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三国小军阀> 第十四章 多事之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四章 多事之秋(1 / 1)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深秋时节,渔阳城的夜空是那么幽蓝幽蓝的,令人浮想联翩。夜空更像一条无比宽大的毯子,满天的星星像是缀在这毯子上的一颗宝石。

秋夜朦胧,凉风习习。渔阳城内万籁俱寂,灯火阑珊,如此深夜之中,却依旧有人没有休息,这个人当然就是我们的主人公周辽。

国师府邸的屋顶上,周辽静坐在那里,显得有些落寞,长夜漫漫,周辽难以入寐,只好独坐在屋脊上感慨人生。秋夜很静,静的让周辽挺害怕,毕竟人生来就怕孤独。周辽现在回想起以前,其实挺美妙的,不论是未来世界做推销员的日子,还是当山大王的三年,都值得周辽用一生去仔细品味。看着一只只飞鸟从自己头顶优雅的掠过,看着月光下的柳树优美的身姿。看着倒映月光的湖水变成银蓝交错的颜色。

看着这一切,周辽也有些疑惑,不知从何时开始,自己如此多愁善感了,也许是因为这颗多愁善感,悲天悯人的心并不属于这个时代吧。正因为有这颗心,才使周辽和这个时代其他杀伐果断的军阀有所不同。

周辽喜欢仰望星空,所以有时也会畅想未来,不过仰望星空虽然富有激情,但还是需要脚踏实地,才能真正实现周辽的未来。

仰望星空是青春的理想。

脚踏实地是人生的希望。

如今周辽的初期目标都已经完成,周辽需要做的,只有等。所以,不知不觉间,周辽等过了秋天,等过了寒冬,等过了中平四年。

中平五年的春天来得晚,周辽来到这个动荡的世界,已经四年了。距离湘儿离开周辽,也将近一年了。

时间过得很快。在过去的时间里,随着张纯的一万五千新军扩编完毕,张纯的权势日盛。张举却无可奈何,因为杨三宝的兵马迟迟未到。

杨三宝没来,也是周辽的失策,他本以为杨三宝会离开调兵开赴渔阳,却没想到杨三宝根本没有能力调集幽燕的各部兵马,这些兵马大多数是张举招安的流民盗匪,平生各自为政,张举虽然任命杨三宝统领各部兵马,但各部兵马根本没有把杨三宝放在眼里,依然我行我素,所以杨三宝一直未能调集大军。

乌桓大人丘力居率胡骑不时南下,劫掠边民,张举张纯从来不会插手,因为丘力居对张举张纯是支持的,所以张纯张举不会为了几个草民和丘力居闹得不愉快。结果边疆大乱,无数人背井离乡,向内迁徙。

不变的依然是周辽,因为他在等,等一个合适的机会。

中平五年,注定是多事之秋。自打二月开始,中原黄巾余部纷纷起事。二月,黄巾余党郭太等于西河白波谷起事,攻略太原郡、河东郡等地。四月,汝南郡葛陂黄巾军再起,攻没郡县。十月,青州、徐州黄巾军又起,攻略郡县。十一月,汉廷派遣下军校尉鲍鸿进讨声势最大的葛陂黄巾。双方大战于葛陂。鲍鸿军败。次年二月以征战无功下狱死。黄巾各部此伏彼起,声势复盛。

为了应对各地层出不穷的叛乱,太常刘焉上书灵帝,建议改刺史为州牧,以重其职。于是汉朝制定了汉末最错误的一个决定,废刺置牧。

刺史虽然是一州长官,但只有监察之权,位高而权不重。州牧则不然,州牧也为一州之长官,但主管一州军政大事,职权远远大于刺史。自从汉末设置州牧以来,地方大员的权力日渐增大,离心力原来越强,逐渐有藩镇割据之势,最终成为了汉末群雄逐鹿的根源。

周辽心里清楚,此时的汉朝看似强大,但已经处于灭亡的倒计时中。一个曾经辉煌的王朝已经日暮西山了。在乱世之中,不能随波逐流,只能勇往直前。

此时大汉王朝的帝都洛阳已经春意盎然,洛阳为帝王之州。从中国夏朝开始,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时间长达1500多年,是中国有史以来建都最早、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被称为“普天之下无二置,四海之内无并雄”。

大汉的皇宫依然似往常一样气派,却失去了安宁,此时大汉朝的最高统治者正在朝廷上大发雷霆。

汉灵帝脸上阴云密布,将一封奏折重重摔到地上,怒道:“黄巾余党,怎么又反了?朕不是早就派兵将其剿灭了吗?”

