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东坤看着一堆旧书里发黄的两本本书《大成拳》?《李小龙技击法》?‘咦?家里怎么有这些书,还是第一次见到,那倒是爸爸以前买的?’
“妈?这是老爸以前买的书?”朴东坤提高嗓子问正在做饭的妈妈。
“对啊!都是的,都没有用了我打算当废纸卖掉的。”
“哦,知道了。”朴东坤打算把自己喜欢的先拿走,省的下午去上学的时候就被妈妈给当废纸卖掉了。
朴东坤把书包放回卧室后便在一堆旧书里搜寻起来,大多是财务,会计,金融类的书籍,找来找去就六本武术书,两本《大成拳》和一本《李小龙技击法》,一本《少林武功》一本《太极拳全书》。把这几本书拿回卧室翻看起来,虽然书都发黄了,但朴东坤还是能看书来,这几本书都没怎么翻看过,世上大多男子都有一个武侠梦,只是现实和他们想象的不一样,何况武术本身和金庸,古龙里面描写的飞天遁地的功夫差距太大,理的功夫更像是神话玄幻。
男孩子大多有一个武侠梦,所以说朴东坤在翻看了几页以后就喜欢上了他们,当然朴东坤猜到这是他爸爸年轻时候买的,那个男人也是有过武侠梦啊,只是感觉这些书好像已经被唾弃了,那么就让他们在自己手上发扬过大吧!
看到这些书的名字时朴东坤就有一种莫名的欢喜,当然这个时候朴东坤最喜欢的一本是李小龙的《李小龙技击法》,因为《唐山大兄》《龙争虎东》《猛龙过江》《精武门》朴东坤都看过,而且听很多大人们都很崇拜他的,朴东坤学校门口的小卖部里都在卖李小龙的海报。
《大成拳》他倒是第一次听说,只不过书的后面还附录了一些故事,当时的朴东坤信以为真了,直到他高中以后,那个时候电脑在家庭里已经普及了而且网络也已经很发达了,那个时候朴东坤才知道书后面附的故事不能全信,毕竟一个高中生已经具有分辨力了,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里面说的功夫绝对是真的,其余的就不多说了,之后朴东坤便从《李小龙技击法》和《大成拳》开始了武术的启蒙锻炼,说来也巧两者都不重套路。
至于朴东坤为什么在看到这些书后就喜欢上了,还是要从他很小的时候说起,可能和时代有关吧,彩色电视机普及之后,电视里都在大多是放金庸改变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对!还有古龙的,每个家庭大多会一家人定点守电视机前收看,不少人学黄日华打降龙十八掌的样子,希望这样以后自己真能学会功夫,朴东坤也是其中一个,只是因为他比较笨,可能比郭靖还要笨,硬是没学会郭靖打降龙十八掌时的招式。
放完这些后,紧接着放的还有黄元申和梁小龙版《霍元甲》。特别是朴东坤时常常幻想自己就是霍元甲,那时候朴东坤上小学一年级因为看了霍元甲,天天下课就是打架,不过那时候都是小孩子,手脚都很轻,所以男同学总是一窝窝的在一起疯也没出过什么事,当然也会有几个倒霉的摔倒时碰到了坚硬的地方挂点彩而已。
说到这自然不能少了佛山无影脚了,李连杰版的《黄飞鸿》,别人的感受朴东坤不知道,总之他自己是这么一路热血沸腾过来的,他已经把自己幻想成很多英雄了,认为自己练了武术就有可能成为武侠高手,天下无敌,受万人敬仰,维护世界的和平,当然那是他在小一点时候的想法,恩。。。好吧是他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以后都没想过。
上小学五年级的朴东坤已经很少跟同学打架了,但不代表他对练武这件事不感兴趣,他虽然是班里的打架王,但是他不会武功,没练过武术,其实暑假是有武术训练班的,很小的时候他就想去报名参加了,只是他父母不同意他去,这时候他老爸过来对他说:“儿子啊!电视里都是骗人的啊,现实里那有功夫是能飞来飞去的,那还要汽车飞机干什么?佛山无影脚都是拿钢丝把人吊起来才有的。。。。。。都是假的,武术是不会飞的!也不能一出掌就炸一片”,其实朴东坤父母是想:以后个子长不高怎么办!!!(有关系吗?我觉得基本功可以,但过于体能化的还是骨骼长成形以后再说吧,16岁以后吧,这个我不懂。)
虽然父母这么说,但心中的少林寺和武当山还是很厉害的样子,但在他的感觉里是很遥远的,大人们也说他们都在很远的地方,小孩子是自己去不了的,出去乱跑会被人贩子卖去挖煤的。
