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虽然黑了下来但朴冬坤的视力还是能看的很清,“好大一个鲤鱼!”
湖中的小岛像是凸在湖中一样,因为小岛旁边的水都是很深的,小岛距岸边有三四千米,湖不算多大但这个湖够深,听人说最深的地方有三四十米,夏天在这游泳时有可能踢到水里的大鱼,以前朴冬坤只是听说,今天才觉得以前听说到的差不多吧。
这塌陷区已经几十年了,都是以前挖煤挖空后塌陷形成的,这个鱼在这应该快几十个年头了,怎么长这么大都没有被人抓到过?
站起来看着这鱼,它也不游走,还在刚才的位置,‘呵呵,不会想攻击我吧?’看着这鱼不游走在心里不由的想到,朴冬坤当然不会怕,既然不走那我来,接着朴冬坤便走向那条鱼。
站在水面上,朴冬坤打量着这条鱼,这条鱼却又不像鲤鱼,三米多长,比鲤鱼的体态修长好看,淡淡的金色,不光鱼身,鱼的面部也很好看,小口。朴冬坤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用好看这个词,不过看不出这鱼的年龄,只能说物种不同吧。
当然这条鱼也在打量着朴冬坤,鱼也不游走,就这样互相打量着,朴冬坤在奇怪这条长得这么大的鱼怎么不害怕?这条大鱼在奇怪:这个人怎么和自己见过的人不一样,以前看到的人都在水里,这个人却走在水上,看太阳落山后自己出来“散步”就看到这人一直在水面上跑,一直到小岛上才停下来,这和自己以前见的都太过反常了,又看到那个人在小岛上做了下来,就一直那么坐着,自己也看的入了迷,这人着的好奇怪,看着这个人做着哟感觉非同一般,自己本来就能看到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和别的鱼说他们也不相信,今天又看到了古怪的事,人可以在水上跑,月亮会射下一道光照在他身上,他把那道光给吃了。。。其实那道光是朴冬坤自身的先天一炁。
朴冬坤觉得挺有意思,又看到这条鱼的最想对而言比较小,应该不会咬自己,便坐在了水面上,伸出手去摸摸这鱼,它也不躲开,朴冬坤摸它时它还在水里摆动摆动身体表示很高兴,朴冬坤感到了这只鱼可能有了灵性,就更加好奇了就问“你能不能听懂我说的什么?”可大鱼一点反应没有。
觉得不应该啊,就又问:“能不能听懂我在说什么?听懂了就表示一下。”鱼还是没动“不是吧?绕个圈也行。”这下鱼有了反应,围着朴冬坤绕了一圈。
“哈哈哈。。。果然有灵性。”朴冬坤看到这很开心,本想问问别的但又觉得它也不会说话,就又问“你会说话吗?”没反应,停了一会又问了遍“会说吗?”还没反应,不由在心里感慨‘果然不会,看来它只是开了灵智而已’。但这条鲤鱼突然有些急,绕着朴冬坤几圈又向远处游去,又停下来,看着朴冬坤,接着有加速游了一段距离,又停下转过头来看着朴冬坤。
“哈哈哈,原来是想让我追你?”说完就看到鲤鱼在原处转了两圈,更加快速的游走,“哈哈哈,你这条鱼还这好玩,我来了。。。”笑完便超鲤鱼追去。
看着鲤鱼有的速度很快,超过汽车了,也加快了速递,如果有人在旁边看会觉得在水面上行跑的朴冬坤更想是在水面上滑行,所过之处只有淡淡的水纹荡开,加上他脚下的水面又显得十分柔和,他整个人的动作有十分舒缓,看久了会让人陶醉。
虽说朴冬坤在水面上比陆地上更费力,但也不会比在水中的鲤鱼慢,跑了一会便再滑行中弯腰一下把鲤鱼抱了起来,“乖乖,你可真大!”鲤鱼也没挣扎,朴冬坤觉得自己抱个比自己还大的鱼挺搞笑的就把它放回了水里,觉得自己也该回家了。