“陛下息怒。”大将军何进出列道:“黄巾妖人张角早就伏诛,如今做乱的不过是一些余孽,臣已经组织兵马前往剿灭,只是请陛下增加军费。”

“朕还要修建宫室,费用已是不足。”汉灵帝摇了摇头道:“但逆贼又不能不剿灭,看来只有重设上任费了。”

“上任费。”一听这个词,满朝文武大惊失色,司徒杨彪和司空袁逢同时出列劝谏道:“请陛下三思啊。”

所谓上任费,就是买官钱,汉灵帝在位期间因修宫殿费用不足,下令所有官员上任前要先交一笔上任费。后来发展为大肆卖官鬻爵。曾经有一个叫司马直的清官,因为交不起上任费,被迫服毒自尽。汉灵帝得知此事,一度中止了卖官,现在为了剿灭逆党,汉灵帝将再次开始新一轮的卖官鬻爵。

“两位爱卿可是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汉灵帝笑着问道。

杨彪,袁逢默然不应。

汉灵帝脸色一沉,道:“朕意已决,以后想任官需要到西园缴纳全部费用。”

听了皇帝这番话,杨彪,袁逢只得默默退下。

“另外,刘爱卿前日请设立刺史的奏疏朕已经看过了,朕以为,州牧刺史各有利弊,所以将改一部分的刺史为州牧,其余各州仍设刺史。”汉灵帝一边摇着一封奏折一边说道。

众官员齐声道:“陛下英明。”

汉灵帝道:“传朕旨意。”身边的文官听到这话立刻持笔准备写诏书。

汉灵帝道:“政化衰缺,四方兵寇,刺史威轻,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辄增暴乱。朕决定改置牧伯,镇安方夏,清选重臣,以居其任。出焉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太仆黄琬为豫州牧,宗正刘虞为幽州牧,皆以本秩居职。”

下完诏书,汉灵帝又道:“除此之外,还有各地叛乱一事,西凉韩遂屡攻不克,幽燕张举自立一方,朕决定命皇甫嵩为左将军,和太尉张温合兵征剿韩遂。至于张举就由大将军何进派人围剿,命幽州牧刘虞招降乌桓胡人。”

听皇帝如此安排,何进,皇甫嵩,刘虞皆道:“臣领旨。”

“那好退朝吧。”汉灵帝不等众臣说什么,就迫不及待跳下龙椅走了。这个烦人的朝会,他早就开腻了,只留下群臣面面相觑。

皇帝虽然下了命令,但等各地准备好要等很久,就在朝廷谋划准备之时,夏天已经来了。

周辽正在渔阳国师府的花园内赏花,突然被张举急诏入宫,周辽入宫后发现渔阳政权的核心人物都在了。而且人人脸色都很不好看。倒也是猜出来了几分。

“众爱卿都来了,现在朕有一事要对爱卿们讲。”张举道:“汉朝不久前已经命名将公孙瓒率军攻打我军,不知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应对。”

张纯麾下第一大将王政道:“公孙瓒那点兵力不足为患,在下愿意出兵破之。”

张举摇了摇头,他知道王政绝不是公孙瓒的对手。自军兵力不如乌桓胡骑精锐,就连乌桓人,对公孙瓒也是颇为畏惧,有看向周辽道:“大国师有何看法。”

周辽:“汉军来者不善,此次非由大将军出兵不可。”

“大将军以为呢?”张举又看向张纯。

“臣责无旁贷。”张纯道:“不过为了渔阳和陛下的安全,臣以为还是留吴欢和郭靖的新军保卫渔阳为好。”

“大将军所言有理。”张举皱了皱眉,张纯出兵在外,却要在都城留一支兵力,明摆着是为了威慑自己,不过大敌当前,张举只好允了。

另一方面,公孙瓒觉得渔阳兵马众多,不易强攻,于是率领四千轻骑由北方草原绕道攻打辽东,势如破竹。张纯得知后,集兵两万,直赴辽东。

中平五年秋,张纯两万大军与公孙瓒四千轻骑相遇于辽东郡国,大战一触即发。

洋葱的话:又码完了一章,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不可以帮洋葱推荐一下,欢迎大家来书评区提意见,洋葱这里拜谢了。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