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强撇撇嘴说:“兄弟,那几个家伙净出馊主意。你在城市上学,有意思吗?”春风说:“有意思。”春风感觉好无趣,很迷茫。
忙了一天,人们都很累,吃完晚饭,各回各家。
春雷、春风回到家。甄氏说:“今天,你爸去了他舅家,很多亲戚都去了,都说立君落难了。人们都说立君傻,有钱时,乱借钱;落了难,要债难。她的男人不争气,只知道吃喝玩乐赌钱。唉,立君以前多风光啊,怎么变成了这样?我真担心,立君这孩子想不开。”春风大声说:“亲戚们都是混蛋,立君风光时,他们拍马屁、沾光、借钱。立君落了难,他们借钱不还,还落井下石。”一家人都呆了。春雷说:“当年,你给她算卦,说她是百万富翁,失算了吧。”春风说:“百万富翁也架不住坏亲戚借钱,每人借几万,借钱都不还,几十个亲戚把你借成穷光蛋。好烦啊。”春风大吼一声,气呼呼回了自己的屋。
甄氏说:“春雷,春风这是怎么了,你去开导开导他。”甄氏和春雷来到春风的房间。春雷说:“春风,你……”春风抓住春雷大声喊:“立君是好人,为什么亲戚们借钱不还,为什么没人关心她?咱村的农民工当小偷,为什么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张远李近都是能人,为什么人们嘲笑他?红花她们自己找婆家,为什么都不理解?为什么?”春风想到春雨、春莲的死,立君落难,亲戚们势利,他心痛,他嚎啕大哭。
春雷说:“春风,你为了别人又哭又闹,别人看不见,不领情,这是何苦呢。人要为自己而活。”春风说:“我去院里喝酒。”甄氏说:“哎呀,外面冷,下雪了,你喝啥酒啊。”春雷说:“在屋里喝,我陪你喝。”甄氏说:“你开导开导他吧,这孩子魔怔了。”
他们炒了两菜菜,拿来一瓶白酒,把炉火生旺,开喝。春雷忽然想起了紫婍,他说:“春风,上次你算对了,我和那个人见面了,可是她又不辞而别了。你算一下,我们还能再见面吗?”春风想,一定是个女孩,这家伙是瞎闹,他说:“我不会算卦。其实,你也不相信我会算卦,只是求一个心安。不要乱想,好好创业吧。不要听他们的挑拨。你能和两个大学生合伙创业,这是难得的机遇。只要你们同心协力,一定前程似锦。”春雷说:“你说,张远、李近是机遇。他们说公司发展需要机遇。机遇到底是啥?”春风说:“你有三本书事业创业和机遇,你不看书,却来问我。你是来开导我的,我却在开导你。”春雷笑了。
他们喝酒闲聊,很惬意。最后,春雷还是禁不住弱弱问一句:“我和她还能再见面吗?”春风说:“记住,我不会算卦。给你一句忠告,相见不如不见,最美长相思念。”
春雨、春莲又浮现在眼前,立君让春风思绪烦乱。春风郁闷了,很少说话,也不笑,做任何事都心不在焉,每日迷迷糊糊。
腊月二十四。春花出嫁,沐和平全家去沐和成家帮忙。很多村里人来看热闹,亲朋好友大说大笑,只有春花不笑。新郎新娘缓缓走来,春花上了拖拉机,她流泪了。有人说,春花是哭嫁,是舍不得娘家。春风感觉,那是春花怨,那是委屈的泪水。春风知道,春花自由恋爱不成,被逼嫁。然而,知道又怎样?难道去教导大伯大娘?自己的话又有多大分量,只能引来非议。现在春花已经出嫁,一切成了定局。春风感觉自己好像是在看戏,他迷茫。
接下来,很多人来串门,人们笑谈过年,一起去赶年集,买新衣服,买年货。周围都是欢笑声。春风却是迷迷糊糊,好像是在看戏,犹如在梦中。