“我要走了,以后来找你玩,小心别被人抓走了,要是被人抓了就想我,我能感觉的到的。”看着鲤鱼绕了两圈,站在水面上的朴冬坤笑了笑便转身回家了。
看到朴冬坤离开后这条鲤鱼自己游了几圈后又回到的湖底,不过它很开心,只是没地方表达,也没人说,朴冬坤刚问它能不能听懂时太就点头了,一直再点,还在朴冬坤又问它能不能绕个圈,它才让朴冬坤知道它能听懂,接着朴冬坤问它会不会说话时它也说了,一直再说呢,说了好多好多,可朴冬坤好像是没听到,又问了它一遍,它真的生气了,气得跑开不理朴冬坤,可它也想到那是个“人”,不是个鱼,又消气了,又想让那个“人”追自己玩,转了两圈他还真懂了自己的意思,追了过来,自己用上了最快的速度,可还是被追上了。。。它做了梦。。。
回到家前朴冬坤觉得家里早该吃过饭了就在夜市吃了点东西,回到家后发现也才晚上八点多钟,朴冬坤的父母在看着电视剧,同样朴冬坤他爸边看边给他妈捏着肩膀,也没问他怎么现在才回来,朴冬坤的他爸只问他“回来了,吃过没有?”
“恩,吃过了。”也不想在他夫妻俩面前当电灯泡,就直接回自己卧室了,他妈一直都在看着电视,哈哈的笑着里面好玩的情节。
回到卧室后门一关,朴冬坤开始快速的翻阅着自己的丹经,看了好几本后确认自己没有错,便去厨房少了点开水,洗过脸,泡完脚后接着回到卧室,把门反锁,把灯也关上后就在床上开始了打坐。
今天朴冬坤打坐却想着很多东西,不断整理这自己会的东西,武术、丹道,两者的同于不同。在湖边那一刻所误打误撞后达到的境界,同样这境界带来的感悟是非同凡响的,不光是让朴冬坤在修行上有了质变的基础,包括理论都提升到了新的层次,以前看到的但不懂的现在都懂了,也懂了以前根本不知道的一些东西,这都是在层次上提升后所带来的。
“武是自身的不朽,道是任何外力都无法摧毁。武得极限,道的极限。但还是不够的,不是真正的金丹大道。”这时武道上的说法,武术上的性命双修和真正丹道的也不同,命都是指身体,性也都指性命,差别在于丹道不知指心性,也只神,元神。武术上能多值得是心灵上的境界,至诚如神,可以前知,不是专门练武的也能做到这些。武术离不开丹道,可很多人是练不到丹道更高层次的。
武术上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破碎虚空都是参考丹道上的境界,但都不是丹道上的,但武术练的高深必定能走到丹道上来。
武术到之后还是要走到丹道上来,但能否走向真正的金丹大道就不得而知了,武术虽说参考丹道,但练的气也成了气血,散于四肢百骸,给身体提供能量。很多时候练武上的小周天也是感通或意通,武术练到高层次是要求对自身的控制达到了如指掌,全身任何一个地方都要练到,武术也讲究气,但和丹道讲究的不一样,丹道的小周天必须是元精转化的元气在任督二脉往来循走。
这里面也有不同讲究,就比如还精补脑:首先武术的本质是技击,但本质还是自身,炼精化气后元气滋补身体让自身更加的健康,这样相互的关系就能让练武的人在对技击和自身的感悟上能走的更远。
元气除了滋补身体外,在炼精化气后元气不断壮大开始行走任督二脉时元气也会滋补人的大脑,让人更有精神,大脑思维更加发达,人也变得聪慧。到这里也就有了武术和丹道上的区别,当然这区别也是人的认知所造成的,元神,一般人或者说练武的谁相信这虚无缥缈的事情。
当然有些人信可他因为种种原因练不到炼精化气的层次,不能还精补脑,那他知道又有什么用呢?所有人都有元神,从能量上说一般人的都是极其脆弱,极弱。包括很多人不清楚什么是元神,所以在这里也就又有了区别:一般人或者练武的练到了炼精化气的程度,但他们泥丸元神,也不知道练元神,或者都没听说过,也没那个机缘,元气滋补不了元神,小周天上其实就包括了炼精化气,炼气化神,至于还虚有没有,怎么个还虚法朴冬坤还不知道,就是一般人每天的生活中都有着炼精化气和炼气化神,中医看病也是从这两方面的原理结合人体的五行看的。
