代车两边的部分。

(9)琼障:闪着玉光的帏幔。双节:仪仗。骈衍:形容仪仗队庞大。

(10)绸缪:缠绵。

(11)洋洋习习:庄敬和调。

(12)羽衣荷袂:比喻仙人衣服华美飘逸。

(13)提炉:悬吊于手柄上的香炉。

(14)这里应为排箫。

(15)赤水:神话中河名,在昆仑山东南。值:符合。珠林:长于赤水边的树,干如柏,叶皆为珠。昭虞:即《大韶》,也称《箫韶》、《昭虞》,这是周代“六舞”之一,由九段组成,所谓“箫韶九成”,相传始于舜时代,周代用以祭祀四方。

(16)木红:深红色。

(17)六合:南宋·曹勋《东方第一枝?元夕》:“宝苑明春,青霞射晚,六幕云闲风静。”“六幕”即六合,天地四方称六合。三清:道教称玉清、上清、太清为三天,也叫三清。

(18)八音:金、石、丝、竹、土、革、匏、木八类材质所制乐器称为“八音”。六律:古代乐律分为阳律(黄钟、太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吕(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各六,共十二律。

(19)篆袅:古人将香制成各种形状,如篆字形,这里是写金香炉内燃着的篆字香飘出袅袅轻烟。

(20)华胜:中国古代妇女插戴的一种头饰或额饰,《山海经》、《云笈七签》等书里对西王母头饰的描述都为“戴胜”,“胜”也称玉胜、华胜。贴翠:一种在饰物上贴以金或翠鸟羽毛的工艺。

(21)沙棠:传说中的果子,红色,味如李子,食之可御水不溺。

(22)万岁冰桃、千常碧藕:都是传说中神仙食物。常:古制七尺为一常。东晋·王嘉《拾遗记》卷三“周穆王”有记载。

(23)上元:上天根本之道。

(24)避席:古时位尊年高者敬酒,被敬者要离开座位逊谢,称为“避席”。

(25)璈(áo):一种古代乐器,以十面或十面以上的小铜锣编悬于木架上,用木棰击之。

(26)金:指钟类乐器。

(27)石:指单磬。

(28)磬:应指编磬。

(29)柷(zhù):古代打击乐器,击柷乃乐起,击敔(yǔ)则乐止。

(30)调度:这里作指挥讲。

(31)诸仙女奏乐一段见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西王母传》、《太平广记·汉武内传》,仙女名字各书所记大同小异。

(32)沸玉笙:元·王恽《游长春宫》:“鸣珂振毂满重城,花底春光沸玉笙。”

(33)灵歌雅韵出层城:唐·张仲素《上元日听太清宫步虚》:“灵歌宾紫府,雅韵出层城。”层城:昆仑山有层城九重,分为三级,下曰樊桐、中曰玄圃、上曰层城,即天庭。

(34)格:有推究、标准、感通之意。这里作准则讲。

(35)徽:美好。

(36)飘然转旋,嫣然纵送: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和微之》:“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

(37)白居易《霓裳羽衣》诗:“繁音急节十二编,跳珠撼玉何铿铮!”

(38)释神:即佛教神仙,这里指观音。

(39)有容德大:《书·君陈》:“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40)致中致和:《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

(41)《史记·周本记》:“穆王即位,春秋已五十矣。??????穆王立五十五年,崩。”也就是说,穆王五十岁即位,在位五十五年,卒时当为一百零五岁。

(42)灞水:在陕西。

(43)玫瑰:本指美玉。

(44)五弦琴:是古琴极罕见的一种。传说古琴是由伏羲氏所造,为五弦,后来周文王和武王各加一弦,便定为七弦;也有说是舜做的五弦琴,后来加成七弦。可见,古琴在周之前应该都是五弦。而在周朝,古琴的琴弦也还略有增减。

(45)以上除“天真”外,均为笔者虚拟的琴名。

(46)步虚:即“步虚词”,是道教的一种文学样式,常配乐歌唱,与游仙诗略有不同。

(47)典赞:即女官。隋朝女官制,设六典:典琮、典赞、典栉、典器、典执、典会。

(48)云锣:即璈。羯鼓:南北朝由西域传入内地。

(49)筚(bì)篥(lì):竹制簧管乐器,起源于西域龟兹国。

(50)筑:似筝,十三弦。

(51)编钟:十六枚一组。鎛(bó)钟:十二枚一组。

(52)灵壁石编磬:十六枚一组。和田玉特磬:十二枚一组。

(53)方响:铜制打击乐器。

(54)铜点:打击乐器。

(55)大麾:古时乐队指挥所用。

(56)修身理性:见东汉·蔡邕《琴操》。(《琴操》是否为蔡邕所作,一直存有争论。)

(57)《九歌》:《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九章》:《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

(58)若英:香草杜若的花。

(59)指月升日落。

(60)玉虚:太空。

(61)寻:八尺为一寻。

(62)芽茶:最嫩的茶叶。

(63)宝算:寿数。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