正月初三。
沐和平说:“春桐初五娶媳妇,我去春桐家帮忙。你们随便。”春雷说:“今天高家庄的亲戚来,我在家招待。”甄氏说:“春风,你呢?”春风说:“无所谓。”甄氏说:“你自己去呼家营吧,每年你姑姑家的饭最好。”春风说:“随便。”甄氏给春风准备了一个提包,里面是点心。春风说:“点心是看的,还得带回来,没意思。”甄氏说:“你随便,反正你姑姑也不会怪的。”春风说:“无所谓,带着吧。”
春风骑自行车去了呼家营,进门喊拜年。呼立强沏茶,呼爱国和呼立刚拿好酒,沐和玲准备炒菜。春风说:“姑姑,有两个菜就行。”沐和玲说:“虽然今年来的人少,但是宴席不能差了。”呼立刚说:“你姑姑给娘家人准备了最好的酒菜,哪怕是来一个人,也要摆大席招待。”春风说:“那我就不客气了,我不爱说客套话,今天我就吃好喝好。”呼爱国说:“就当这里是自己的家。”人们都笑了。
呼立君来了,她带来很多礼物,烟、酒、香蕉、点心。打过招呼后,她和沐和玲说了几句话,然后说:“今天有事,我走了。”沐和玲全家挽留,呼立君执意要走。人们相送,送到街上。
立君打扮普通,是骑自行车来的。当年的风光已随风而去,多少的忧伤爬上她的脸庞。开朗的她,不再欢笑,好像经历了多少沧桑。春风忽然想哭,使劲控制,泪水还是落满了衣裳。春风跑上前,说:“立君表姐,我送你一程。”
立君回头一笑,推着自行车,缓缓前行。春风默默跟随。立君说:“春风表弟,我的事你听说了吧。”春风说:“听说了。人常有落难的时候,希望立君表姐坚强。风雨过后是彩虹,困难也是一种历练。对了,你的孩子的名字已经起好了。”春风拿出纸笔,略一思考……
立君的脸上掠过一丝微笑,她接过纸条,笑着装进包里。春风说:“如果立君表姐需要我帮忙,我一定尽力而为。以后,我会经常为你祈祷,生活幸福。”立君说:“你说,我以后还能像以前一样吗?”春风说:“不能。以后,你会比以前更好。”立君说:“可是……你是算出来的吗?”春风说:“当然。不过,幸福不是等来的,必须你自己去争取。”立君抓住春风的手,高兴得又蹦又跳,她笑着说:“春风表弟,谢谢。现在的遭遇,你是不是以前就知道,为什么不告诉我?”春风说:“我提醒过你,你可能没放在心上。你要相信,风雨过后是彩虹。”立君笑了,她说:“春风表弟,你回去喝酒吧。要不我用自行车送你回去。”春风说:“谢谢,不用了,再见。”
立君走了。春风想,也许没告诉她自己不会算卦是件好事。一个谎言,给了她一个希望,一个希望,也许能帮助她走出困境。如果春雨、春莲还在,也许立君的境况会好一些。唉……
下雪了。春风抬头看天,春风希望,大雁归来时,能带来立君生活幸福的喜讯。
初五。春桐结婚,沐和平全家去帮忙。接亲是六辆车,一辆面包车,五辆拖拉机。马氏见人就说:“俺家用汽车接亲,是村里最好的,媳妇也是村里最好的,呵呵呵。”春风感觉好笑。
沐和玲家只来了一人,呼立刚,他带来了呼立君和呼立凤的贺礼一百。春风感觉,也许以后很长时间,呼立君很少来,或者基本不来了。春风默默为立君祈祷。
初七,沐春强结婚,用六辆拖拉机接亲。沐和平全家去帮忙。春桐的媳妇张大凤也去了,她长相普通,大说大笑,嗓门高,她和高秀梅形影不离。马氏到处夸赞:“俺家的儿媳妇是最好的。”春风发现张大凤不时用眼剜她,春风有一种不想的预感。
初十。春雷说:“我想请小伙伴们喝酒。”沐和平说:“好啊,一定要请贾金亮。”宴席设在春风的房间。
