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花神记之天上> 第二章 仙山灵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仙山灵境(2 / 2)

殿阁两厢环绕花房,左称“崇秀”,为春、夏花仙居所;右作“敬香”,为秋、冬花仙居所,亦是花仙们静修之处。灵华宫内极少镶金饰玉,多以鲜花芳草装点栋梁、门窗,亦或为帐幔、或为杯盏,俱都是取其天然之美。只有御芳殿上的主座乃是一张紫玉打造的四季花椅,椅面为莲花,椅背、扶手、四足都是依四季花卉枝缠藤绕、花叶相映之形而琢就。

灵华宫外花似锦、草如茵,仙霭缭绕。须陀河上凤翔鱼跃,中有小洲,名曰“长乐洲”,上有琼林瑶圃耀如冰雪。灵华仙境内别无其它仙第神府,乃是花神与群芳的一处逍遥地。花神领花仙们除了敬修神仙功课外,无非是花间嬉戏,月下歌舞。花神从不愿意在仙子面前作出什么势派来,只对她们是敬爱有加,十分庇护。仙子或有小小过失,花神也不过婉言轻责两句而已。花神素来解花语、体芳心,常为花仙摒愁抒怀,虽为上神,倒如护花使者一般。花仙们自然敬重花神,也感其关怀情意,又慕其神采风韵,心中便视他亦如兄长,更似知音者也。

此刻,又是明月初现时,灵华仙境全在一片清辉之中,那些花儿越发显得千娇百媚,连河中的虾蟹都来在岸上痴看不已。

花神一身冰纨(19)所裁的墨彩纹仙衣在香风中轻轻飘动,头上青发垂流,胭脂海棠花饰系于额前,红流苏搭于胸前,有那冰纨衬托更显鲜艳无比。众花仙笑道:“花君真好仙品也,倒把我们给比下去了。”花神摇手自谦道:“不敢,不敢,诸位姑娘都是冰清玉润,娇容良质之属,上承天神魄,下秉地灵气,更有日月精华相培就,岂是我辈堪比较者。”梅花仙红雪笑道:“花君太过谦了,还记得王母曾说过,花君是花中极品,心性至纯至灵,乃是无双之才,所以才做得花神。”花神忙说道:“那是王母谬奖了。想当初寂寞伤怀时,我自忖不过是一愚钝蠢物而已,岂能入群芳之列。且随风飘摇,无可生根。幸得偶遇一上仙携我渡离恨海,来到这仙山神境,得与姑娘们芳邻常伴。如今倒忝立群芳之上,真乃愧无敢当。只求能护花容,慰芳心,勉尽职责而已。”石榴花仙茜姝笑道:“花君修行精深,道行远在我们之上,自然可做得上神的。若是换了别个,我们也不服。再者,花君待我们之情,我们都心中了然,要没有你,叫我们又何可依恃呢!”花仙们都说此话一点不错。花神一时没有说话,却在心中自语道:“她们如此天真烂漫,至纯至清,都视我为知己者,以我为可依护者,此固然是我素来愿望。只是人间有狂飙,岂天上就无骤雨?我虽位在神榜,对她们百般呵护,却也难保一无伤损,此亦为我向者之忧郁也。”花神在心里叹了一声,转面来对花仙们说道:“难为仙姑们对我一片心意,我更应倾心相待。惟愿我们花朝月夕永相伴,天上人间俱欢颜。”花神让淳郎把琴取来,又指着那些虾蟹对花仙笑道:“莫负良宵,不如歌舞一回,好让他们也乐一乐。”花仙们都笑了,于是这个拈只虾,那个捉个蟹,都放在花间石上好瞧热闹。

花神坐在石台上,将琴置于膝上抚弄起来,淳郎等仙童也都吹箫鼓瑟一起作乐。众仙们花影婆娑,舞姿翩跹,真如红袖动赤焰,绿腰迴清风。只听花神唱道:

倩(20)得红香传四方,

云度弦歌张夙望。

我是殷殷护花郎,

为卿拳拳为卿忙。

愿天上人间,珍重芳魂,

莫助风雨使断肠。

花仙们则且舞且歌,听她们唱的是:

月盈盈,

照我红装,

舞动仙尘水微茫。

劳君为我谱宫商,

清音传解衷肠。

怕向东风,

绮梦无常,

谁惜芳心谁怜香。

愿天上人间,朝朝暮暮,

与君共久长。

一时间,舞方歇,歌又起,如此反复,已是歌咏五六阕,舞蹈三四回。引得林中鸟兽、水中鱼也和声附韵地助兴一番,好不快活自在。直到桂殿渐隐光华时,方才停止。鸟归琼林,鱼潜碧波,花神与仙子们已回到宫中,却还在说笑,小童们则都去睡了。

