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安身立命
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莫名其妙的回到了宋朝?仔细回忆下当时的情形,台风?大概是因为台风的高速转速在某种特殊条件下,打开了时间通道。想来想去也只有这个解释比较科学。iphone手机不知道在宋朝能卖多少钱?希望不要贬值。。。。。。钱包里的人民币。。。。宋朝的人肯定还没有接受马列主义思想教育,当然不认啦。。。还有就剩下12克拉的鸽子蛋钻戒了。。。。。。
算了,既来之则安之。发生这样的事情谁也没有办法。生活就像那啥那啥,既然你无力抵抗,就放开了享受吧。人饿了总要先吃东西,还是想想在这个地方怎么糊口吧。好心的村民安顿我在村子里住了一晚,既然现在起床了,就起来和大家打个招呼,顺便打听下现在的情况。
收留我的村民就是昨天和我说话的那个老头。姓马,四十多岁的样子,没有印象中封建社会老百姓苦大仇深的满脸皱纹。衣着虽然不是绫罗绸缎,但是也朴素干净。看来历史上记载宋朝的经济发展的不错是真的,人们生活水平普遍不错。“马大哥,多谢收留。您起那么早啊?”
“哦,兄弟起来了。下旬是本地岳庙社火,所以早早起来备些木料,想做了器具拿去变卖,换些个银两。”
“马大哥还是手艺人啊?”
“啥手艺人。就是胡乱做些桌椅板凳,换些酒钱。”
“对了马大哥,敢问此间何处啊?”
“哦,此间乃是郓州,不过前几天听说朝廷改郓州为东平府了。”
“东平府?是不是山东的东平府?”
“兄弟说哪里话?不是山东的东平府还能是哪里的东平府?”
“东平府?那不是宋江要攻打的东平府?”
“宋江?。。。。。兄弟快莫说了。。。今年也不知是犯了那方太岁。先是听说辽东一带山神土地相争,地裂山崩。然后宋江在山东造反,就在东平府的梁山泊,距此不远。也不知朝廷能不能快快剿灭,可不要让贼人波及我等。”
“辽东一带地裂山崩?应该是前郭地震,看来这是赶到了宋朝。想不到宋江也在这一年造反,难道我冥冥之中和宋江有缘分?”
“兄弟你莫不是要去投贼寇?竟然说和宋江有缘分?”
“我是宋江他祖宗,还和他有缘分。闪瞎我的氪金狗眼了。”
“。。。。。。。兄弟说的。。。是哪里的胡话?。。。。”
“好了,不多说了。马大哥,我孤身来此身无长物,也不会什么糊口的手艺。想和你学学木匠活儿行吗?”
“那有个啥嘛,兄弟想学,自来学就是了,还怕我不教你啊。不过这木匠活儿也不赚什么钱,兄弟若真想安身立命,何不去学学铁匠活儿。朝廷现在连年征战,边疆多有战事,南方又方腊造反。这且不说,就是在乡里打造农具也颇得自在。不过看兄弟你长得斯斯文文,应该是读书人吧?怎么会流落至此啊?”
“哦,我本是江州人氏,本是乡间读书人。后来一时气愤得罪了当地恶霸,全家被害,侥幸逃身至此。谁知前日在山间小道上路遇强人,抢了金银细软。推下山来,幸得不死。但是脑子里混混沌沌,竟不知所以了。”
“难怪你昨日胡言乱语。说的什么我不甚明白。”
“那马大哥,村里可有铁匠和读书的先生?”
“有,村头我兄弟就是昨天在我旁边的,马老二就是铁匠。村里还有个读书人叫易布,家道中落,父母早亡,家中再无亲人,所幸祖上留下几亩薄田,耕读为生。听说明年要进京考试,也不知能不能考得上。”
“哦,那如此,还请马大哥代为引见。小弟还是先易后难,先和马大哥学学木匠活儿吧。”
“好说,好说。”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就一直在马大哥家里学做木匠活儿。我推脱不想再回忆以前的事情,没有告诉他们我的名字。久而久之,他们也不再问我。其实以前看过的书不少,可是真正实践是另一个回事儿。手艺人的技术不是看看书本就能会的,需要一次又一次的实践练习。其实这种现象在我看来应该是一种物质记忆的过程,在一次次的练习中手和脑会逐渐的对经常做的事情产生记忆保留。久而久之手就自动知道在什么位置该用多少力道,脑会自动分析在什么地方该怎么做更好。这也就是有时候,人处于失忆状态,但是会自动的掌握一些过去经常操作过的事情。这是一种隐性记忆。
看着我满手水泡的双手,和地上横七竖八的桌子腿儿,板凳腿儿。我感觉马大哥已经开始在心疼自己的木料了。不过木头的废料也不是没用的,可以拿去烧柴啊。对于在马大哥家白吃白住,我也有点不好意思。所以做饭的活儿,我就抢着干了。看着满桌子香喷喷的菜,马大哥和他媳妇看的眼都呆了。明显感觉到马大嫂有身为女人产生的莫名失落感。
“哎呀,当家的你看看,这兄弟做的真真比那东平府雁来楼的还好吃啊。”
“哼,说的好似你去雁来楼吃够一样。那种地方是你去快活的?”