傍晚,十几个年轻人陆续到来。张老四夫妻、赵老七夫妻、张大多夫妻、小翠、小秀、张大凤来帮忙做菜,时常进屋搭个话。
开始,人们默默无言,只是喝酒。几杯酒后,话多起来。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他们开始大说大笑。话题主要是,干什么挣钱,有人说打工,有人说做小生意,有人说烙大饼。
菜上齐了,帮忙的都进来嗑瓜子,看年轻人喝酒。小伙伴们更加兴奋。海港说:“外村有高跷秧歌表演,咱村也该组织,不能比外村差了。”小伙伴们都很兴奋,嗷嗷乱喊。
沐和平说:“以前咱村也有过,跑旱船,踩高跷,过年过节都表演,好热闹。”张大娘说:“还有秧歌队,我会扭秧歌。”她又扭又跳。张大多说:“记得小时候,村里有果园,咱们常去偷水果。”赵老七说:“咱们去荷花塘里摘莲蓬,去鱼塘抓鱼虾。”沐和平说:“环村的小河宽又深,常年有水,有个名字水清河。有一首歌,一条水清河,流淌了几千年,俺的家乡就在小河边。漂亮的姑娘,河边浣纱,年轻的小伙,拉纤行船……”他们一起唱,仿佛回到了童年。
年轻人受到了感染,很多人学唱。春风很感慨。
十一。马氏来了,进门就说:“呀呀呀,春强家打起来了。春强媳妇不懂事,刚进门,闹分家,还把公公婆婆往外撵,笑死个人呢。”沐和平说:“我去看看。”他风风火火跑出去。
傍晚,沐和平回来了。饭已经做熟了,准备开饭。
甄氏说:“春强家的事怎么样了?”沐和平说:“唉,分家了。春强媳妇说,公公婆婆不能只在他家住,要么两家轮流住,要么搬出去。春刚媳妇不让公公婆婆进门。两个妯娌吵起来了。劝了一天,最后的结果是,春刚、春强合伙出钱盖两间土坯房,老两口搬出去住。唉,丢人呢。”甄氏说:“是啊,春强媳妇看着很老实,刚进门就闹分家,撵婆婆,怎么这么不懂事呢?”春风说:“为什么春刚媳妇、金刚媳妇、糊涂媳妇才结婚时,不闹分家,不撵婆婆呢?”甄氏说:“她们懂事。”春风说:“错,媳妇都是一样的。因为她们都不和婆婆住在一起,如果住在一起,早就闹分家,撵婆婆了。如果给春强盖新房,就没有了这场闹剧。翻盖老宅时,就埋下了悲剧的种子。春刚媳妇不让公公婆婆进门,就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春强媳妇不是不懂事,是婆婆不公平。我分析的怎么样?”沐和平说:“瞎说。有两个儿子的,都是给老大盖新房,给老二翻盖老宅。老人都是和老二家住在一起。”春风说:“对,贾金强和小迷糊家都翻盖老宅,以后都要闹分家、撵婆婆。看吧,一场场闹剧已经拉开了序幕。”
马氏来了,她蔫头耷拉脑,她说:“俺家也出事了,媳妇正在家闹呢。”沐和平说:“闹分家?”马氏说:“不是闹分家,是儿媳妇想当家。她说俺,年老体衰,脑子不灵。其实,俺还年轻力壮呢。咋办呢?”沐和平说:“我去劝劝。”甄氏说;“吃饱了再去吧。”沐和平说:“不吃了。”沐和平急匆匆走了,马氏也随着走了。
春雷说:“哎呀,春桐家嫂子闹当家,为啥不闹分家呢?”甄氏说;“她家就一个儿子,分啥家呀?”高秀梅说:“大娘年龄大了,春桐家嫂子能说会道,这样也不错。”春风说:“不敢苟同。大娘家有钱,现在大娘当家。如果闹分家,大娘就把钱都昧起来了。闹当家是缓兵之计,等把钱全拿到手,再闹分家。到那时,大娘苦苦争了一辈子,到头来,为他人作嫁衣裳。”春雷说:“哎呀,春风,你太厉害了。春桐家嫂子有这心机?”春风说:“只是猜测,以后看发展吧。”
