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后来,笑乐神扭头看我时的忧虑眼神,我才意识到那声音究竟是什么动物吼出的,似乎他并没有得出确切的结论。
在夜晚的山谷里遇上传说中的金牛,对我们这些喜欢探秘的人来说,理应是件十分高兴的事。可我并没有丝毫的开心,唯恐半夜里遭遇金牛偷袭,到时候不但没抓住金牛,反倒落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场。
这么想时,一种莫名的恐惧感油然涌上心头!
我再也不敢睡了,睁开眼透过窗玻璃望着外面,夜空的一轮月亮,仿佛已出嫁的姑娘,毫不羞缩,光明和轮廓都清新刻露的淋漓尽致,烘衬着浮躁的夜景:原野地里的小虫琐琐屑屑地在夜谈;还有不时传来蛙群齐心协力地干嚎,断断续续地声浪仿佛锅里水发沸似;毫无疑问,那是昨天下雨时积存的一汪水里面的青蛙在作怪。月光射不到的阴黑处,一丝萤火忽明忽暗,犹如传说中金牛的微绿的眼睛在窥视。
若是没有金牛,那微微泛绿的眼睛又是什么?难道真有金牛?
下半夜里突然传来‘鬼------有鬼啊------’急促的吆喝声,好像就在我的帐篷外。本来我就处于似睡非睡的懵懂状态,听到这样急促的吆喝声我骨碌爬了起来,揉了下惺忪的两眼,然后向外面望去,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便侧耳贴着帐篷聆听刚才那喊声到底发自哪儿?待我耳朵刚一贴上帐篷马上便有“笑哥,你快起来,去那边看看啊”的喊声传入耳鼓。听这声音非常熟悉,当即我断定是荷露皎:是什么事情让她如此惊恐,发出急促地喊叫?竟把我睡得帐篷误认为笑乐神睡得那个帐篷,“这里面没有笑乐神。”我迅速拉开帐篷的拉链探出头来告诉她笑乐神在那个帐篷里。想必她听后一定十分难堪。却由于夜黑看不到她脸上的表情是个什么样子,只听她说刚才她看到一簇火从这里飘过,去了那边的坟头上。也许她是借这个话题故意引开我的注意力,来使自己尽快摆脱掉一秒钟之前陷入的难堪困境。
我也只得借这个话题问她,“你是不是说有鬼火?在管仲墓上?”我惶恐地瞪着两只大眼睛望着她。
“好像是一阵咚咚的跑步声,又好像是马蹄疾驶奔跑的声音,从我帐篷旁窜过的时候我看到的却是一簇移动的蓝色火苗,伴随着疾驶奔跑的声音向那边坟头上移动。”
“疾驶奔跑的马蹄声?”
“好像比马跑的要慢很多,发出的脚步声显得有些沉闷。当时,我想是不是傍晚的时候我们看到的那头牛啊?可又一想,为啥身后还跟着一簇蓝色火苗呢?”
这个时候笑乐神他们几个听到我和荷露皎的讲话声相继爬出帐篷。笑乐神说荷露皎说的那蓝色火苗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鬼火。夏天的夜晚,郊外旷野或古坟地附近,有时会出现蓝绿色的火焰,若隐若现,飘忽不定。过去在农村流传着这样一种传说,人死后会变成鬼,鬼害怕光,所以白天不敢出来,只在晚上出现。所以,我们便会在坟地或荒野,有时会看到一簇簇绿幽幽或浅蓝色的火焰,跳跃不定。更奇怪的是:它会跟着人走,你停下来它也停下来,你跑它也跟着你跑。有人便说这是‘鬼’在夜间出门照路的‘鬼火’。还把‘鬼火’添枝加叶,说成是什么阎罗王出现的鬼灯笼。
“那为什么它还会跟人走呢?”荷露皎还是疑惑重重。
赵倩茹接过话题说道:“这个疑惑问得好:由于民间不知‘鬼火’成因,只知这种火焰多出现在有死人的地方,而且忽隐忽现,因此称这种神秘的火焰作‘鬼火’。认为是不祥之兆,是鬼魂作祟的现象。那我们首先得弄清楚什么是‘鬼火’?其实‘鬼火’就是‘磷火’。那什么又是‘磷火’呢?我们大家都知道人的骨头里含着磷,磷与水或者碱作用时会产生磷化氢,是可以自燃的气体,在夜间,特别是没有风的时候,空气一般是静止不动的。由于磷火很轻,如果有风或人经过时带动空气流动,磷火也就会跟着空气一起飘动,甚至伴随人的步子,你慢它也慢,你快它也快;当你停下来时,由于没有任何力量来带动空气,所以空气也就停止不动了,‘鬼火’自然也就停下来了。这种现象决不是什么‘鬼火追人’。”
“大晚上的也没有人来回走动啊,那一簇火咋走动,去了管仲墓上呢?”荷露皎还是不明白。
她这么一说让我想起傍晚看到的那头所谓金牛,“是不是那头金牛从这里走过呢?”