“看你个死鬼就没见识,老娘上月去给雁来楼送菜,看见掌柜的招呼一桌客人,那菜品真真的。。。。。”说着说着都感觉马大嫂哈喇子都快流一地了。为了不让马大嫂的哈喇子流在菜上,让我没法下筷。我及时的把马大嫂从想象中拉了回来。
“马大嫂要是吃着还顺嘴的话,以后这烧菜做饭的活计不妨就交给我了。”
“那那成啊,兄弟你是客,哪有让客做饭的道理。莫听那婆娘乱嚼舌根子。”
马大嫂一听火气就上来了,翻了我一眼。冲着马大哥说:“死鬼,你说哪里话。兄弟一片好心,你不接着也就罢了。为何要拖将到我身上?再说了兄弟也不是白吃白喝的人。”说完又用眼角瞟了我一眼。
唉,寄人篱下。受点白眼就收着吧。“嫂嫂说的是,马大哥这就是你的不是了。兄弟别无长物,也就能做些炒菜做饭的活计。还望马大哥,马大嫂莫要嫌弃。”
“就是,再说了做饭用的也是咱家菜咱家米,也不让兄弟掏一个子儿。”
“你这婆娘竟些胡说,兄弟这么好的饭菜还堵不住你的嘴啊?兄弟见笑了,妇道人家,莫怪,莫怪。”
于是我就在宋朝找到了我的第一份工作,给马大哥家当厨师。包吃包住,工资没有。看来不用多久,我就会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在成为了一个差不多的木匠以后,为了早日实现我的理想目标,我每天都去铁匠马老二那里进行进修学习,希望早日成长为一个很优秀的铁匠。
但是,谁知道当铁匠比当木匠还要累的慌,一天当当当的敲来敲去的敲你大爷啊,弄的人就烦了。可是,当铁匠真的好赚钱的。看马老二明显比马老大胖的多,为了人生理想,继续努力吧。在不知道打了多少铁器了以后,我确信自己已经熟练掌握打铁的要领,我决定给自己打一把武器。这乱世年头打一把防防身也好。于是我就回忆以前看过的唐刀的夹钢技术,然后在刀背上涂上泥巴,进行淬火。其实这是做日本刀村正的技术,好的村正是在淬火的一瞬间自动弯曲成弧线,由于刀背上涂了泥巴,在淬火的时候冷却时间不一样。这样刀刃就比较坚硬,刀脊比较有韧性。在设计的时候,加入了苗刀的长,和户撒刀的厚。这样让刀的打击面积增加,又提升了刀的抗击能力。虽然很想把藏刀的浑厚也加入,但是我想我打出来的话,加上苗刀的长,应该没几个人使得动了。最后的成品类似一把很奇怪的斩马刀。我把刀用油布包好埋在老马家后院里,平时也不怎么用,拿出来显摆不好。
然后没事了去调戏一下,村里的那个读书人。通过交谈,我知道他姓易名布字之扬。是个宅男,平时不怎么出门。你不去找他,他几乎不会去找你。听说读书还不错,明年就要进京赶考了。和文人最容易交流的方式就是说文解字,以诗会友。古人常说自己多么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其实是因为,古代读书用的是竹简,一本书就占了大半车了。而且,古代人比较穷。能看五车书那是比较牛的了。我记得以前历史课本里说西汉时东方朔一次向汉武帝上奏,光竹简就好几个人抬上来的。那么算下来学富五车也没几本书了。老子上完大学读了二十几年书,这么算下来,那我不是学富几百车了。“君子远庖厨,兄台每日沉溺易牙之道,有辱斯文啊。”
“你知道个屁啊,君子远庖厨,是说君子不应该因为别人工作低贱而去疏远他。这才符合孔孟的仁义之道。你看看你那个说法除了抬高自己的身价,哪里有一点圣人的仁爱之心啊?”
“这个。。。。。。。。”
正当易布犹豫的时候,忽然外面传来马嘶人沸声。出事了。。。。。()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