半天后,沐和平回来了,他说:“春桐媳妇说,公公没了,以后应该春桐顶门立户过日子了。婆婆年龄大了,应该养老了。她保证,让这个家有人缘有面子,吃喝不愁;好好孝敬婆婆,让婆婆安度晚年。长辈们都去了,都认为这样也不错,就这么定了。”甄氏说:“春桐媳妇能说会道,这样也不错。”沐和平说:“是啊,他家平安了,咱也少一份心思,过日子不容易啊。”春风有一种预感,他家的故事应该没完。嗨。
正月十五的夜晚,下雪了。
春风在院里淋雪。甄氏说:“春风,马上要开学了,你去看看春雷家的孩子吧。你不常去,显得生分了。”春风有些迷茫,溜溜达达去了春雷家。高秀梅正在院里淋雪,她说:“哟,春风来了,快屋里坐。”春风说:“我来看看孩子们。”
金刚妻和糊涂妻走进来。金刚妻笑着说:“分家真好啊,以后不用看婆婆的脸色了。老不死的坏婆婆,天天指使我做家务;我买个糖葫芦,她说我偷吃;我说回娘家,她不愿意给钱。现在分家了,自由了,俺家俺当家,挣了钱自己花,想吃啥就买啥,哈哈哈。春雷家的,你家分家了吗?赶紧闹分家吧。”糊涂说:“是啊是啊,我说分家,婆婆不愿意。哼,我就是闹分家。现在分家了,真好啊。春雷家的,趁着春雷在家,赶紧闹分家。”春风忽然感觉,也许自己错了,以前以为,婆媳不和都是怨婆婆,现在,他迷茫了。
正月十六的清晨,天气晴。
吃完早饭。甄氏说:“都不要出去玩,你爸说,开家庭会议。”一家人团团围坐。沐和平说:“年和十五都过了,趁着全家都在,商量一件事。别人家都分家了,咱家该不该分家?孩子们都发表一下意见,想说啥就说啥。”一家人都不说话。
春风说:“既然都不说话,我先说,我赞成分家。”全家都愣了。高秀梅说:“我不想分家。以后,春风读书、盖房子、娶媳妇都需要钱。春雷打工能挣钱。我想,等春风娶了媳妇再分家。”甄氏说:“哎呀呀,咱家的媳妇真懂事。”春雷说:“春风,分家对你没好处,你为啥赞成分家?”春风说:“村里的年轻人都闹分家,为什么?我替你说话,你却质问我。做好人难呢。”春雷龇着牙,不知该说些什么。春风说:“我坚持自己的意见,赞成分家。”高秀梅说:“我不想分家。”
贾大娘、张大娘、赵婶走进来。贾大娘说:“呀呀呀,俺们在外面听半天了。别人家都是媳妇闹分家,你家的媳妇不同意分家,小叔子却想分家。呀呀呀,你家咋和别人家不一样呢?春风,你太傻了,分家对你没好处。”张大娘说:“你家的媳妇真懂事,春风也懂事,互相谦让。”赵婶说:“是啊,你家的孩子们都懂事。”贾大娘说:“我最爱看分家,继续分,呵呵呵。”
沐和平说:“一个想分家,一个不想分家,春雷说说你的意见,你说分家就分家,你说不分就不分。咱家的事,孩子们说了算。”春雷说:“我同意分家。”贾大娘说:“分了,分了好啊,快说说你家怎么分家,哈哈哈。”
沐和平夫妻似乎早有准备,沐和平拿出一些钱放在桌子上,说:“这是咱家所有的钱,一千多。咱家还有二千多外债。粮食都在东屋放着了。孩子们,还是你们做主,你们说,怎么分?”甄氏拿来一些崭新的碗筷,说:“这都是新的,没用过,分给春雷家。”人们都不说话。
春风说:“我建议,分钱,分粮,分债务,每家一半。三百斤麦子免了吧。”高秀梅说:“我建议,只分债务,钱和粮食都不要,筷子碗我们收下。每年孝敬老人三百斤麦子。”贾大娘说:“哎呀呀,春风太傻了。俺家是这样分的,分给金刚家几双筷子几个碗,还有债务一千多,每年孝敬老人三百斤麦子,呵呵呵。”张大娘说:“俺家也是,分给糊涂家几双筷子几个碗,还有债务五百多,让他家每年孝敬三百斤麦子。”