其实很怪,人们不愿意相信一些事情,有爱去讨论一些神话传说,可能这就是大众吧,也是因为这样从小朴东坤心里也有一个不是在电视上看过的偶像,排在第一!他叫张三丰,那时的他貌似还没看到过有关张三丰的书籍和电视,电影,但是只是听说有一个叫张三丰的人,总之很牛逼的样子,有人说他的功夫天下第一,有人说他是神仙,那是的小孩子都爱太乱自己执导的事情,就是爱显摆,也爱吹牛,具体出处在那里都不知道,就是听说,而且印象中大人们也谈论过张三丰,可能还是有关他是神仙的说法深深的吸引了朴东坤吧,毕竟那个时候的朴东坤连太极拳都没有听说过,就因为别人都崇拜他就开始崇拜他了,由此可见张三丰是多么的传奇,就是神仙吧。
也是到今,在朴东坤大概的翻了一下《李小龙技击法》和《大成拳》后又看了《太极拳全书》才知道原来张三丰还和太极拳有关,《少林功夫》那本书里面有一些少林拳的套路(包括拳,棍,刀),还有五形拳,易筋经,最后还介绍了一些七十二绝技中一部分功夫和他们的练法,如卧虎功,陆地飞行术,直膝跳高,拈花功,铁布衫。。。不过这些功夫和他们的练法都是大概的介绍,在之后的朴东坤看来这不过是多某些部位力量的锻炼和练习抗打能力,就是七十二种锻炼的方法,就像轻功,你要把他当成一门功夫来练就错了,就像现在有和尚练水上漂,在水上放上草席,借助它的浮力专练能跑多远,虽然说做到这样也要有一定的技巧才行,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得来的,对个人素质都有很高的要求,但朴东坤觉的这没啥意思,不过浪费时间,所谓轻功练到能在水上运动,并不是人真的清了,而是腿部微弱的运动幅度里能够传达出极大的力量,并且对力道的掌握极其细致,劲道能运用的十个脚趾,这是对武术练到极高的境界后所达到的程度,而不是专门练的一门技术。
所以长大后的朴东坤再回过头来看自己以前看过的武术方面的书籍,得到一个结论,这些拿出来出书赚钱的大多只有基础的东西在里面,有些书也是相互抄来抄去,真想学武术都不能跟着书自己学的,学不到多少真东西,特别是练套路要是跟着书练的话,估计很快就不想练了,哪有跟着别人练的快,看到的动作比文字描述的动作自白啊!就算是散打这类格斗的书籍也不能只看说,还要自己去练才行,同样武术的诀窍就是练。
吃过午饭后,朴东坤很快的做完了作业,又把几本书翻来覆去的看了几遍,最后他选择了先学习《李小龙技击法》和《大成拳》,其实他还很喜欢《少林功夫》里的易筋经和五形拳。不过后来又放弃了,他又不急,‘贪多嚼不烂’的道理小学生也是知道的,何况书是他自己的,其余的他可以慢慢看,在选到的两本书当中他有选择先看《大成拳》,因为这两本本书他觉的最薄,而且其中一本只是一个小薄本,里面的内容另外一本都有,虽然说小学五年级的朴东坤离理解书里的内容还很困难,但他发现自己还是很容易记下下里面的一些内容的。
之后没多久一次放学的路上看有摆地摊卖旧书的,好多旧的武术方面的书籍和杂志,什么《精武》啊,《武魂》啊,《武林》啊。。。因为朴东坤小的时候父母对钱管的特别严,他兜里就没有多少钱,看着都是想买的书也只能叹口气,他存了好久的钱也只够买两本他觉得还算新的书,这两本书是:《孙禄堂武学录》和《武术运动基本训练》(两本五块钱,心疼毁朴东坤了,他感觉被老板坑了。),长大以后的朴东坤还是觉得很值得的,孙禄堂这人书上有些介绍,朴东坤当时的感觉就是这个老人家是?天下第一?!关于孙禄堂是谁?在之后网络信息发达的时代朴东坤查到了很多,以至于孙禄堂已经是朴东坤心中的第一人了和张三丰齐平,当然网络上也有吹嘘的成份,但不可否认孙禄堂说自己是第二,没人会说自己是第一。
时间埋葬了多少人和故事啊,剩下的大多是传说了。
网上就有一名网友赛贤斋主人盛赞孙禄堂的诗:
人称赛活猴,天下第一手。
形意八卦精,更兼太极功。
一生无败绩,谁人可匹敌?
艺高德亦高,处处遍桃李。
轻取东瀛寇,拒日显骨气。
神功并大作,华夏负盛名。
一代宗师去,无人逾此峰。
高中以后朴东坤就再也没看过《大成拳》有关的书籍,书中的内容是有限的,书籍之外才是无限的内容,剩的就是自己去练了。
(PS:千万不要跟着书自学功夫,书上描述的不一定能看得准确,凭想象去断定文字的意思然后再去练,很容易伤到自己的,不如跑跑步的效果好,朴东坤之所以这样可不要忘了人家可是通了小周天的‘高人’了,他要是自练气功估计也会出事的,可惜他去练武了,大多的时候是在站桩,蹲马步,跑步,跳绳,柔韧性和速度的训练,练这些不会出太大问题的,只是站桩也讲气感,可能是天生的吧,书上讲的有意无意的他朦胧中也懂,不过他很长时间都没有气感也没有所谓的‘八触’,只是觉得舒服,全当恢复,直到某天他灵光一闪想到了以前的事,“噢!原来自己一直在气感当中又怎么能感觉得到呢?就像拿着遥控器去找遥控器,放弃的时候发现它就在自己手里。”)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