菊花仙九华想起一桩事来,笑道:“我还记得那个书生侯崇高,爱菊都成痴了。不仅家里到处都栽满了菊花,连房顶上还摆了几盆,说是神仙过路也能看得到。那年,我去看这些姐妹们,正巧侯公子在弹琴。听他弦上之意,倒是赞我们别具风采,自成雅韵。若是没了菊花,他哪里还吃得下饭,睡得成觉!就连读圣贤的文章,也须得就着菊香,才更能明彻理义呐。我见这侯公子虽然有些痴了,却也真是个知花爱花人。为了谢他这一番心肠,,我就和妹妹们随着他的琴音舞动起来,倒把他给吓了一跳。他停下手来,我们也停了,他又弹起来,我们也再起舞。他又起身把门窗个关上,再弹,我们也摇曳如初。他到底是书生,十分的想不通,还只说一定是自己看花了眼。第二天一大早起来,侯公子又抚琴一番,见我们还如昨日一般音起花动,音止花歇,这才欣喜得不得了,对着我们是揖了又揖,拜了又拜,说道:菊,真知音也!”还没说完,大家都笑了。

那牡丹花仙绿绡笑道:“好个书生,倒让你给遇见了。”

“怎么,那些文人墨客为你痴狂的还少么?这样的书生就不能让我们也遇见一个!”九华一句话说得大家又大笑起来。

花神笑道:“侯公子为花如此痴迷,的确是可爱可敬。凡间并不乏爱花之人,只是如侯公子者倒不多。这世间花如海,人如潮。人为花忙,人为花乐,却又几人为花思,为花想。更有几人以花为知音呢!知音者,是知其心声。人解花语,花知人心,诚互为良友也。九华,你当善待侯公子,更宜侍时开导于他,爱花不必过于痴迷,以免自误。”菊花诺然。

石榴花仙茜姝说道:“这世上之人,为一人一物非此即彼。就如待花,任意摧折者也太过狠心了,嗜花如命的又未免太痴了。还有那等好事之徒,用些酸溜溜的句子把你我姐妹都编派尽了,真正是无事生非!”

“可不是嘛,”其余花仙都说道:“既有好笔墨,怎么不能挣个状元公做做!”玫瑰花仙芳霭则嚷道:“亏他们只知道拿我们做文章,却并不知我们本性如何,就说三道四,牵强比附的。什么‘妙笔生花’,不过是秃笔生是非罢了。”花仙们听了已是笑倒一片,花神也觉好笑,对芳霭说道:“有你这句编派,也够他们受的了。”见大家渐渐止了笑,花神才又说道:“玩笑归玩笑,你们也不必太把那笔墨上的东西放在心上。但凡世上所有的事物,自然是要被人拿来议论的。人议论你我,你我岂又不议论他们的。”花神起身度了两步,接着说道:“花草有千百种,人也有千百种。有人看你我是神仙,也有人拿我们当作妖魔。就是那人看人,也是善目看是人,恶眼视为鬼,岂有常理可论。自来,文人骚客借物借景咏怀比兴,无非以个人之眼界胸怀落笔着墨,并不能兼顾万事万物的天性,这也是人情所致。固然,也有些轻薄文人,以贵贱、高下之分辱没百花,甚无道理!也有一种人,讲究世法平等,视百花百草都是一样的天地菁华,并无厚此薄彼之意。不过是个人情愫所在,偏爱某种花草,多美言两句,也是自然的。或者,一景在目,润其笔端,写出好句子来,倒是替姑娘们传名一番。比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21)’、‘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22)’、‘其在晨也,灼若九日之栖扶桑;其在夕也,爽若烛龙之吐潜光(23)’、‘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24)’、‘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25)’、‘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26)’、‘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27)’、‘色湛仙人露,香传少女风(28)’,虽别无华丽辞藻,却能尽传神采。”听到此,茜姝便笑道:“果然好句子。常言说凡事不可一概而论,想那些读书人手中,有秃笔,更有妙笔。只是我们本来就是花,再经那妙笔写出生花句来,岂不是花里看花花更发了!”说得大家又都笑了起来,说道:“偏你和芳霭伶牙利齿的,倒像是一对亲姐妹似的。”花神笑道:“茜姝这话也有些意思。凡一切事物入了诗文,或赞其美,或讽其丑,都立刻成了典故。后人便循此成例,亦如是说,以至美的更美,丑的更丑。然而文人际遇,一时天上,一时地下。或将此花喻为君子,或把彼花比作小人,借花抒情,总难中肯。倘若你我为此耿耿于怀,则实于清修无益,故而,我一再劝告你们,万勿以世人好恶而自扰。想人间四时,万物荣枯,皆非你我心力可更变,一切善恶、美丑、雅俗,也非尘俗中人尽能参透了悟的。凡应景文章,实实虚虚,中间情怀,或抑或扬,纵然可以传流千古,也都不能作为定论。‘花里看花’说到底,不过是各成虚空罢了。只有花性人心互为成全,才能保得百花年年有今朝。你我日日修行,若要精深,也还须借人心之力啊。”花仙们听了花神一席话,都道是然。芳霭则对九华玩笑道:“即如此,你可要看好了那位侯公子的心哦!”九华嗔道:“别胡说,花君可是这个意思吗?”大家也都与九华玩笑起来。花神见时辰已晚,便说该歇息了,这才都散了。