沐和平说:“一切都听孩子们的。一个说分钱分粮,一个说不要。春雷,你的意见最重要,你说……”春雷说:“我同意春风的意见。”沐和平咬着牙说:“好,分钱,每家一半。粮食在东屋,自己扛。三百斤麦子免了。”人们都呆了。春风说:“我去帮忙扛粮食。”贾大娘说:“呀呀呀,春风,你傻呀,分了家,你们就是两家,你建议给她们钱和粮,你还帮忙扛?哎呀呀。”春风说:“年轻人都盼着分家、分钱、分粮食,不想孝敬。二十年前,你们也年轻,你们也曾这样想。我只是说出了年轻人的心声。”贾大娘说:“呀呀呀,现在你和老人是一伙的,这话不应该你说。应该春雷家说分钱分粮食,不要债务,不给麦子。”春风说:“是啊。哥哥家说,就是闹分家。我说,就是和家欢乐。和家欢乐不好吗?也许,有人会说咱家的老人傻,我说不是,以后走着瞧。也许,咱家分家是和家欢乐的序曲,美好的传统代代传承。”人们都呆愣愣。
高秀梅说:“春雷,明天你和春风就都走了,赶紧去买好酒好菜,包饺子为你们饯行。请爹娘也一起去吃饭,吃团圆饭。”春雷答应一声,笑着窜出去。
夜晚,春雷家,屋外雪花飘飘,屋里其乐融融。好酒好菜摆满了桌,炉子的火苗暖融融。最好的菜摆在沐和平夫妻面前,美酒先给沐和平夫妻倒上。一家人团团围坐,襁褓中的婴儿发出笑声。
沐和平端起酒杯,说:“好啊。我的酒量小,但是,看到孩子们都懂事,我高兴,第一杯酒干了。”甄氏说:“分了家还是一家人,过年过节还在一起吃饭,有事互相帮助。干杯。”高秀梅说:“对,分了家还是一家人。以后,春风结婚,我们出钱出力;爹娘不要三百斤麦子,我们就孝敬老人钱;爹娘还是爹娘,我们有不对的地方该说就说。”沐和平说:“春雷不在家,庄稼一起管理,收获了归你家。”全家人都笑了。
腊月十七清晨。
沐和平、张大多、张老四、沐春刚准备一起去买化肥、农药。他们把两辆拖拉机,两辆农用三轮车开到村口的大柳树下,他们说,送村里打工的年轻人去车站。一个个村里的年轻人,有男有女,笑着走来。
甄氏去春雷家,帮着给春雷收拾行李。高秀梅来春风家,帮着春风收拾行李。春雷、春风背起了行李包,一家人难舍难分。甄氏说:“春风,带着多少钱?”春风说:“一百吧。”甄氏给了他一百,说:“没钱了就给家里写信。”甄氏又送给春雷一百,说:“在外面不要太艰苦,该花钱就花钱。”春雷接过钱,笑了。高秀梅送给春风一百,说:“路上渴了买杯水喝,拿着吧。”春风说:“谢谢嫂子,钱不能要。因为,刚分家,你家只有几百块钱,春种需要钱,照顾孩子需要钱,日常花费需要钱,等哥哥挣钱来,需要一段时间。”
高秀梅执意给春风钱,春风推辞不要。甄氏说:“春风,拿着吧。如果你嫂子家缺钱,爹娘不能不管。你爸做小生意,天天挣钱。”春风说:“好,那就谢谢嫂子。分了家还是一家人,我希望你们继续婆媳和睦。”
春雷、春风来到大柳树下,车上已经坐满了年轻人,很多村里人在围观。很多人招呼他们,春雷、春风,来,坐在这里。人们都上了车,四辆车徐徐开动。
打工的年轻人大说大笑,春雷起头,很多人一起嚎唱,一条水清河,流淌了几千年,俺的家乡就在小河边。漂亮的姑娘,河边浣纱,年轻的小伙,拉纤行船……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