当然这时(练武上的)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和以后丹道修行专注的境界上专指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的境界层次不一样,那时已经快脱离了人本质的范畴。
炼精:把体内元精转化为元炁;炼炁:把元炁转化为元炁,运转周天,同时滋补这泥丸宫中的元神,这才是丹道上的炼精化炁和炼炁化神。
所以虽说神气相交,但最多就是靠意念归气血于一点,不是元神,又不知玄关一窍,所以不能结丹修成人仙,很多的人说金丹是无形无质的,是象征着自身的不朽,是身心内外的如一,浑圆,这里更多是练武的说法。
一般人炼精化气而来的元气也不一定有多少,走个小周天强身健体就不错了,不同情况的人也有不同的结果,大人小孩,老人青年,强康的有病的。。。所有情况也都造就了不同的人去练武或者修练丹道后他们所达到的程度不同;再加上机缘,体质,悟性,意志,勤奋努力之后又有不同的结果。
不知道玄牝之门,不知道玄关一窍,不知道先天一炁或者说偶尔达到会有在道境里的感觉但不知道那是什么,所以有时也要靠机缘。
不断思考的朴冬坤也知道了武术和丹道是两个系统,但自古两者都是相辅相成的,他以前看过张坤看过的小书说什么一直都武修,在武上走出更远的路其实就是换了一种方式的丹道,就比如说丹道额可以不叫丹道,倒也可以不叫道,其实都差不多,都是长生而已基本的理论都差不多,对道的理解都是个能量循环的理解,当然道又包含了太多,但只有活的长了才能去了解的更多。
朴冬坤看过的一些丹经上说的都不错。
《老子》:“玄牝之门谓之天地之根。”
《金丹大成集》:“要须知夫身中一窍,名曰玄牝。此玄牝者,非心,非肾,非口,非鼻,非谷道,非膀胱,非丹田,非泥丸。能知此一窍,则冬至在此矣,药物在此矣,火候亦在此矣,沐浴亦在此矣,结丹亦在此矣,脱体亦在此矣。”
《悟真篇》:“玄牝之门世罕知,休将口鼻妄施为。饶君吐纳经千载,争得金乌搦兔儿。
李涵虚《道窍谈》:“玄关一窍,自虚无中生,不居于五脏六腑,肢体间无论也。.........玄关者,神气交媾之灵光”
《乐育堂语录》又云:“惟一心内守,独观虚无之窍,静听于穆之天,则心常存,气常定,犹如太虚之虚,自不与万物同腐朽焉。总之,此个工夫无非一个玄牝而已。”。。。“吾闻昔人云:“念有一毫之不止,息不能定。息有一毫之未定,命不我有。”是知玄牝者,从有息以炼至无息,至于大定大静之候,然后见其真也。近日用工,虽气息能调,究未归于虚极静笃,则玄牝之门犹不能现象。惟于日夜之际,不论有事无事,处变处常,时时以神光直注下田,将神气二者收敛于玄玄一窍之中,始则一呼一吸犹觉粗壮,久则觉其微细,则少静矣。又久则觉其若有若无,则更定矣。迨至气息纯返于神,全无气息之可窥,斯时方为大定大静,炼丹则有药可采,此可悟玄牝之门,此可见生身受气之初,是即真正玄牝之消息,以之修炼,可以得药成丹也。不然,有一息之未止,则神随气动,气与神迁,有何玄牝之可言哉!不知定息静神,徒于有息有虑之神气上用工,莫说丹不能成,即药亦不可得;莫说命不我立,即病亦有难除。此玄牝所以为炼丹之本也。知此,道不远矣。”
还有云:“差一点者,不能得先天真一之用,真炁不止。如何修得了道?”