注:(1)圣观音:为佛教密教六观音之首,也称“普陀洛伽山观音”,另有千手观音、马头观音、十一面观音、准提(意为心性清净)观音、如意轮(手持如意宝珠和宝轮)观音。

(2)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教主。

(3)东方琉璃光佛:也称药师佛,他与中方释迦牟尼佛、西方阿弥陀佛被称为三世佛。

(4)摩柯迦叶:意为少欲知足,去离烦恼。

(5)赍(jī):拿。

(6)菩提树:即荜钵罗树,相传释迦牟尼佛于此树下顿悟,故曰之菩提树。“菩提”为最高智慧之意,亦为觉悟真理的意思。

(7)帝释天:欲界诸天之一。大梵天:色界诸天之一。鬼子母:守护佛法的诸天之一。

(8)孔雀明王:明王为佛的轮身,此明王因身坐于孔雀上,故名。十六罗汉:依玄奘法师所译经书记载,为:宾度罗跋罗度阇(shé)、迦诺迦伐蹉、迦诺迦跋厘堕阇、苏频陀、诺矩罗、跋陀罗、迦理迦、伐罗弗多罗、戍博迦、半佗迦、罗睺罗、那伽犀那、因揭陀、伐那婆斯、阿氏多、注荼半陀迦。

(9)八部天龙:天、龙、夜叉、乾闼婆、紧那罗、阿修罗、迦楼罗、摩挞罗迦。千手观音、马头观音、十一面观音、准提观音、如意轮观音见注(1)。二十一圣救度母:为藏传密教观世音菩萨之二十一化身(救度母、救灾难度母、救地灾度母、救水灾度母、救风灾度母、增福慧度母、救天灾度母、救兵灾度母、救狱难度母、救盗难度母、增权威度母、救魔难度母、救畜难度母、救兽难度母、救毒难度母、伏魔度母、药王度母、长寿度母<即白度母>、宝源度母、如意度母)。四大天王:多闻天王、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五大明王:中央不动尊明王、东方降三世明王、南方军荼利明王、西方大威德明王、北方金刚夜叉明王,是为密教五大明王。

(10)度外:即花神不在佛。

(11)砗磲:大贝壳。

(12)说法印:拇指与中指相捻,余指自然舒散。

(13)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庐山虎溪三笑亭对联: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14)理境:道理境界。

(15)跏趺:出家人的一种坐姿,有全跏坐、半跏坐之分。一般佛像里如来是全跏坐,菩萨为半跏坐。印相:佛像的手势。

(16)菩提子:菩提子并非菩提树所结果实,而是草、木植物的种子、坚果果实或其根及根茎之节瘤。碧玺:一种透明度较高的宝石。蜜蜡:琥珀的一种。金沙石:一种不透明的矿石。

(17)金蟾子:及莲花、凤眼、龙目、金线都是指菩提子的花纹、形状。

(18)持珠:即念珠。佩珠:亦称戴珠,即手串。供珠:作者自拟,用以供于佛前。参考焉敬新、焉晓慧所著《佛珠的鉴赏与收藏》。

(19)冰纨:指雪白细腻的丝织品。

(20)倩:请的意思。

(21)引自《诗经·国风》。

(22)引自西晋·陆凯《赠范晔梅花》。

(23)似为西晋·傅玄所作赋中咏石榴花之句。“烛龙”:传说中的神兽,人面龙身,口衔烛火,在西北无日处照明。《山海经》等书中有记载。

(24)引自南朝·梁·沈约《咏芙蓉》。这里的芙蓉是指荷花。

(25)引自南朝·梁·刘孝威《采莲曲》。

(26)引自唐太宗李世民《赋得残菊》。

(27)引自唐·李峤《桂》。

(28)引自李峤《萱》。萱草,即金针菜,也称忘忧草、宜男草,常以萱象征母亲。

</即白度母>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