一听说那金牛就在管仲墓那边,孟二狗便一下子来了精神,“那我们何不赶紧过去逮住它圈养起来,也好为我们创造点财富。”
说完他便拔腿急匆匆朝那边跑去,似乎跑慢了就让那头金牛给跑掉。却被笑乐神一把拽回来,“别去了,去了也是白跑一趟。白天我们都观察过管仲墓,那上面没有茂密的树木也没有杂草荆棘,哪能藏得下一头那么大个的牛呢?充其量它也只是打这里路过,没准现在它去了牛山上哪个角落藏起来了。”
“去了牛山?”孟二狗绕下头皮,觉得笑乐神的推断有道理,“那我不是白高兴一场啊。”
“也就是说,金牛从这里走过时将那簇火带到了管仲墓上。”我说,“真可惜,失去了看到它的最佳机会。”
荷露皎点了点头:大自然真是神奇百怪。她似乎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其实在我们中国对鬼火的传说有很多:清朝家蒲松龄所写的《聊斋志异》中就经常提及‘鬼火’,而民间则认为是阎罗王出现的鬼灯笼。然而早于南宋已有人明白磷质和鬼火出现间的关系,例如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就提及‘予年十馀岁时,见郊野间鬼火至多,麦苗稻穗之杪往往出火,色正青,俄复不见。盖是时去兵乱未久,所谓人血为磷者,信不妄也。今则绝不复见,见者辄以为怪矣。’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第九卷》更直接写道:‘磷为鬼火’。
就是在世界各地也有关于鬼火的传说:例如在爱尔兰,‘鬼火’就衍生为后来的万圣节南瓜灯。安徒生的童话中也有以鬼火为题的故事《鬼火进城了》。据说当德国炼金术士勃兰德在1669年发现磷后,就用了希腊文的‘鬼火’来命名这种物质,但该希腊词亦可解作“启明星”,没有证据当时他就是借了‘鬼火’的意思来命名‘磷’。
这一整夜,由于恐惧心理作崇我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加之连日来急匆匆赶路的疲倦,和太多太多的疑问让我一时找不到答案,它就像幽灵一样每时每刻都在脑海里纠缠不散。但想起昨晚赵倩茹对‘鬼火’深入浅出的解释,才多少让我消除了些许不安。
直到天蒙蒙亮的时候,实在睡不着的我便悄悄走出帐篷,发现守夜的人竟是孟二狗。下半夜我们在讨论‘鬼火’的时候笑乐神让我们去睡觉,由他来值班守夜。为什么现在竟是------?于是我在附近开始搜寻笑乐神,却一直没有发现他的踪影。顿时我不禁心生疑窦,笑乐神的突然失踪让我像失去主心骨似坐立不安。很想摸出帐篷去茫茫山野上找找,却又怕遇上那头传说中的金牛受伤害,只好乖乖返回帐篷睡觉。
过了没多会儿,当我再次走出帐篷,确见笑乐神和孟二狗两人坐在一块石头上聊天。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的,待我走近他们想问清笑乐神刚才的去向,却清晰地看到笑乐神的眼睛有些臃肿,嘴唇微微发紫,显然是过度疲倦的症状,但他的精神状态还蛮好。
“你去哪儿了?”
“没去那里啊。”他回答的非常自如。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似。
既然他不想告诉我,我也就没必要追问下去。
...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