朴冬坤也明白了为什么玄牝之门谓之天地之根,也知道了有时候人们很容易把玄关和玄牝之门连在一起有时候又很难把他们区分开来的原因。说的是玄之又玄。其实玄牝之门,玄关一窍,先天一炁是一起又是分开的。
需要大定大静,大定知玄牝,玄牝感细微,细微知玄关,先天生一炁,因为要由自身的先天一曲去感应天地的先天一炁,所以叫做天地根,刚开始修炼时自然要先知道它在什么位置,在通过呼吸去感应那个位置,自身的修为还有能大定大静,这些都是朴冬坤所具备的,碰巧他从张坤家出来后心有所动,疯狂的奔跑发泄了一番,在湖中的小岛上打坐恢复,在调整呼吸后摸到了玄关,也可以说是机缘。
大定大静的时候,元神元气沉入脐中玄牝之门,感知最细微的,在空与有之间勿忘勿助,这最细微出的感觉就是玄关,这感觉便能感觉天地间最细微的存在:先天一炁!有这种感觉了就过了玄关这一关,所以说玄关不在身内不在身外,要靠这感觉不断在体内壮大先天一炁。人在初生时身体里就有着先天一炁,后天潜伏在玄牝之门中,要过了玄关才能感应到他,当然还要有元气元神才能把它引出来,在用自己体内的先天一炁去感应天气虚空中的先天一炁。这时先天一气壮大后,再由搬运周天而来的元神,元炁发生质的变化,这时才能真正算的上是先天,所以说玄关一窍是转向先天的标志,因为这之后才能感应先天一炁。
这才是我的玄关一窍,先天一气,这片天地的元气,宇宙的元气,不应该用“气”。气值得是呼吸的气,而元炁,不论是自身的,天地的,宇宙的元炁的炁都是这个“炁”只是所属的本质不同,而“气”只能指呼吸的气。
同样先天一炁不光转换原有的元气元神,同样把人的体质由后天装换到先天。当这是的元精元神元炁都充足时把元精元炁元神交媾在这“窍”的感觉当中结合在一起便生成了丹。
为什么都在肚脐这个位置呢?最早一切都是一体的,就如同婴儿的发育,开始父母的阴阳交媾化出一点先天灵气,不断的化生最早的元神和后来身体的长成都由这开始,一个人的精神与物质都从这一点开始,最开始一切都是一体的,后来不断的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人,阴阳衍化分离,最后周天完全,自成一体。
以前朴冬坤只差先天一炁,现在什么都不缺了,就像石乳点豆腐一样,早晨朴冬坤睁开眼时体内已结成了一颗丹药。外表中的朴冬坤看不出来什么还是和以前一样身上没有一点伤痕的印记,肤色光华,犹如象牙一般。
清晨朴冬坤压制住内心的激动,因为他知道他到了人仙的层次!以前他一直觉得人仙只是可以尽天年,现在他感觉到强大的生命力才知道自己不仅仅是活120年那么简单,或许可以活240岁,因为武术练到可以拿住气血后强大的生命力都能尽天年被称为陆地仙人,跟何况是真正的人仙呢?那真正的到了陆地仙人地仙的境界,或许能活300年不止吧?~
朴冬坤现在的感觉就是以前的生命力如果说是一次性电池的话,现在等于又加了一节大容量的超能电池。
(这一章以后可能会改很多有关丹道逻辑上的错误。)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