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岳家的《雕弓技》,你先收下。”康王接过长白从肚中掏出的一块青玉,“小王的万石虎雁弓酉时前可以送达。惭愧得很,没有圣器相赠。”
康王说得客气,万石虎雁弓虽不是圣器,却也非无名之辈。
万石虎雁弓是大汉太傅府与太仆射联合的杰作,原名不可考,后因青飞虎将扬名,是“两雕弓”之一。青飞虎将虽身无虎穴,不能封号太保,但修为、战功远胜寻常太保,庙堂之上位列三公之首,享万石之俸禄,万石虎雁弓因此得名。
《大汉名弓榜》记载,万石虎雁弓的弓臂是由万年紫檀木制作,弓弦是吊睛白额虎的虎筋,扳指用的是胡鸿雁的喙,射八百步,在大汉名弓中排名第九。
万年紫檀木硬度、弹性均可比玄钢,木质内经络密布,特别适合真气凝贯,是制作木属性远程攻击武器的精品材料。
吊睛白额虎身长三丈,白额上吊一竖眼,勇猛善斗,世间罕见。竖眼又称神眼,只在上古神裔间才会出现,可见吊睛白额虎非寻常虎类,虎筋更是不可多得的宝物。
胡鸿雁是塞外特有的一种大雁,拥有大漠种族坚韧、凶猛的特点。它们最大的特色就是喙,人称“鸟烂喙还硬,无毛嘴不亡”。用胡鸿雁喙制作的扳指坚韧滑润,且具有长久的生命特征,能自行修复弓弦割裂是印痕,深受武将喜爱。
圣器稀缺,可谓是可遇而不可求。我加入康王团队,原也没指望获得圣器,能得到万石虎雁弓可以说是大收获了。
我道声“多谢”,欣然接受青玉,随便看了两眼,就纳入了虎穴。
那青玉只是薄薄的一片,比我的身份牌更小,初看没有什么特色,我却知道那是岳涛太保青玉案上的一片铭文。
青玉案是虎穴内共生的一块石碑,随修为增强而增长,质地也随之变化,起初不过顽石,逐渐变为玉质。三脚太保的青玉案是一块长宽各约三尺六寸,高达丈二的青石碑,成色明显比岳涛太保这片差了许多。“五岳三青”,岳涛太保排名在三脚太保之上,两人修为由青玉案质地可见一斑。而我拥有的青玉案,青意盎然、金波流转,质地更胜岳风太保一筹,可惜大小还不及三脚太保的青石碑,莫非白玉京是只袖珍老虎不成?
虎将有在青玉案上记录重要信息的传统,独门修炼秘法便是记录中最主要的一部分。
虎将修炼秘法包含有巨量的修炼信息,一般不是几段简单的口诀、或者几幅运气图形能够表述清楚的。用青玉案作为修炼秘法的载体,能很好地将真气运行线路、修炼步骤及方法完整烙印,并且蕴含了记录者部分真气用来引导修炼,修习时如有教授亲传。
青玉案上的修炼秘法,是由记录者亲身演练,用真气逐步烙印,凝聚了记录者的心得体会,各个细节一目了然,绝不会出现口诀、图形类秘笈的谐音、联想,也不用担心教授者藏私改版,是最值得相信和修炼的。当然,若修炼秘法本身很垃圾,那又另当别论。
从青玉案上剥下一片铭文,有如将自身修为拱手相送。为换龙尾,岳涛太保还是下了血本的。
薄薄的一片青玉,胜过大堆的秘笈图文,但我觉得,岳涛太保似乎不是完全好意——
青玉案上的图形有如活物,自行流转,非虎穴本人看不出原文。三脚太保所记录的山风太保进阶见证不过是些简单的文字,只需剥下后放到宗祠的显像石上,几人发功就可以显现出来。而要修习青玉案上的《雕弓技》就麻烦得多,我必须先将那片青玉同化成我的青玉案,才可以进行下去。
我若是实力不够,同化青玉恐怕就得花上个三年五载,还有什么心思去追逐太勾?
“天地气运当时,神州暗流涌动,许多势力均想夺得头筹。”羊舌大臣道,“全心、全意、全体。大家都是自己人,有些事情可以说清楚了。”
我既应允了加入康王团队,又没有拒绝康王的万石虎雁弓,自然是自己人了。
“《三五七言》预言,成圣是新的开始。如果没有意外,圣人将在虎将中产生。现在世人最看好的是岳风特保。”羊舌大臣羽扇一挥,“即便山风君得遇虎符,岳风特保仍旧是最有希望的人。我们一直在努力接触,却没能拉拢他。”
我懂了,一山难容二虎,岳风特保才是康王的首选,我只是备用人选。难怪羊舌大臣开始不说明,等到岳风特保离开后才急不可耐,还搞什么康王踏月色而来。
“岳风特保有何特长?”我问。堂堂太保竟不及特保?
“青莲太白云‘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你天生没有虎穴,其实岳风特保的先天条件比之你更差一些。”羊舌大臣道,“他虽生为虎将,然先天经脉呆滞、思维驽钝,更兼体弱多病,修不得高深武技。岳家在他八岁时,报请太尉、太傅、太勾三府会诊,特准他不服兵役,只在太岳山中面壁,到二十二岁还籍籍无名。一年前才成长为少保,进入家族卫队,修为突飞猛进,在今年兵部秋季大比武中展露出特保巅峰实力,一举进入了十二强,通过泥灰太能的检测,被誉为兵部年青一辈第一高手。”
他顿了一顿,继续道:“岳家是矮脚虎一族,岳风特保却是英姿俊朗,情形与传说中的白玉老虎颇为相似,大变更时代的天地气运似乎已集结向了他的身上。”
貌似熟悉,我连忙问道:“白玉老虎?我好像有听说过,但记不清楚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